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偶成二绝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苏籀 |
释义 | 偶成二绝原文延陵乃有能诗鉴,子路犹为少读书。习气未忘番简册,白头稽古不应愚。 诗词问答问:偶成二绝的作者是谁?答:苏籀 参考注释延陵(1).古邑名。 春秋 吴 邑,公子 季札 因让国避居(一说受封)于此。故址在今 江苏 常州市 。《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 季札 ﹞去之 延陵 ,终身不入 吴 国。” 何休 注:“ 延陵 , 吴 下邑。”《史记·吴太伯世家》:“ 季札 封於 延陵 。” (2).借指 季札 。 汉 王粲 《赠文叔良》诗:“ 延陵 有作, 侨 肸 是与。” 宋 范仲淹 《吴岩寺》诗:“唯有 延陵 逃遁去,清名高节老乾坤。” 清 李渔 《怜香伴·狂喜》:“你虽是 王莽 虚谦,我当做 延陵 真让。”参见“ 延陵季子 ”。 (3). 汉成帝 陵。《汉书·成帝纪》:“﹝ 绥和 二年﹞四月己卯,葬 延陵 。” (4).指 汉成帝 。《汉书·元后传》:“行道之人为之陨涕,况於陛下,时登高远望,独不慙於 延陵 乎!” (5).复姓。 南朝 宋 有 延陵盖 。见《宋书·谢晦传》。 子路(1)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的弟子。公元前542年生,前480年死,春秋时卞地人 子路从而后。(子路与孔子同行,子路落在后面。)——《论语·微子》 (2) 又 子路行以告。(子路追上了孔子,把情况告诉了孔子。) 读书(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习气不良的习惯或作风 官僚习气 简册(1).书籍。 唐 柳宗元 《<杨评事文集>后序》:“著述者流……其要在於高壮广厚,词正而理备,谓宜藏於简册也。” 宋 曾巩 《寄赵宫保》诗:“素节讜言留简册,高情清兴入林泉。” 清 孙枝蔚 《咏物诗·蠹鱼》:“有屋不殊 杨子 居,简册之外更无餘。”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唯 庄周 、 司马迁 、 柳宗元 三人者,伤悼不遇,怨悱形於简册,其於圣贤自得之乐,稍违异矣。” (2).特指史籍。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夫以 吴 徵 鲁 赋, 禹 计 涂山 ,持彼往事,用为今説,置於文章则可,施於简册则否矣。”《旧唐书·杨发传》:“ 发 与都官郎中 卢搏 献议曰……歷检国史,并无改造重题之文,若故事有之,无不书於简册。” 明 张居正 《跋<叶母还金传>》:“逡巡退让之时,岂自知当播誉於人,垂光简册哉。” (3).册书。 唐 李德裕 《早入中书行公主册礼事毕登集贤阁成咏》:“简册自中来,貂黄忝宣授。”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载《应乾圣寿太上皇册文》:“然称谓所施,简册攸著,涵泳道德,感於精诚。” 白头(1) 白头发,多指年老 少白头 白头到老 (2) 老年 (3) 不署名的 白头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儿) 白头材料 稽古考察古事。《书·尧典》:“曰若稽古。 帝尧 曰 放勋 。”《汉书·武帝纪赞》:“ 高祖 拨乱反正, 文 景 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闕焉。”《晋书·裴頠传》:“博学稽古,自少知名。”《明史·邓继曾传》:“割恩以定礼,稽古以崇孝。” 清 方文 《单质生见访僧舍并惠三忠集畣此》诗:“稽古式芳躅,怀忠耿遐眷。” 不应(1).不响应;不应和。《墨子·旗帜》:“当应鼓而不应,不当应而应鼓,主者斩。”《荀子·正论》:“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有也。” (2).不回答;不答应。《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 去 齐 ,宿於 昼 ,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儘夫人问当,夫人説话,不应一句。”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陈霞仙》:“女力劝之纳簉室,生终不应,曰:‘百岁欢娱,能有几何,岂可使他人间之哉!’” (3).不符合;不应验。《韩非子·存韩》:“若臣斯之所言有不应事实者,愿大王幸使得毕辞於前,乃就吏诛不晚也。”《淮南子·原道训》:“风兴云蒸,事无不应。” (1).不应该。 宋 苏轼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千载难消亡国恨,不应此地着 鴟夷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仙人不应若是。” (2).不须。 宋 王安石 《酬宋廷评请序解经诗》:“训释虽工君尚少,不应急务世人传。” 宋 苏轼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 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宋 周文璞 《赠赵子野歌》:“书来不应寄他物,只要秋林一双笛。” (3).不是。 宋 黄庭坚 《王立之诗报梅花已落尽次韵戏答》:“定是 沉郎 作诗好,不应春能生许愁。” 宋 陈师道 《十五夜月》诗:“不应明白髮,似欲劝人归。” 宋 陆游 《九月晦日》诗:“自是老来多感慨,不应萧瑟为秋风。” (4).不曾;未尝。 唐 韩翃 《送客之江宁》诗:“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 徐州 见柳花。” 宋 晁补之 《洞仙歌·咏菊》词:“不应夸絶艳,曾妬春华,因甚东君意不到?” 宋 辛弃疾 《新荷叶·再和赵德庄韵》:“细数从前,不应诗酒皆非。” (5).不知;不顾。 宋 陈师道 《河上》诗:“还家慰儿女,归路不应长。” 宋 谢薖 《定风波·七夕莫莫堂席上呈陈虚中》词:“寂寞江天正云雾,回顾,不应中有少微星。” 宋 周紫芝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词:“只愁飞詔下青冥,不应霜塞远,横槊看诗成。” (6).古代法律名词。谓非有意犯罪。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四折:“失误了官身,本该扣厅责打四十,问你一个不应罪名。”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怎么把我也问个不应。”《水浒传》第三回:“原告人保领回家,邻佑杖断有失救应。房主人并下处邻舍止得个不应。”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