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金鸡关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姚孳 |
释义 | 金鸡关原文甘露灵根不老,尔朱丹灶空存。 三十六蒙好处,倚栏役破诗魂。 诗词问答问:金鸡关的作者是谁?答:姚孳 注释1. 六言诗 押元韵 2. 《舆地纪胜》卷一四七《成都府路·雅州》 参考注释甘露甜美的雨露 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灵根(1).神木的根。 晋 孙拯 《赠陆士龙》诗:“制动以静,祕景在阴,灵根可栖,乐此隈岑。” (2).植物根苗的美称。 唐 柳宗元 《种术》诗:“戒徒斸灵根,封植閟天和。” 宋 司马光 《和昌言官舍十题·石榴花》:“灵根逐 汉 臣,远自 河 源至。” 明 陈所闻 《懒画眉·月下刘中明招赏牡丹》曲:“一丛凝露在沉香,移得灵根傍锦堂。” 清 秋瑾 《白梅》诗:“淡到罗浮忘色相,謫来尘世具灵根。” (3).指才德修养。 汉 扬雄 《太玄·养》:“藏心於渊,美厥灵根。” 范望 注:“灵根,道德也。” 宋 黄庭坚 《柳閎展如苏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作诗赠之》:“ 咸池 浴日月,深宅养灵根。” (4).指有才德的人。 宋 叶适 《祭徐文子侍郎文》:“于时侍郎,卓尔灵根,有光厥师,兼华众门。” (5).对祖先的敬称。《文选·张衡<南都赋>》:“固灵根於 夏 叶,终 三代 而始蕃。” 李周翰 注:“ 刘累 自 夏 而迁於此,故云‘固灵根於 夏 叶’,终于 殷 周 秦 三代,然后 汉 兴乃蕃盛。”《文选·陆机<叹逝赋>》:“痛灵根之夙殞,怨具尔之多丧。” 刘良 注:“灵根,灵木之根,喻祖考也。”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 李公 ,天子之旧族,朝廷之夙将也。灵根自远,圣族多奇。” (6).指佛祖。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二:“ 龙树 灵根派别三,家家楖栗不能担。” 刘逸生 注:“灵根,指佛祖,这里具指 龙树 。” (7).性灵,智慧。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 中国 经二十餘朝之 * ,闭塞其聪明,钳制其言论,灵根尽去,錮疾久成。” (8).道教指舌根。《黄庭内景经·上有章》:“灌溉五华植灵根。” 务成子 注:“灵根,舌本也。” 宋 陆游 《病中作》诗:“不忧竖子居肓上,已见真人出面门。力守谁能发底火?深潜自足美灵根。” (9).借指人的身体。《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宴安消灵根,酖毒不可恪。” 吕延济 注:“《黄庭经》云:‘玉池清水灌灵根,灵根坚固老不衰。’然灵根喻身也。” 唐 吴筠 《览古》诗之六:“荒淫伐灵根,金膏恃延期。” (10).仙缘。 明 屠隆 《綵毫记·游玩月宫》:“天子与贵妃尘中虽已造业,灵根尚未消尽。” 尔朱同“ 尒朱 ”。复姓。 北魏 有 尒朱荣 。 丹灶炼丹用的炉灶。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守丹灶而不顾,鍊金鼎而方坚。”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 王甫 ﹞忽遇一道人,引至一处,过松下,有废丹灶。” 清 赵翼 《冲祐宫》诗:“丹灶錙銖火,茶经粟粒芽。” 郁达夫 《题画》诗之三:“烂烂犹餘丹灶气,晚风吹作满林霞。” 三十六约计之词,极言其多。《文选·班固<西都赋>》:“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李善 注:“离别,非一所也。《上林赋》曰:离宫别馆,弥山跨谷。” 唐 骆宾王 《帝京篇》:“ 秦 塞重关一百二, 汉 家离宫三十六。” 宋 王珪 《宫词》:“漏永禁宫三十六,宴回争踏月轮归。”《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管弦楼。” 好处(1) 对人或事物有利的因素 得到稳定收入的好处 (2) 美好的地方 村逢好处嫌风便,酒到醒来觉夜寒。——郑谷《舟行诗》 倚栏亦作“ 倚阑 ”。凭靠在栏干上。 唐 赵嘏 《宿灵岩寺》诗:“倚栏香径晚,移石 太湖 秋。” 宋 周邦彦 《一落索》词:“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清 安夏 《杂兴》诗:“有竹深藏屋,无花强倚阑。” 诗魂(1).诗人的精神。 南唐 李建勋 《春雪》诗:“閒听不寐诗魂爽,浄喫无厌酒肺乾。” (2).诗人的亡魂。 明 袁宏道 《卷中见亡友王官谷姓字感赋》:“ 柳浪湖 上深更月,料得诗魂近水行。” 陈毅 《由宣城泛湖东下》诗:“ 李 谢 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