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杏·其四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杏·其四原文蕊含韵吐无香馥,瓣染姿标却艳红。 偏是东风解相妒,绛林高下镇蓬蓬。 诗词问答问:杏·其四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六十一 2. 平声 参考注释香馥(1).馨香馥郁。《易·繫辞上》“其臭如兰” 唐 孔颖达 疏:“言二人同齐其心,吐发言语,氤氲臭气,香馥如兰也。” (2).指香气。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听鐘声而致敬,寻香馥以生心。”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两刘娘子报应》:“逮启 看经 之衾,则香馥袭人,而面色如生。” 应修人 《村居》诗:“何处香馥?--莫是泥垆茶熟?” 艳红亦作“艷红”。1.指红花。 唐 温庭筠 《河渎神》词之一:“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 (2).犹鲜红。 魏钢焰 《六公里》诗:“在艳红的晚霞里,寻找着连队。” 东风(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下镇(1).下沉;下降。 北周 庾信 《终南山义谷铭》:“寥郭上浮,峥嶸下镇。” (2). 唐 代戍边之兵分为军、守捉、城、镇,镇又分为上中下三等。《新唐书·兵志》:“ 唐 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新唐书·百官志四下》:“凡上镇二十,中镇九十,下镇一百三十五。”原注:“每防人五百人为上镇,三百人为中镇,不及者为下镇。” 蓬蓬指草木、须发参差不齐或杂乱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