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十五夜与友人对月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张蠙 |
释义 | 十五夜与友人对月原文每到月圆思共醉,不宜同醉不成欢。一千二百如轮夜,浮世谁能得尽看。 诗词问答问:十五夜与友人对月的作者是谁?答:张蠙 全唐诗:卷702-80 参考注释到月(1).直达天上。喻高。 唐 刘昭禹 《冬日暮国清寺留题》诗:“高鐘疑到月,远烧欲连星。” (2).谓怀孕足月。 刘绍棠 《青枝绿叶》七:“ 永春嫂 拖着快到月的重身子。” 不宜不适合,不适宜 这种土壤不宜种花生 同醉一同畅饮而醉。 宋 陈师道 《送张支使》诗:“白酒初同醉,黄花已戒寒。”《宋史·礼志十六》:“今得此嘉雪,思与卿等同醉。”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嗜酒终身》:“他们有酒同醉,有被同共。” 不成——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浮世人间,人世。旧时认为人世间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称。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逍遥浮世,与道俱成。” 唐 许浑 《将赴京留赠僧院》诗:“空悲浮世云无定,多感流年水不还。”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一折:“覷百年浮世,似一梦 华胥 。” 丁玲 《母亲》二:“ 曼贞 这时,也正有着一种悲凉的浮世的感觉。”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