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春晴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沈鍊 |
释义 | 春晴原文白日云相薄,青楼树作屏。 石枝零夜雨,莺语恰春晴。 湖水明新练,山花散锦城。 可能开杖屦,孤眺坐轻盈。 诗词问答问:春晴的作者是谁?答:沈鍊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青霞集卷六 参考注释白日(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相薄(1).相迫近;相搏击。《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 汉 焦赣 《易林·震之大过》:“和气相薄,膏泽津液,生我嘉穀。”《南史·梁纪中·武帝下》:“六月辛巳,竟天有声,如风水相薄。”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八章第六节:“统治阶级就是这样残忍反复的。当他要利用义和团攻战时,称为‘我义民以血肉之躯,与枪炮相薄。’” (2).轻视、鄙薄。《文选·左思<咏史>之七》:“ 主父 ( 主父偃 )宦不达,骨肉还相薄。” 李善 注:“薄,轻鄙之也。” 青楼(1) 妓女被指定居住和卖淫的场所 青楼梦好。——宋· 姜夔《扬州慢》 (2) 指显贵人家的精致楼房 莺语(1).莺的啼鸣声。 晋 孙绰 《兰亭》诗之二:“鶯语吟脩竹,游鳞戏澜涛。” 唐 白居易 《琵琶引》:“间关鶯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 陈三立 《园夜听骤雨》诗:“賸得放晴浇茗椀,隔枝鶯语可分明。” (2).形容悦耳的语音或歌声。 宋 张先 《醉桃源》词:“歌停鶯语舞停鸞, 高阳 人更闲。” 徐迟 《牡丹》三:“她经常穿蜜黄色的袍子,著淡青色的坎肩……莺语沥沥,粉香四溢。” 山花(1).山间野花。 北周 庾信 《咏画屏风诗》:“水流平涧下,山花满谷开。” 唐 杜甫 《早花》诗:“腊日 巴江 曲,山花已自开。” 金 赵秉文 《仿摩诘“独坐幽篁里”》诗:“石上多古苔,山花间红碧。” 陈毅 《枣园曲》:“喜四面山花无数, 延河 水伴秧歌唱,看诗词大国推盟主。” (2).植物名。 唐 段公路 《北户录·山花燕支》:“山花,丛生。 端州 山崦间多有之。其叶类蓝。其花似蓼,抽穗长二三寸,作青白色。正月开。土人採含苞者卖之,用为燕支粉,或持染绢帛,其红不下蓝花。” 锦城见“ 锦官城 ”。 可能可能性 不相信有发生惨剧的可能 杖屦(1).手杖与鞋子。古礼,五十岁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脱于户外,为尊敬长辈,长者可先入室,后脱鞋。《礼记·曲礼上》:“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 郑玄 注:“撰犹持也。” 孔颖达 疏:“撰杖屨者,则君子自执杖,在坐著屨。”《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詔 復恭 致仕,赐杖屨。” (2).对老者、尊者的敬称。 唐 杜甫 《咏怀》之二:“南为 祝融 客,勉强亲杖屨,结託老人星, 罗浮 展衰步。” 仇兆鳌 注:“ 卢 注: 衡山 有 祝融峯 , 董鍊师 在焉,故思一亲其杖屨。” 宋 司马光 《祭颖公文》:“承乏諫垣,造请有禁,不亲杖屨,殆将再期,岂意一朝忽为永诀。” (3).拄杖漫步。 唐 杜甫 《祠南夕望》诗:“兴来犹杖屨,目断更云沙。”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盟鸥》词:“先生杖屨无事,一日走千回。” 明 许时泉 《同甲会》:“杖屨问从何处,苍山赤叶林丘。” 轻盈(1) 轻柔秀丽 他们那些马穿上铠甲,仍然轻盈、矫健 (2) 姿态、动作轻巧优美 她那柔软纤细的体形、轻盈优美的动作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