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次韵方秘正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陈造 |
释义 | 次韵方秘正原文小窗危坐正凝愁,诗客华编肯见投。明月拜嘉千斛赐,清风分送一襟秋。 路迷端倚司南驾,金换还随过海舟。 夸与湖山须快读,涌金门外倚曾楼。 诗词问答问:次韵方秘正的作者是谁?答:陈造 陈造次韵方秘正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小窗苔藓虫群体交叉分枝之间的一种有花边的网格 危坐古人以两膝着地,耸起上身为“危坐”,即正身而跪,表示严肃恭敬。后泛指正身而坐。《管子·弟子职》:“危坐乡师,颜色无怍。”《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 吴王 戄然易容,捐荐去几,危坐而听。” 吕延济 注:“危坐,敬之也。”《新唐书·陆羽传》:“﹝ 羽 ﹞得 张衡 《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羣儿囁嚅,若成诵状。” 吴组缃 《山洪》九:“ 三官 危坐在尾舱藳草堆上,无心无绪的。” 凝愁凝聚愁情。 唐 李咸用 《同友人秋日登庾楼》诗:“ 六代 风光无问处,九条烟水但凝愁。”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宋 吕渭老 《千秋岁》词:“凝愁情不展,宿酒风还醒。” 诗客诗人。 唐 白居易 《朝归书寄元八》诗:“禪僧与诗客,次第来相看。” 金 元好问 《留赠丹阳王炼师》诗之一:“当时笑伴今谁在,诗客凄凉 饭颗山 。” 清 查慎行 《即事》诗之一:“俗吏讐诗客,文书恼病夫。” 华编指书简、著述。 唐 钱起 《和刘七读书》:“云阴留墨沼,萤影傍华编。” 清 曹寅 《病中冲谷四兄寄诗相慰》诗之三:“华编喜挹松窗緑,情思遥分蕉绪黄。” 明月(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拜嘉(1).拜谢赞美。《左传·襄公四年》:“《鹿鸣》,君所以嘉寡君也,敢不拜嘉。” 韦昭 注:“嘉,善也。”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诗:“宪府初收迹,丹墀共拜嘉。” (2).嘉惠;拜谢嘉惠。 宋 王安石 《谢葛源郎中启》:“拜嘉已厚,论愧则多。” 清 赵翼 《钱充斋远饷永昌面作饼大嚼诗以志惠》:“何当更拜嘉,庖人日继肉。” 清风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分送(1) 派人分别送出 (2) 分发 司南(1).我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韩非子·有度》:“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以往,使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陈奇猷 集释:“司南其制盖如今罗盘针,故可以正朝夕也。朝夕犹言东西,日朝出自东,夕入於西,故以朝夕为东西也。” 汉 王充 《论衡·是应》:“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越裳 氏重译来贡……使者迷其归路, 周公 锡以文锦二疋,軿车五乘,皆为司南之制。” 严复 《救亡决论》:“远之蚕桑、司南,近之若书槧、火药,利民前用,不可究言。” (2).比喻行事的准则;正确的指导。《鬼谷子·谋篇》:“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 唐 李商隐 《<会昌一品集>序》:“为九流之华盖,作百度之司南。” 宋 陆游 《十月二十四子夜梦中送庐山道人归山》诗:“夙士极知成殿后,吾曹所赖作司南。” (3).司南车的省称。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使大夫宴将送至国而还,亦乘司南而背其所指,亦朞年而还至。”《晋书·舆服志》:“记里鼓车,驾四,形制如司南。” (4).犹司晨。 唐 杜甫 《鸡》诗:“气交亭育际,巫峡漏司南。” 杨伦 笺注:“ 夔州 在南,鸡司昏晓,今失其司晨之职,故曰 巫峡 漏司南。”参见“ 司晨 ”。 湖山(1).湖水与山峦。 唐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 杜牧 《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宋 曾巩 《归老桥记》:“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赵孟頫 《钱塘怀古》诗:“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诗之一:“ 林逋 、 苏軾 俱名世,指点湖山感慨深。” (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倚湖山梦绕,对垂杨风裊。” 涌金门亦作“涌金门”。 南宋 行都 临安 (今 杭州市 )的西城门。门临 西湖 。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五:“ 钱湖 一名 金牛湖 ,一名 明圣湖 ,湖有金牛,遇圣明即见,故有二名焉……行次北第二门曰 涌金门 ,即金牛出见之所也。” 宋 韩元吉 《谒金门·春雪》词:“却似 涌金门 外见,絮飞波影乱。” 元 萨都剌 《次王侍郎游西湖韵》:“ 涌金门 外春如海,画舫笙歌步步僊。”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