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瑶草春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顾况 |
释义 | 瑶草春原文瑶草春,杳容与,江南艳歌京西舞。执心轻子都,信节冠秋胡。 议以腰支嫁,时论自有夫。 蝉鬓蛾眉明井底,燕裙赵袂萦辘轳。 李生闻之泪如绠。 不忍回头看此井。 月中桂树落一枝,池上唳孤影。 露桃秾李自成谿,流水终天不向西。 翠帐绿窗寒寂寂,锦茵罗荐夜凄凄。 瑶草春,丹井远,别后相思意深浅。 诗词问答问:瑶草春的作者是谁?答:顾况 全唐诗:卷265_22 参考注释瑶草(1).传说中的香草。 汉 东方朔 《与友人书》:“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光华,共轻举耳。” 唐 李贺 《天上谣》:“ 王子 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鲁迅 《坟·杂忆》:“我当时的意思……并不是从什么‘艺术之宫’里伸出手来,拔了海外的奇花瑶草,来移植在 华 国的艺苑。” (2).泛指珍美的草。《文选·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瑶草正翕赩,玉树信葱青。” 吕向 注:“瑶草、玉树,皆美言之。” 金 元好问 《春风来》诗:“春风来时瑶草芳,緑池珠树宿鸳鸯。” 明 袁中道 《武当》诗之二:“ 秦 敦 汉 鼎存肤骨,瑶草琼枝作鬘鬟。” (3).被雪覆盖的草。 宋 苏轼 《蔡州道遇雪》诗:“三径瑶草合,一缾井花温。” 清 汪懋麟 《人日同诸子游平山堂大雪骤至》诗:“喜胜褰瑶草,狂思倒葛巾。” 容与(1) 悠闲自得的样子 步容与于南林。——晋· 陶渊明《闲情赋》 (2) 犹豫不前的样子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楚辞·屈原·涉江》 江南(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艳歌情歌;恋歌 执心居心,怀有的想法 执心各异。——汉· 刘向《列女传》 轻子有电荷或无电荷的基本粒子(如正电子或中微子),它的质量与电子同数量级或比电子的质量小 信节(1).使者所持的符节印信。《史记·朝鲜列传》:“ 右渠 见使者顿首谢:‘愿降,恐两将诈杀臣;今见信节,请服降。’” 宋 曾巩 《送程公鸥使江西》诗:“斋航又自日边去,信节初从天上假。” (2).忠贞的节操。 唐 顾况 《瑶草春》诗:“执心轻 子都 ,信节冠 秋胡 。” 秋胡春秋 鲁 人,婚后五日,游宦于 陈 ,五年乃归,见路旁美妇采桑,赠金以戏之,妇不纳。及还家,母呼其妇出,即采桑者。妇斥其悦路旁妇人,忘母不孝,好色淫佚,愤而投河死。事见 汉 刘向 《列女传·鲁秋洁妇》。后以“秋胡”泛指爱情不专一的男子。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同衾分枕,犹有 长信 之悲;坐卧忘时,不免 秋胡 之怨。” 唐 李白 《陌上桑》诗:“使君且不顾,况復论 秋胡 。” 宋 罗烨 《醉翁谈录·韩玉父寻夫题漠口铺》:“生平良自珍,羞为浪子负,知君非 秋胡 ,强颜且西去。” 明 沉鲸 《双珠记·剑击淫邪》:“辕门供役经旬矣,回来风影还如旧,还如旧,还如旧,可憎前日, 秋胡 窥牖。” 腰支见“ 腰肢 ”。 时论(1).当时的舆论。《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时论以 林 节操清峻,欲致之公辅,而 林 遂称疾篤。”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七:“ 檜 ( 秦檜 )知公不为时论所与,乃多引知名之士为助,欲倾 颐浩 ,夺其朝权。” (2).对时事的评论;时事评论。 宋 王安石 《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诗:“人才自古常难得,时论如君岂久孤。” 瞿秋白 《文艺杂著·鞘声七》:“《申报》上到这一次才露出一篇‘特约的’时论,说穿了这层‘实在奥妙不可思议的’事理。” 朱自清 《三祝报章文学》:“现在有些报章翻译外国时论,不少带学术性的,是可喜的现象。” 蝉鬓亦作“ 蝉髩 ”。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两鬓薄如蝉翼,故称。亦借指妇女。 晋 崔豹 《古今注·杂注》:“ 魏文帝 宫人絶所宠者,有 莫琼树 、 薛夜来 、 田尚衣 、 段巧笑 ,日夕在侧, 琼树 乃製蝉鬢。縹眇如蝉翼,故曰蝉鬢。” 南朝 梁元帝 《登颜园故阁》诗:“妆成理蝉鬢,笑罢敛蛾眉。” 唐 温庭筠 《咏春幡》:“碧烟随刃落,蝉髩觉春来。”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睡起惺忪强自支,緑倾蝉鬢下帘时,夜来愁损小腰肢。” 蛾眉美人的秀眉。也喻指美女;美好的姿色 后有一人,自然蛾眉,明珰满身,绡縠参差。——唐· 李朝威《柳毅传》 井底见“ 井底蛙 ”。 辘轳(1) (2) 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 (3) 机械上的绞盘 不忍(1).不忍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穀梁传·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记·项羽本纪》:“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 (2).不忍耐;不忍受。《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 阮士瑀 伤於虺,不忍其痛,数嗅其疮。” 宋 苏轼 《休兵久矣而国用日困策》:“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药石,而伤之不止於针砭也。” (3).不收敛。《楚辞·离骚》:“ 浇 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论 尧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为世笑,死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愿意。《孟子·离娄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到於庵门,见学究疾病,不忍见之,用手掩口鼻,斜身与学究饭吃。” (5).舍不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予初閲时,不忍释卷。”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香山 诗﹞古体则令人心赏意愜,得一篇輒爱一篇,几於不忍释手。” 郭小川 《木瓜树的风波》诗:“此刻呀,他还不忍和同志们告别。” 回头(1) 把头转向后方 (2) 悔悟;改邪归正 及早回头 (3) 少等一会儿;过一段时间以后 回头再谈 回头见 月中桂神话传说谓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名 吴刚 ,学仙有过,谪令常斫桂树,树创随合。事见《初学记》卷一引 晋 虞喜 《安天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 唐 李白 《赠崔司户文昆季》诗:“欲折月中桂,持为寒者薪。”后以为科举应试中式的典实。 唐 许浑 《下第贻友人》诗:“人心高下月中桂,客思往来波上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幸天子开贤路,因而赴帝里,也已高攀月中桂。” 一枝(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 老舍 《赵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项微俯,拿了一枝香烟。” (3).一支。一个支派。《景德传灯录·元安禅师》:“ 石头 一枝,看看师灭矣。” 宋 秦观 《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闻。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 (4).一支。犹言一队。《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正遇着 范 贼一枝游兵,劫夺行李财帛,将人口追得三零四散。”《东周列国志》第六回:“臣当引一枝兵,为 蔡 乡导。” 孤影孤单的影子。 唐 杜牧 《早雁》诗:“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宋 周邦彦 《倒犯·新月》词:“徘徊处,渐移深窈。何人正弄,孤影蹁躚西窗悄。” 湘灵子 《轩亭冤·创会》:“谈平等,慕文明,休笑我孤影伶仃。” 露桃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后因用“露桃”称桃树、桃花。 唐 顾况 《瑶草春》诗:“露桃穠李自成蹊,流水终天不向西。” 前蜀 韦庄 《南省伴直》诗:“ 文昌 二十四僊曹,尽倚红簷种露桃。” 宋 黄机 《夜行船·京口南园》词:“红溅罗裙三月二。露桃开,柳眠又起。” 李自成①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本名鸿基,陕西米脂人。原是驿卒。后参加陕北农民起义军高迎祥部,英勇善战,号为“闯将”。高迎祥牺牲后,被推为“闯王”。1640年率起义军进入连年灾荒的河南,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发展到百万之众。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不久攻占北京,推翻明王朝。后在山海关战役中遭吴三桂和清军夹击,大败,退出北京南下。次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一说兵败后出家为僧。 ②长篇小说。姚雪垠作。先后于1963年、1976年、1981年出版。明末,李自成被农民起义军推为“闯王”。潼关一战,起义军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等潜入商洛山。后起义军东山再起,在河南攻破洛阳,声势大振;后又几次击溃明王朝主力,三次攻打开封。小说结构宏大,情节丰富,在细节描写和人物语言个性化上有突出成就。流水(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终天(1).终身。一般用于死丧永别等不幸的时候。 晋 陶潜 《祭程氏妹文》:“如何一往,终天不返!” 唐 白居易 《病中哭金銮子》诗:“莫言三里地,此别是终天!” 清 方文 《述哀》诗:“此恨抱终天,哀吟何时毕。” (2).久远。谓如天之久远无穷。 晋 潘岳 《哀永逝文》:“今奈何兮一举,邈终天兮不反。” (3).整天。 茅盾 《陀螺》二:“中年的暮气已经钻进了她的血液,所以皇皇然追求着补药,终天不释手地咬着奶油蘸饼干了。” 翠帐饰以翠羽的帷帐。 南朝 齐 谢朓 《拟宋玉<风赋>》:“开翠帐之影蔼,响行珮之轻鸣。” 南朝 梁 何逊 《和萧咨议岑离闺怨》:“含悲下翠帐,掩泣闭金屏。” 寂寂形容寂静 寂寂人定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庭院寂寂。——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寂寂荒山 锦茵(1).锦制的垫褥。《文选·潘岳<寡妇赋>》:“易锦茵以苫席兮,代罗幬以素帷。” 刘良 注:“茵,褥也……言居夫丧,故以苫席易锦褥。” 唐 杜甫 《丽人行》:“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宋 陆游 《满江红》词:“金鸭微温香縹渺,锦茵初展情萧瑟。” (2).喻指芳草。 前蜀 韦庄 《小将张彦射虎歌》:“草际旋看委锦茵,腰间不更抽白羽。” 罗荐丝织席褥。 唐 刘禹锡 《秦娘歌》:“长鬟如云衣似雾,锦茵罗荐承轻步。” 宋 周邦彦 《玲珑四犯》词:“夜深偷展香罗荐。暗窗前、醉眠葱蒨。” 凄凄(1) 形容寒凉 风雨凄凄。——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形容悲伤凄凉 凄凄不似向前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丹井(1).丹石之井。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傍有丹石井,非人所凿……续人髮以为绳,汲丹井之水,久久方得升之水。” (2).炼丹取水的井。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灵运<游山>》:“乳竇既滴沥,丹井復寥泬。” 唐 顾况 《山中》诗:“野人爱向山中宿,况在 葛洪 丹井西。” 清 吴伟业 《送杨怀湄擢临安令》诗:“ 许椽 仙居丹井在, 谢公 游策碧云深。” 后相指继任的相国。《史记·曹相国世家》:“ 参 去,属其后相曰:‘以 齐 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於此者乎?’” 思意心思用意。《鬼谷子·阴符》:“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元典章·户部五·家财》:“后因亲生二子长立, 周桂发 、 周自思 各生思意。”《四游记·祖师得道见帝》:“前夜见者若邪,则无劝我修行之心,必有思意。” 深浅(1) 指水的深度 水很浑浊,无法看清这条河的深浅 (2) 比喻言语、行为的分寸 说话不知深浅 (3) 浓或淡 颜色深浅各异的布料摆在柜台上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