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荥泽渡河二首·其一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王士祯 |
释义 | 荥泽渡河二首·其一原文西湖岷峨万里长,大河北去渡荥阳。 平分两戒回中岳,直下三川阻太行。 咫尺风云迷广武,苍凉暾日射扶桑。 时清久失成皋险,酾酒黄流吊战场。 诗词问答问:荥泽渡河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祯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七 参考注释西湖湖名。在浙江省杭州市区以西,三面环山(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周长15公里,被孤山、白堤、苏堤分隔为外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湖和岳湖 岷峨(1). 岷山 和 峨眉山 的并称。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水交 沅 澧 ,山通 岷 峨 ,襟带百县,縈抱七州。”《周书·静帝纪》:“虽復 岷 峨 投袂,翻成陵夺之威; 漳 滏 勤王,无救 宗周 之殞。” (2).特指 峨眉山 。以其在 岷山 之南,故称。 唐 卢纶 《送张郎中还蜀歌》:“廻首 岷峨 半天黑,传觴接膝何由得。” 宋 苏轼 《满庭芳》词:“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 岷峨 。” 清 姚鼐 《左仲郛浮渡诗序》:“然后登 岷峨 ,揽西极,浮 江 而下。”一说 岷 为 青城山 ; 峨 为 峨眉山 。 万里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大河(1) 特指黄河 大河下上,顿失滔滔。——毛 * 《沁园春·雪》 (2) 亦指较大的河流 荥阳县名,在河南 平分对等均分;对半分 平分土地 两戒(1).国家疆域的南北界限。《新唐书·天文志一》:“ 一行 以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故《星传》谓北戒为 胡 门,南戒为 越 门。”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四七:“踏徧 中华 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 陈世宜 《游双清别墅即事一首索中垒和》:“行行心跡双清地,莽莽河山两戒思。” (2).借指两戒之内的全境。 清 曾国藩 《母弟温甫哀词》:“岂谓一蹶,震惊两戒。” (3).谓分成不相统属的两部分。 严复 《原强》:“而南北虽属一君,彼是居然两戒。” 回中(1). 秦 宫名。故址在今 陕西 陇县 西北。 秦始皇 二十七年出巡 陇西 、 北地 (今 宁夏 和 甘肃 东部),东归时经过此处。 汉文帝 十四年 匈奴 从 萧关 (今 宁夏 固原 东南)深入,烧毁此宫。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诗:“君王多乐事,何必向 回中 。” (2).古道路名。南起 汧水 河谷,北出 萧关 ,因途经 回中 得名。为 关中平原 与 陇东高原 间的交通要道。 西汉 元封 四年 武帝 自 雍县 (今 陕西 凤翔 南)经 回中道 ,北出 萧关 。 东汉 建武 八年 来歙 由此攻取 隗嚣 割据下的 略阳 (今 甘肃 秦安 东北)。 唐 卢照邻 《上之回》诗:“ 回中 道路险, 萧关 烽候多。” 直下(1).径直趋赴。《晋书·陶回传》:“ 峻 知 石头 有重戍,不敢直下,必向 小丹阳 南道步来,宜伏兵要之,可一战而擒。” (2).谓径直实行下去。《朱子全书·孟子一》:“ 孟子 见人,即道性善,称 尧 舜 ,此是第一义。若於此看得透,信得及,直下便是圣贤,更无一毫人欲之私,做得病痛。” (3).直接下达。《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租庸使奏,近例皆直下。” 胡三省 注:“时租庸使帖下诸州调发,不关节度观察使,谓之直下。” (4).垂直向下;向下。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宋 范成大 《燕子坡》诗:“大山如墙缺,小山如塜纍,众山直下看,方知此峯危。”《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 皇甫松 去衣架上取下一条绦来,把妮子缚了两隻手,掉过屋梁去,直下打一抽,吊将妮子起去。” (5).下面,底下。 唐 白居易 《海漫漫》诗:“海漫漫,直下无底旁无边。” 元 无名氏 《天净沙》:“梦儿里分明见他,客窗直下。觉来依旧天涯。”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二折:“来到这个三叉路口,不知那条路往 中山 去,因此就在这枯杨直下,歇息一回。” (6).谓直系下传。 唐 欧阳詹 《许州送张中丞》诗:“ 孙 吴 去后无长策,谁敌 留侯 直下孙。” 唐 欧阳詹 《送郭秀才应举》诗:“ 并州 细侯 直下孙,才应秋赋怀 金门 。” 三川(1).三条河流的合称,所指不一。(1) 西周 以 泾 、 渭 、 洛 为三川。《国语·周语上》:“ 幽王 二年, 西周 三川皆震。” 韦昭 注:“三川, 涇 、 渭 、 洛 ,出於 岐山 。”(2) 东周 以 河 、 洛 、 伊 为三川。《战国策·秦策一》:“亲 魏 善 楚 ,下兵三川。”《文选·鲍照〈咏史〉》:“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有 河 、 洛 、 伊 ,故曰三川。” (2).指洛阳。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阳》诗:“前登 阳城 路,日夕望三川。” 唐 王维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诗:“云旗蔽三川,画角发龙吟。” 赵殿成 注:“《史记》索隐:三川,今 洛阳 也。” 咫尺(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风云①风和云:天有不测~。 ②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突变。广武(1).古城名。故址在今 河南 荥阳 东北 广武山 上。有东西二城。隔涧相对。 楚 汉 相争时, 刘 项 各占一城,互相对峙。《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 已定 东海 来,西,与 汉 俱临 广武 而军,相守数月。” 唐 李白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伊昔临 广武 ,连兵决雌雄。”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二·河阴县》。 (2).指 广武君 李左车 。 明 王世贞 《故关》诗:“ 广武 堪称客, 成安 未晓兵。”详“ 广武君 ”。 苍凉荒芜悲凉 过去这一带满目苍凉,现在却盖了无数的工厂 日射太阳光的照射 扶桑(1) 亦名朱槿,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观赏植物 (2) 神话中的树木名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经·海外东经》。 郭璞注:“扶桑,木也。” 郝懿行笺疏:“扶当为榑。《说文》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3) 后用来称东方极远处或太阳出来的地方 扶桑开朝晕,此高台端。——《文选·陆士衡·乐府·日出东南隅行》 行乎东极之外,经扶桑之中林。——左思《吴都赋》 (4) 传说中的东方海域的古国名,我国相沿以为日本的代称 扶又若荠。—— 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序》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鲁迅《送增田君归国》 赤县扶桑一衣带水。—— 郭沫若《沁园春》 酾酒(1).滤酒。《诗·小雅·伐木》:“伐木许许,釃酒有藇。” 毛 传:“以筐曰釃。”《后汉书·马援传》:“ 援 乃击牛釃酒,劳饗军士。” 李贤 注:“釃,犹滤也。” 清 王灼 《祭海峰先生文》:“凡厥岁时,招呼僚友,广座高陈,炰羔釃酒,后生魁俊,接引维勤。” (2).斟酒。《晋书·周处传》:“及 吴 平, 王浑 登 建鄴 宫釃酒,既酣,谓 吴 人曰:‘诸君亡国之餘,得无慼乎?’” 清 曹寅 《闻孙冷斋有<琴来阁看雪诗>率和代柬兼念子猷》:“望风艰謦欬,釃酒祝亭皋。” 章炳麟 《艾如张》诗:“釃酒思共和,共和在海东。” 黄流(1).指酒。《诗·大雅·旱麓》:“瑟彼玉瓚,黄流在中。” 毛 传:“黄金所以饰流鬯也。” 郑玄 笺:“黄流,秬鬯也。” 孔颖达 疏:“酿秬为酒,以鬱金之草和之,使之芬香条鬯,故谓之秬鬯。草名鬱金,则黄如金色;酒在器流动,故谓之黄流。”按,传、笺所释不同,此从笺疏。参阅 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 南朝 梁 沉约 《梁宗庙登歌》之四:“我鬱载馨,黄流乃注。” 宋 陆游 《题斋壁》诗:“昼存真火温枵腹,夜挽黄流灌病骸。” 章炳麟 《訄书·原教下》:“夫黄流之祼,鬱金百叶,酹之以达黄泉。” (2). 黄河 之水。 唐 韩愈 《感二鸟赋》:“过 潼关 而坐息,窥黄流之奔猛。” 宋 陈师道 《口号》:“坐使黄流随指顾,即看丹阁画精神。”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杂感用古诗十九首韵呈今醉先生并诸同人》:“ 泰山 日峩峩,黄流时浩浩。” (3).泛指洪水。 宋 苏轼 《次韵张昌言喜雨》:“千里黄流失故居,年来赤地到 青 徐 。”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言水所衝荡,而民居不见也。”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谪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战场交战的场所 开赴战场 身外即战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