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求心斋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詹初 |
释义 | 求心斋原文生生天地心,吾人秉其真。虚灵无一物,纯然惟元仁。 如何彼放失,物欲共沉沦。 客感乃为主,本主翳埃尘。 鉴此去物欲,而求我真纯。 求之真即见,端然还在身。 只恐吓物与欲,乘间复来侵。 念兹心益奋,日夜终惟寅。 戒惧与谨独,式用存吾神。 于焉生生意,始与天地伦。 诗词问答问:求心斋的作者是谁?答:詹初 参考注释生天(1).升上天空。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俄而夕騖东返,落日西悬,綺霞映水,蛾月生天。” (2).佛教谓行十善者死后转生天道。《 * 念处经·观天品》:“一切愚痴凡夫,贪著欲乐,为爱所缚,为求生天,而修梵行,欲受天乐。”《法苑珠林》卷三一引《杂宝藏经》:“我闻石室比丘尼,若能信心出家,一日必得生天。” 唐 李绅 《龟山寺鱼池》诗:“汲水添池活白莲,十千鬐鬣尽生天。凡庸不识慈悲意,自葬江鱼入九泉。” 严复 《和荆公》:“生天成佛者,都是有牺牲。” 地心地核,地球的中心部分,半径约3360公里,其物理性质与周围的地幔和地壳有明显不同 吾人我们 吾人视觉。——蔡元培《图画》 吾人理想。——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吾人彭聃之寿。—— 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虚灵(1).指心灵。《朱子语类》卷一○二:“况 罗先生 於静坐观之,乃其思虑未萌,虚灵不昧。”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 朱本思 问:‘人有虚灵,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类,亦有良知否?’” (2).空灵。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九:“心之虚灵,无有限量。如六合之外,思之则至,前乎千百世之已往,后乎千万世之未来,皆在目前。” 明 李东阳 《惺惺斋记》:“夫惺惺者,欲人不死其心,心不死则可以入道矣。夫心本虚灵,而理斯具,而事斯应。”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如均一‘心’字,有以虚灵知觉而言者,‘心之官则思’之类是也。” 一物(1).一种事物;一件事物。《管子·白心》:“然而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史记·周本纪》:“此一物足以释 西伯 ,况其多乎!”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清 郑燮 《同起林上人重访仁公》诗之三:“莫教轻一物,可待报他生。” 马南邨 《燕山夜话·共通的门径》:“没有无所不知的博学之士,也没有只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专门家。” (2).同类物;同一事。《周礼·夏官·校人》:“掌王马之政,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物,田马一物,駑马一物。”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其理,未可妄用。”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云耶,电耶,雨耶,雪耶,实一物也,不过因热度之异而变耳。” (3).犹一事。《礼记·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郑玄 注:“物犹事也。” 南朝 梁武帝 《报侯景书》:“朕为万乘之主,岂可失信於一物。” (4).犹言一个标准。《墨子·尚贤上》:“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纯然纯粹;全然。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 借轩 拊掌道:‘你这话一点不错…… 尤云岫 还説你纯然是孩子气,他那双眼睛不知是怎么生的!’” 郭沫若 《我的童年》后话:“以上是我去年三四月间在养病期中的随时的记述,纯然是一种自叙传的性质,没有一事一语是加了一点意想化的。” 如何(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放失(1).失,通“ 佚 ”。散失。《史记·太史公自序》:“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淮南子·时则训》:“牛马畜兽有放失者,取之不詰。” 宋 苏籀 《栾城先生遗言》:“公常云:在朝所见,朝廷遗老数人而已……予幸获与之周旋,听其诵説,放失旧闻,多得其详实。” (2).失,通“ 佚 ”。指散失的事物。 明 李东阳 《<黎文僖公集>序》:“﹝ 东阳 ﹞非徒学力未至,而才不称事……又不能蒐采放失,俾无遗憾,谨序次其所仅存者。”参见“ 放佚 ”。 (3).失,通“ 佚 ”。放纵不受约束。 汉 王充 《论衡·程材》:“阿意苟取容幸,将欲放失,低嘿不言者,率多文吏。”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事事去学存此天理,则此心更无放失时。”参见“ 放佚 ”。 物欲对物质享受的欲望 为主放在首要位置 以自力更生为主 本主(1).原主。《隋书·李士谦传》:“有牛犯其田者, 士谦 牵置凉处饲之,过於本主。” 唐 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所没庄宅奴婢,一物已上,并委观察使据元没数一一分付本主,纵有已货卖破除者,亦收赎却还。”《儿女英雄传》第十回:“那时,两件东西,各归本主,岂不是一桩大好事么。” (2).该主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艺果木》:“严飭所在居民及时栽种,如官长单骑亲勘,有寸土荒閒者,本主重惩,村长庄头并责。” (3).旧时家人对别人称其主子。《红楼梦》第九九回:“如今都饿跑了,瞧瞧 十太爷 的本领!少不得本主儿依我!” (4).本人,当事人。《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两个和尚发话道:‘人家本主儿都答应了,你不答应!就是我们僧家赚个几百钱香钱,也化的是十方施主的,没化你的!’”《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这更好了,人家本主儿出来了。” (5).过去白族地区供奉的村社之神,被认为是保护本境之主,称为“本主”。很多是神话、传说、历史中的著名人物。参阅《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 埃尘(1).尘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鉦鼓之声闻数百里。” 唐 孟郊 《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诗:“眼见枝上春,落地成埃尘。” 宋 欧阳修 《同年秘书丞陈动之挽词》之一:“富贵声名岂足论,死生荣辱等埃尘。” (2).喻尘世。 汉 张衡 《归田赋》:“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唐 白居易 《奉和晋公侍中蒙除留守行及洛师感悦发中斐然成咏》:“鸞凤翱翔在寥廓,貂蝉萧洒出埃尘。” 宋 范成大 《西江有单鹄行》:“方知翅翎俊,可以凌埃尘。” (3).地面上。多见于戏曲。《再生缘》第五八回:“送出仪门登了轿,忙忙的,拦轩一拱到埃尘。”京剧《盗宗卷》:“[ 张苍 唱] 张苍 撩袍跪埃尘,拜谢我主的爵禄恩。” 真纯真诚纯洁。 元 刘因 《海南鸟》诗:“ 越 鸟羣飞朔漠滨,气机千古见真纯。”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十:“况且谁也不保存自己抽象的真纯,--环境(亦许就是所谓“社会”)没有不生影响的。” 方志敏 《可爱的中国》:“一个青年学生的爱国,真有如一个青年姑娘初恋时那样的真纯入迷。” 端然(1) 形容端正,不歪斜 (2) 稳固的样子 魏兵端然不动。——《三国演义》 恐吓威胁人,使害怕;吓唬 他恐吓破产的人 乘间利用机会;趁空子。《汉书·赵充国传》:“内不损威武之重,外不令虏得乘间之势。”《后汉书·苏竟传》:“ 王 氏虽乘间偷篡,而终婴大戮。” 宋 陈亮 《廷对》:“小人乘间而肆言以为公,力抵以为直,陛下亦不能不惑之矣。”《隋唐演义》第九六回:“ 李泌 本不乐仕进,久有去志,因乘间乞身道:‘臣已略报圣恩,今请仍许作闲人。’” 日夜白天和黑夜 其时日夜兵火交迫。——《广州军务记》 日夜望将军至。——《史记·项羽本纪》 戒惧警戒恐惧。《左传·桓公二年》:“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於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汉 王充 《论衡·讥日》:“祸福自至,则述前之吉凶,以相戒惧。” 明 沉鲸 《双珠记·奏议颁赦》:“吉凶不能掩人耳目,朕心无任戒惧。” 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这一段描写,实在是我们做父亲的人应该震惊戒惧佩服的。” 谨独犹慎独。谓在独处时谨慎不苟。 宋 张栻 《与曾节夫抚干书》:“《中庸》谨独,《大学》诚意,乃是下工夫要切处,不可悠悠放过也。” 元 戴良 《存省斋箴》:“惟 子思子 ,深閔斯世,戒惧谨独,提纲以示。” 清 陈仪 《李封君七十寿序》:“谨独以居,抱一以游,故春秋日高,而有婴孺子色,先生可谓闻道者也。” 于焉从此;于此。 唐 顾况 《塞上曲》:“酣战祈成功,于焉罢边衅。” 唐 唐彦谦 《游南明山》诗:“于焉偶閒暇,鸣轡忽相聚。” 于是。《诗·小雅·白驹》:“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朱熹 集传:“使其人得以於此逍遥而不去。” 陈奂 传疏:“《玉篇》:‘焉,是也。’言於是消摇也。今字作‘逍遥’。”《后汉书·董卓传论》:“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 崑冈 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於焉而极。” 唐 元稹 《相和歌辞·决绝词》:“有美一人,於焉旷絶。” 明 刘基 《清修院良上人浸月轩》诗:“珍重无生侣,於焉托清净。” 生生后缀,用在名词素形容词素后面以增强词意 虎气生生 好生生 天地(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