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沈太博粹滑台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苏颂 |
释义 | 送沈太博粹滑台原文早岁淮阳宰邑初,相君连上荐能书。新从墨绶诸侯国,便领油泥别驾舆。 东郡提封今辅屏,南都接轸旧乡闾。 优游乐职人应羡,官便家荣两莫如。 诗词问答问:送沈太博粹滑台的作者是谁?答:苏颂 参考注释早岁早年 相君旧时对宰相的尊称。《史记·张仪列传》:“ 仪 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后汉书·阴识传》:“初, 阴氏 世奉 管仲 之祀,谓为‘相君’。” 宋 苏舜钦 《寄富彦国》诗:“天子仄席旰未尝,相君日暮犹庙堂。” 能书善于抄写;擅长书法。《后汉书·卢植传》:“愿得将能书生二人,共诣 东观 ,就官财粮,专心研精,合《尚书》章句,考《礼记》失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 韦仲将 能书, 魏明帝 起殿,欲安榜,使 仲将 登梯题之。”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米芾 得能书之名,似无负於海内。” 明 王肯堂 《郁冈斋笔麈》卷四:“能书不择笔,此浪语也。” 墨绶结在印钮上的黑色丝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 秦 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綬。”《后汉书·蔡邕传》:“墨綬长吏,职典理人。”后因以“墨綬”作为县官及其职权的象征。 唐 岑参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诗:“县花迎墨綬,关柳拂铜章。” 宋 司马光 《送上雒王推官经臣》诗:“墨綬百里宰,红蕖幕府僚。” 清 方文 《送姜如农明府擢仪部》诗:“昔为 真州 宰,墨綬垂芬芳。” 诸侯古时帝王所辖各小国的王侯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宋· 苏洵《六国论》 油泥含油的污垢 东郡(1).郡名。 秦 置, 汉 因之。约当今 河南省 东北部和 山东省 西部部分地区。 东汉 以后,废置无常。《史记·魏世家》:“ 景湣王 元年, 秦 拔我二十城,以为 秦 东郡 。”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幕府輙復分兵命鋭,脩完补辑,表行 东郡 ,领 袞州 刺史。” 唐 韩愈 《龊龊》诗:“ 河 堤决 东郡 ,老弱随惊湍。” (2).泛指京师以东诸郡。 唐 杜甫 《野老》诗:“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闕秋生画角哀。” 朱鹤龄 注:“东郡,概指京东诸郡。” (3).特指 夷陵郡 。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东郡 时题壁,南湖日扣舷。” 朱鹤龄 注:“ 夷陵郡 ,在 夔州 之东,故曰东郡。”一说,指 江陵县 。 钱谦益 注:“ 江陵 , 汉 旧县,属 南郡 。史记: 江陵 ,故郡都,西通 巴 巫 ,在 巴 巫 之东,故曰东郡。” 提封(1).通共;大凡。《汉书·刑法志》:“一同百里,提封万井。” 王先谦 补注引 王念孙 曰:“《广雅》曰:‘提封,都凡也。’都凡者,犹今人言大凡,诸凡也……都凡与提封一声之转,皆是大数之名。提封万井,犹言通共万井耳。”《汉书·食货志上》:“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 (2).犹版图,疆域。 隋 薛道衡 《老氏碑》:“ 牂牱 、 夜郎 之所, 靡汉 、 桑乾 之地,咸被声教,并入提封。”《旧唐书·东夷传·高丽》:“ 辽东 之地, 周 为 箕子 之国, 汉 家 玄菟郡 耳! 魏 晋 已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掳掠》:“长驱胡骑剪提封,谁夺龙沙斩将功。” 清 顾炎武 《海上》诗之三:“南营 乍浦 北 南沙 ,终古提封属 汉 家。” 南都(1).地名。 东汉 光武帝 的故乡在 南阳郡 ,郡治 宛 在京都 洛阳 之南,因称 宛 为 南都 。在今 河南省 南阳市 。 汉 张衡 有《南都赋》, 李善 注引 挚虞 曰:“ 南阳郡 ,治 宛 ,在京之南,故曰 南都 。” 唐 李白 《南都行》:“ 南都 信佳丽, 武闕 横西关。” (2). 明 人称 南京 为 南都 。如 吴应箕 记 南京 召试事,书名为《南都应试记》。 清 顾炎武 《赠于副将元剴》诗:“乍领射声兵, 南都 已沦倾。” 接轸(1).车辆相衔接而行。形容其多。 汉 张衡 《西京赋》:“冠带交错,方辕接軫。”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宝光寺》:“雷车接軫,羽盖成阴。” (2).形容人才济济。《宋书·顺帝纪》:“然犹正士比轂,奇才接軫。”《旧唐书·则 * 后纪》:“观夫 武氏 称制之年,英才接軫,靡不痛心於家索,扼腕於朝危,竟不能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 (3).喻接近,靠近。《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 胡 越 起于轂下,而 羌 夷 接軫也。” 唐 孙恂 《猎狐记》:“然僻居与山藪接軫,豺狼所嘷,若復固拒,是见溺而不援也。”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后序》:“ 长沙 忧国,惧足首之倒悬; 臣朔 上书,戒 羌 戎 之接軫。” 乡闾亦作“鄊閭”。1.古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因以“乡閭”泛指民众聚居之处。《管子·幼官》:“閒男女之畜,修乡閭之什伍。”《南齐书·礼志上》:“郡县有学,乡閭立教。” 宋 王安石 《原教》:“夫妇者无失其为夫妇也,率是也有赏,不然则罪,乡閭之师,族酇之长。” (2).家乡;故里。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少称乡閭,长闻邦国。” 宋 曾巩 《应举启》:“足跡不游於场屋,姓名不署於乡閭。” 元 秦竹村 《行香子·知足》曲:“壮岁乡閭,养志闲居。” 清 朱彝尊 《题张上舍劭竹林独坐图》诗:“十年不对乡閭竹,垞北垞南思 * 。” 清 汪文桂 《秋日同季弟归里和韵》:“秋深才得返鄊閭,弱弟偕行赋《遂初》。” (3).乡亲;同乡。《后汉书·朱儁传》:“ 儁 以孝致名,为县门下书佐,好义轻财,乡閭敬之。”《旧唐书·高季辅传》:“丑言过行,见嗤於乡閭;忘义私昵,取摈於亲族。” 宋 苏辙 《巢谷传》:“予以乡閭,故幼而识之。” 明 无名氏 《白兔记·祭赛》:“乡閭来朝贺,社户保灾非。” 游乐游戏娱乐 游乐园 职人有职位的人。《魏书·孙绍传》:“兼职人子弟,随逐浮游,南北东西,卜居莫定。” 牧人。《周礼·地官·牛人》:“凡祭祀,共其享牛、求牛,以授职人而芻之。” 郑玄 注:“职,读为樴。樴,谓之杙,可以繫牛。樴人者,谓牧人、充人与?”《周礼·春官·肆师》:“大祭祀,展牺牲,繫于牢,颁于职人。” 郑玄 注:“职读为樴。樴,可以繫牲者。此职人,谓充人及监门人。” 便家(1).使私家获利。《韩非子·孤愤》:“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 (2).犹言殷实富足之家。《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你虽是个便家,况你我还有个通财之谊;只是你在差次,那有许多银子?”《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此事要一定讲到一酬一酢,不惟力有不能,况且他又是个便家,转觉馈出无辞,义有未当!” 莫如不如;这样选择较好 与其你去,莫如他来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