古诗 | 微雪(二月初三日)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微雪(二月初三日)原文卓午始生云,傍晚乃霏雪。 适来游琼岛,春阴诚应节。 时疏复时密,剪水花联缀。 初犹融入地,渐遂积成屑。 夜衾不忍眠,问至二更彻。 旋报同云散,寸馀铺素洁。 人称肸蚃昭,我益惭惶切。 诗词问答问:微雪(二月初三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屑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 2. 二月初三日 参考注释卓午正午。 唐 李白 《戏赠杜甫》诗:“ 饭颗山 头逢 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 元 无名氏 《昊天塔》第二折:“今日时当卓午,家中必然有人寄书信来。” 清 龚自珍 《伪鼎行》:“卓午不受日,当夜不受月与星。” 陈毅 《枣园曲》:“先生雅量多风趣,常巾履萧然酣睡,直过卓午。” 傍晚靠近晚上的时候。亦称“黄昏” 霏雪纷飞的雪花。《魏书·楼毅传》:“同云仍结,霏雪骤零。” 宋 陆游 《或以予辞酒为过复作长句》:“解衣摩腹午窗明,茶碨无声看霏雪。” 适来方才;刚才 适来谁进去了? 琼岛海南岛 春阴(1).春季天阴时空中的阴气。 南朝 梁简文帝 《侍游新亭应令诗》:“沙文浪中积,春阴江上来。” 宋 陈与义 《寓居刘仓廨中晚步过郑仓台上》诗:“世事纷纷人易老,春阴漠漠絮飞迟。” (2).指春季阴天。 鲁迅 《彷徨·长明灯》:“春阴的下午, 吉光屯 唯一的茶馆子里的空气又有些紧张了。” (3).春日的时光。 唐 郑谷 《水轩》诗:“杨花满牀席,搔首度春阴。” (4).春日花木的荫翳。 唐 杜甫 《假山》诗:“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 元 虞集 《正月十一日朝回即事》诗:“宫树春阴合,霓旌拂曙来。” 应节(1).应合节拍。《列子·汤问》:“巧夫,顉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又指虾蟆及诸行虫燕雀之属,使舞,应节如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2).适应节令。《后汉书·郎顗传》:“王者崇宽大,顺春令,则靁应节,不则发动於冬,当震反潜。” 三国 魏 曹丕 《让禅令》:“风雨应节,禎祥触类而见。” 水花(1).亦作“ 水华 ”。荷花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芙蓉,一名荷华,生池泽中,实曰莲。花之最秀异者,一名水芝,一名水花。” 宋 朱熹 《置酒白莲沼上》诗:“共怜的皪水花净,并倚离披风盖凉。”《广 * ·花谱八·荷花一》:“荷为芙蕖花,一名水芙蓉,一名水芝,一名水芸,一名泽芝,一名水旦,一名水华。” (2).萍的别名。《通志·草木一》:“藻生乎水中,萍生乎水上,萍之名类,亦多易相紊也。按:萍亦曰水花。” (3).泛指水中之花。 南朝 梁 何逊 《寄江州褚谘议》诗:“林叶下仍飞,水花披未落。” 唐 杨衡 《题玄和师仙药室》诗:“石几香未尽,水花风欲零。” (4).指水上冰花。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杂志》:“今人于春、秋分夜半时,汲井水满大瓮中,封闭七日,发视则有水花生於瓮面,如轻冰。可采以为药。” (5).浪花;受激而四溅的水。 唐 李白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诗:“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 宋 梅尧臣 《送公仪龙图知杭州》诗:“ 江 观白马潮,水花长鲸奔。” 巴金 《家》十九:“﹝ 觉新 ﹞一个不小心把船弄往右边一侧,甚至溅了水花上船。” (6).指水里冒出来的泡沫。 孙犁 《白洋淀纪事·吴召儿》:“东北角上一洼小小的泉水,冒着水花,没有声响。” (7).浮石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三·浮石》。 (8).即水痘。参见“ 水痘 ”。 联缀连结、组合在一起。《周礼·天官·太宰》“以九两繫邦国之民” 汉 郑玄 注:“繫,联缀也。” 唐 李商隐 《与陶进士书》:“久羡怀藏,不敢薄贱,联缀比次,手书口咏。” 明 唐顺之 《雁训》:“一纵一横,乍合乍分,既错落而成点,亦联缀而为画。”《西游记》第七二回:“遇穀粒手拈入口,逢丝缕联缀遮身。” 入地(1).钻入地下。形容十分羞惭。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 宋 陈亮 《广惠王祈雨文》:“ 亮 等今思厥愆,惭恨入地。” (2).喻死亡。《后汉书·班超传》:“蛮夷之性,悖逆侮老,而 超 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姦宄之源,生逆乱之心。” 宋 苏轼 《论仓法札子》:“臣材术短浅,老病日侵,常恐大恩不报,衔恨入地,故贪及未死之间,时进瞽言。” 清 黄遵宪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诗序:“苟靦颜视息,他日蒙耻入地,将何面目见我公乎?”参见“ 入土 ”。 (3). 宋 代 靖州 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居民互斗,胜者仅掠取败者之钱财而归还其土地,谓之“入地”。 不忍(1).不忍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穀梁传·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记·项羽本纪》:“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 (2).不忍耐;不忍受。《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 阮士瑀 伤於虺,不忍其痛,数嗅其疮。” 宋 苏轼 《休兵久矣而国用日困策》:“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药石,而伤之不止於针砭也。” (3).不收敛。《楚辞·离骚》:“ 浇 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论 尧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为世笑,死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愿意。《孟子·离娄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到於庵门,见学究疾病,不忍见之,用手掩口鼻,斜身与学究饭吃。” (5).舍不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予初閲时,不忍释卷。”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香山 诗﹞古体则令人心赏意愜,得一篇輒爱一篇,几於不忍释手。” 郭小川 《木瓜树的风波》诗:“此刻呀,他还不忍和同志们告别。” 二更指晚上九时至十一时。又称二鼓。《南史·儒林传·沉洙》:“ 梁 代旧律,测囚之法,曰一上,起自晡鼓,尽于二更。” 唐 王维 《秋夜独坐》诗:“独坐悲双鬢,空堂欲二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 匡超人 虽是忧愁,读书还不歇。那日读到二更多天。” 巴金 《抹布集·杨嫂》:“二更的锣声响了,我和三哥便把母亲抄给我们读的一本《白香词谱》阖了起来。” 同云《诗·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 朱熹 集传:“同云,云一色也。将雪之候如此。”因以为降雪之典。 唐 李咸用 《大雪歌》:“同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 宋 周邦彦 《女冠子·雪景》词:“同云密布。撒梨花、柳絮飞舞。” 清 无名氏 《帝城花样·书长安看花前后记辛壬癸甲录后》:“丁酉入春以来,同云酿雪,春寒特甚。” 素洁素雅而洁净;洁白 人称(1) 称呼、叫做。如:江湖人称飞刀华 (2) 语法专用词。第一人称(我)属于说话人,第二人称(你)属于听话人,第三人称(他)属于说话人、听话以外的人 惭惶亦作“ 惭皇 ”。羞愧惶恐。 南朝 梁简文帝 《答徐摛书》:“竟不能黜邪进善,少助国章,献可替否,仰裨圣政,以此惭惶,无忘夕惕。” 宋 谢翱 《送袁太初归剡原袁来杭宿传法寺》诗:“出门择语归计餐,顾忌惭皇无不有。”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宰相对联》:“先是, 华亭公 罢相归,其堂联云:‘庭训尚存,老去敢忘佩服;国恩未报,归来犹抱惭惶。’” 鲁迅 《热风·估<学衡>》:“倘使字句未通的人也算是国粹的知己,则国粹更要惭惶煞人!”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