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李德明解绵竹尉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李流谦 |
释义 | 送李德明解绵竹尉原文严生起寒濑,至今渔钓尊,董贤尉三公,冕黻蒙垢尘。荣瘁视所挟,谁以通塞论。 吾宗老笔墨,健力河汉翻。 蛟蜃著瓮盎,郁律气屡吞。 显名在操践,一尉衡宰轻。 幽求在朝邑,碌碌群儿奔。 一朝定大策,谈笑搴翳氛。 书生喜高论。 我言布帛温。 别语不多吐,春波销客魂。 诗词问答问:送李德明解绵竹尉的作者是谁?答:李流谦 参考注释寒濑寒凉湍急的水。 唐 段成式 《猿》诗:“影沉 巴峡 夜巖色,踪絶石塘寒瀨声。” 宋 欧阳修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诗:“ 梅翁 事清切,石齿漱寒瀨。” 至今(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渔钓钓鱼。《史记·齐太公世家》:“ 吕尚 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 周西伯 。” 唐 戴叔伦 《喜雨》诗:“樵歌野田中,渔钓沧江潯。” 沉钧儒 《洪深<申屠氏>序言》:“﹝ 申屠氏 ﹞十岁能属文,读书过目成诵。其兄渔钓海上,女作诗送之。” 三公(1).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周 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一说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序》。 (2).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西汉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东汉 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见《通典·职官一》。 (3).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唐 宋 沿 东汉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已非实职。 (4).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明 清 沿 周 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见《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5).星名。《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 张守节 正义:“三公三星在北斗杓东,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并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主变出阴阳,主佐机务。”《晋书·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调七政,和阴阳之官也。” 冕黻古代礼冠与礼服上绣的亚字形花纹。借指仕宦。 宋 王安石 《金溪吴君墓志铭》:“氏 吴 其先自 姬 出,以儒起家世冕黻。” 蒙垢受到污辱耻笑 荣瘁犹盛衰。 宋 苏轼 《和三舍人省上》:“纷纷荣瘁何能久,云雨从来翻覆手。” 梁启超 《论国家思想》:“耗矣哀哉,吾 中国 人之无国家思想也。其下焉者,唯一身一家之荣瘁是问。” 通塞(1).谓境遇之顺逆。《易·节》:“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晋 潘岳 《西征赋》:“生有脩短之命,位有通塞之遇。” 唐 李商隐 《酬别令狐补阙》诗:“人生有通塞,公等繫安危。”《剪灯新话·富贵发迹司志》:“小而一身之荣悴通塞,大而一国之兴衰治乱。” (2).通畅与阻塞。 唐 杜甫 《归梦》诗:“道路时通塞,江山日寂寥。” 宋 苏轼 《与王敏仲》之十五:“闻遂作管引蒲涧水甚善。每竿上,须钻一小眼,如菉豆大,以小竹针窒之,以验通塞。” (3).指诗文的通顺与艰涩。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诗用虚活字,时有难易;易若剖蚌得珠,难如破石求玉,且工且易,愈苦愈难,此通塞不同故也。” 吾宗我们的宗族。《左传·僖公五年》:“ 晋 ,吾宗也,岂害我哉?”《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羣 为儿时, 寔 常奇异之,谓宗人父老曰:‘此儿必兴吾宗。’” 唐 杜甫 《吾宗》诗:“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 笔墨(1) ∶指文字或文章 我们的心情难以用笔墨来形容 笔墨酣畅 (2) 笔和墨 泪珠和笔墨齐下。——清· 林觉民《与妻书》 河汉(1) 银河 (2) 比喻浮夸而不可信的空话,转指不相信或忽视 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庄子·逍遥游》 蛟蜃蛟与蜃。亦泛指水族。 宋 苏辙 《齐州闵子祠堂记》:“其舟如蔽天之山,其帆如浮空之云,然后履风涛而不僨,触蛟蜃而不讋。”《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 江西 分野,旧属 豫章 ,其地四百年后,当有蛟蜃为妖,无人降伏,千百里之地,必化成中洋之海也。” 瓮盎(1).陶制容器。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餘澜怒不已,喧聒鸣瓮盎。” 宋 苏轼 《赵令晏崔白大图幅径三丈》诗:“扶桑大蠒如瓮盎,天女织綃云汉上。” 宋 黄庭坚 《送吴彦归番阳》诗:“黄花满篱落,白蚁闹瓮盎。” (2).比喻才能平凡的人。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吴郡僧智书》:“哀駘不弃,瓮盎无遗。” (3).谓卑视。 明 方孝孺 《李太白赞》:“粃糠万物,瓮盎乾坤。” 郁律(1).山势险曲突兀貌。《文选·张衡<西京赋>》:“於前则 终南 太一 ,隆崛崔崪,隐轔鬱律,连冈乎 嶓冢 。” 吕延济 注:“崔崒、隐轔、鬱律,皆险曲貌。 嶓冢 ,山名。”《文选·沉约<钟山诗应西阳王教>》:“鬱律构丹巘,崚嶒起青嶂。” 吕向 注:“鬱律,直上貌。” 清 周孝学 《登穹窿绝顶望震泽同蒋香山作》诗:“ 吴 中富名山, 穹窿 独称长。鬱律耸晴空,凭眺快无两。” (2).屈曲夭矫貌。 唐 元稹 《说剑》诗:“巡逡潜虬跃,鬱律惊左右。” 宋 苏轼 《石鼓歌》:“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鬱律蛟蛇走,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箝在口。” (3).深邃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径入 雷室 之砰磷鬱律兮,洞出 鬼谷 之屈礨崴魁。” 唐 黄滔 《馆娃宫赋》:“基扃鬱律,钩楯参差。” (4).烟雾蒸腾貌。《文选·郭璞<江赋>》:“察之无象,寻之无边,气滃渤以雾杳,时鬱律其如烟。” 李善 注:“鬱律,烟上貌。”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瑶池 气鬱律,羽林相摩戛。” (5).声音回荡貌。 汉 扬雄 《甘泉赋》:“雷鬱律於巖窔兮,电倐忽於墙藩。” 汉 马融 《长笛赋》:“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充屈鬱律,瞋菌碨柍。” 李善 注:“皆众声鬱积竞出之貌。” 吕延济 注:“皆声鬱结不散貌。” (6).形容心绪波动。 宋 苏舜钦 《送王规方叔序》:“使其心气鬱律不寧,而无所辅养……欲保其天年而立事功,其可得邪?” 清 吴士玉 《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棐几摩挲追往事,感慨鬱律何能平?” (7).即郁垒。神名。 宋 罗泌 《路史·后纪五·黄帝》:“创 童侲 、设 鬱律 、説《青乌》、记《白泽》以除民害,而民宜之。” 宋 罗泌 《路史·馀论三·神荼郁律》:“独《风俗通》作 鬱律 ……故《集韵》中‘垒’音为律。盖神荼者,伸舒也,而 鬱律 者,苑结之谓也。”参见“ 鬱垒神荼 ”。 显名(1).显耀的名声。《礼记·中庸》:“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且夫救 鲁 ,显名也;伐 齐 ,大利也。” 明 刘基 《郁离子·鲁般》:“甚矣,仁义之莫彊於天下也,五伯假之而犹足以维天下,而获天下之显名。” (2).显扬名声;名声显扬。《管子·轻重丁》:“是民上则无功显名于百姓也,功立而名成。”《后汉书·宣秉传》:“少修高节,显名三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詔滨 河 郡国,置 河 堤员吏,如 西京 旧制。 景 由是显名。” 幽求(1).犹冥索。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殷鉴四门,幽求六岁。” 唐 陈子昂 《山水粉图》诗:“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 (2).搜求寻访。《太平广记》卷二七一引 唐 武平一 《景龙文馆记·上官昭容》:“幽求英隽,鬱兴词藻。” 朝邑京城;都市。 南朝 宋 鲍照 《见卖玉器者》诗:“奇声振朝邑,高价服乡村。”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昔 俄 主 大彼得 ,躬游列国,择国中俊秀子弟,使受业 葡 法 之都,归而贵显之,布在朝邑, 俄 遂以强。” 碌碌(1) 多石头 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老子》 (2) 平庸无能 碌碌庸才 (3) 忙碌,有许多事要做 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红楼梦》 (4) 车转滚动声 群儿一群小儿。多用作轻蔑之辞。《汉书·霍光传》:“ 武帝 遗詔封 金日磾 为 秺侯 , 上官桀 为 安阳侯 , 霍光 为 博陆侯 ……时衞尉 王莽 子男 忽 侍中,扬语曰:‘帝(病)﹝崩﹞, 忽 常在左右,安得遗詔封三子事!羣儿自相贵耳。’” 唐 韩愈 《调张籍》诗:“ 李 杜 文章在,光燄万丈长;不知羣儿愚,那用故谤伤。” 梁启超 《自励》诗:“未学英雄先学道,肯将荣瘁校羣儿。” 朝定契丹语。朋友。《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 契丹 主闻 庄宗 为乱兵所害,慟哭曰:‘我朝定儿也。吾方欲救之,以 勃海 未下,不果往,致吾儿及此。’哭不已。虏言‘朝定’,犹华言朋友也。” 大策(1).重大的谋略、决策。《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 南阳 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北齐书·娄昭传》:“ 神武 将出 信都 , 昭 赞成大策,即以为中军大都督。” (2).特指立太子、定帝位。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宪圣拥立》:“窃观今日事体,莫如早决大策,以安人心。垂帘之事,止可行之旬浹,久则不可。” 谈笑说笑;又说又笑 谈笑有鸿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谈笑间。——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书生(1) 读书人 白面书生 (2) 指抄写的人 高论敬辞,见解独到不同凡响的议论 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史记·张释之列传》 布帛棉纺品和丝、麻织品的总称 别语(1).惜别之语。 唐 韩愈 《送灵师》诗:“别语不许出,行裾动遭牵。” 宋 洪咨夔 《清平乐》词:“烟浦花桥如梦里,犹记倚楼别语。” (2).其他的话语。 明 袁凯 《京师得家书》诗:“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春波(1).春水的波澜。 南朝 宋 谢灵运 《孝感赋》:“荑柔叶於枯木,起春波於寒川。” 唐 张泌 《春晚谣》:“ 萧关 梦断无寻处,万叠春波起南浦。” (2).指春水。 唐 杜牧 《送张判官归兼谒鄂州大夫》诗:“江雨春波阔,园林客梦催。” 宋 王安石 《元珍送緑石砚》诗:“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冷庐杂识·瑀华妹》引 清 陆瑀华 《过蠡泽》诗:“桥边烟影淡无痕,桥外春波緑到门。” 客魂游子的魂魄、精神。 唐 骆宾王 《冬日野望》诗:“三江归望断,千里故乡遥。劳歌徒自奏,客魂谁为招。” 宋 苏轼 《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诗之一:“拾薪煮药怜僧病,扫地烧香净客魂。” 元 柳贯 《袁伯长侍讲联句》:“客魂逢酒销,鬼胆因诗愕。”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