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承光殿作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承光殿作原文崇台广殿御桥头,祭罢更衣少憩留。 时卉欲酬新节令,老松不较古春秋。 仙瀛犹隔林云表,太液初开奁镜流。 旬日阔违殷问寝,命舆无暇事遨游。 诗词问答问:承光殿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七十一 参考注释桥头桥的两头;桥的近岸部分 更衣(1) 更换衣服 是日,武帝起更衣, 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史记·外戚世家·卫皇后》 请更衣 (2) 避讳语。指去厕所大小便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资治通鉴》 少憩稍稍休息。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甘棠失目》:“﹝ 甘棠 ﹞泣而言:‘感君恩意,吾尚存一眼,实不愿医。’乃掖之起坐……正念少憩,復拉卧如初。” 元 王恽 《苦热叹》诗:“簟纹燎炎辉,侧胁能少憩。” 节令某个节气的气候和物候 节令不等人 春秋(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2) 年龄 (3) 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4) 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云表(1).云外。 汉 张衡 《西京赋》:“立脩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牟 吹笛天下第一,日夜泛江,维舟吹之,寥亮逸发,上彻云表。” 元 倪瓒 《七月十四日对雨》诗:“稍开云表月,还掩篋中书。” 鲁迅 《华盖集·牺牲谟》:“我保你将来铜像巍巍,高入云表。” (2).借指上天,上苍。 清 厉鹗 《小雪初晴访敬身于城南同游梵天讲寺》诗:“愿服埽塔衣,顶礼向云表。” (3).奏疏,表章。《七国春秋平话后集》卷中:“吾今用上等剑客担住云表,申东海龙王请五百条毒龙,今晚来到,共你大战。” 明 夏完淳 《五子诗·邵景说》:“寡欲弃尘物,幽栖抗云表。” 太液(1).古池名。 汉 太液池 ,在 陕西省 长安县 西。 武帝 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凿,周回十顷。池中筑 渐台 ,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 瀛洲 、 蓬莱 、 方丈 三神山,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 汉 班固 《西都赋》:“前唐中而后 太液 。”参阅《三辅黄图》卷四。 (2).古池名。 唐 太液池 ,在 大明宫 中 含凉殿 后,中有 太液亭 。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八:“鶯歌闻 太液 ,凤吹遶 瀛洲 。”参阅 清 《嘉庆一统志·西安府二·大明宫》。 (3).古池名。 元 、 明 、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宫 西华门 外的 北海 、 中海 、 南海 三海。 元 时名 西华潭 。 清 称 太液池 。南北四里,东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长桥,旧有石牌坊,东西对峙,东曰玉蝀,西曰金鼇。桥北称 北海 ,桥南称 中海 ,其中 瀛台 以南称 南海 。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诸水,由 地安门 水门流入。 镜流(1).水流清澈。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澄波海岳,镜流 葱山 。” (2).比喻政治清明。 王闿运 《湖北巡抚文忠胡公祠碑》:“ 扬 豫 抑骚,罔敢攖斧,五年克之,而千里镜流。” 旬日十天 旬日内必有大祸。——《钟馗传——捉鬼传·平鬼传》 问寝问候尊长起居。 唐 李善 《上<文选>注表》:“ 昭明太子 业膺守器,誉贞问寝。”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圣人何以加孝,朕每怀问寝之思。” 清 曹寅 《正月二十九日随驾入侍鹿苑》诗之一:“云影觚稜曙色开,鸡鸣问寝大家来。”参见“ 问安视寝 ”。 无暇没有空闲 无暇日 遨游远游;漫游 人造卫星遨游太空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