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红药当阶翻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程珌 |
释义 | 红药当阶翻原文禁近烟光润,阶平日影暄。黄麻方草罢,红药正花翻。 蒨色浮春动,清阴匝午繁。 心倾青琐客,香满紫微垣。 漏永文书静,天低雨露温。 人言有神仙,早晚拜晚恩。 诗词问答问:红药当阶翻的作者是谁?答:程珌 参考注释禁近禁中帝王身边。多指翰林院或官署在宫中的文学近侍之臣。 唐 元稹 《令狐楚衡州刺史制》:“早以文艺,得践班资; 宪宗 念才,擢居禁近。”《新唐书·张嘉贞传》:“臣草茅之人,未覩朝廷仪,陛下过听,引对禁近。”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士大夫始尽向之,朝班、禁近咸更相指目。”《明史·费宏传》:“父子兄弟并列禁近。” 烟光亦作“烟光”。1.云霭雾气。 唐 元稹 《饮致用神麴酒三十韵》:“雪映烟光薄,霜涵霽色冷。” 宋 黄庭坚 《题宗室大年画》诗之一:“水色烟光上下寒,忘机鸥鸟恣飞还。” 金 元好问 《九月晦日玉村道中》诗:“烟光藏落景,山骨露清秋。” 清 于养志 《不寐》诗:“小苑烟光薄,疏帘月影清。” (2).指春天的风光。 唐 黄滔 《祭崔补阙》:“ 闽 中二月,烟光秀絶。” 平日(1) 平时;平常的日子(区别于特殊的日子 ,如:节日、假日) 吾平日不信有鬼。——清· 林觉民《与妻书》 跟平日一样起得早 (2) 一周中除星期日以外的日子 黄麻(1).植物名。 * 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一· * 》:“ * 即今火麻,亦曰黄麻。处处种之,剥麻收子。有雌有雄,雄者为枲,雌者为苴。” (2).植物名。又名络麻。一年生草本,叶子卵形,开黄色小花,结蒴果,球形,表面有皱纹。茎皮纤维供纺织用,根和叶子中医入药,对 * 出血、膀胱结石等症有疗效。亦指这种植物的茎皮纤维。 (3).古代诏书用纸。亦借指诏书。古代写诏书,内事用白麻纸,外事用黄麻纸。 唐 杜甫 《赠翰林张四学士垍》诗:“紫誥仍兼綰,黄麻似《六经》。” 杨伦 笺注引《唐会要》:“ 开元 三年,始用黄麻纸写詔。” 宋 叶适 《直院中书莫公殂往哀痛不能成文辄留小诗灵几并致鲈鱼金柑为奠》诗:“阁老今无地上身,黄麻紫誥两沉沦。” 清 赵翼 《送刘石庵相公还朝》诗:“敭歷遍中外,入相宣黄麻。” 红药芍药花 清阴(1).清凉的树阴。 晋 陶潜 《归鸟诗》:“顾儔相鸣,景庇清阴。” 唐 薛能 《杨柳枝》词:“游人莫道栽无益,桃李清阴却不如。”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一折:“你恋着那清阴半亩香千阵。” (2).喻恩泽。 宋 苏轼 《补唐文宗柳公权联句》:“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 (3).谓天气阴凉。 宋 梅尧臣 《希深惠书言与师鲁永叔子聪几道游嵩因诵而韵之》:“是时天清阴,力气勇奔骤。” 心倾(1).心术不正。 汉 扬雄 《太玄·戾》:“虚邪心倾,不可辅也。” (2).心相倾慕。 唐 李峤 《楚望赋》:“既情招而思引,亦目受而心倾。” 宋 梅尧臣 《花娘歌》:“去春送客出东城,舟中接膝已心倾。” 青琐客指出入宫禁,接近皇帝的清要之臣。 唐 岑参 《初至西虢官舍南池呈左右省及南宫诸故人》诗:“敢恨青琐客,无情华省郎。” 金 刘迎 《代王簿上梁孟容副公》诗之一:“天上风流青琐客,人间嘉庆緑衣郎。” 清 陈大章 《戊子生日书怀》诗:“勛业尽抛青琐客,形容尚类列仙癯。” 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 中国 古代为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若干颗恒星多少不等地组合起来,一组称一个星官。众星官中,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二十八宿占有重要地位。紫微垣有星15颗,分两列,以北极为中枢,成屏藩状。见 唐 丹元子 《步天歌》。《史记·天官书》中亦有与之相当的星官,惟名称、星数不同。《宋史·天文志二》:“紫微垣东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一曰大帝之坐,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文书(1) 指公文、书信、契约等 手把文书口称敕。——唐· 白居易《卖炭翁》 文书下行直省。——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 (3) 文字书籍 雨露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泽 人言人们的评论,别人的议论 有神(1).神灵。有,助词。《书·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 孔 传:“神庶几助我。”《大戴礼记·少间》:“故天子昭有神於天地之间,以示威於天下也。” (2).有神助。喻指奇妙生动,有神韵。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李玲修 《笼鹰志》:“他画着,渐渐艺术感觉唤醒了,手平稳了,下笔有神了。” (3).有精神。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三家邻居》:“这双大眼睛,瞳人深而有神。仿佛即使是在黑暗之中,它们也能发光。” 早晚(1) 早晨和晚上 他每天早晚都练气功 (2) 时候 他已走了多半天了,这早晚多半已经到家了 (3) 〈方〉∶泛指将来某个时候 你早晚进城来,到我们这里坐坐 (4) 或早或晚 人早晚要死的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