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裴頔侍御使蜀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钱起 |
释义 | 送裴頔侍御使蜀原文柱史才年四十强,须髯玄发美清扬。朝天绣服乘恩贵,出使星轺满路光。 锦水繁花添丽藻,峨嵋明月引飞觞。 多才自有云霄望,计日应追鸳鹭行。 诗词问答问:送裴頔侍御使蜀的作者是谁?答:钱起 全唐诗:卷239_11 参考注释柱史(1).“ 柱下史 ”的省称。代指 老子 。《后汉书·张衡传》:“庶前训之可钻,聊朝隐乎柱史。” 李贤 注引 应劭 曰:“ 老子 为 周 柱下史,朝隐终身无患。” 清 康乃心 《送李虞臣任宝昌令》诗:“ 华狱 仙人地, 函关 柱史家。” (2).“ 柱下史 ”的省称。指御史。 唐 严维 《剡中赠张卿侍御》诗:“早列月卿位,新参柱史班。” 唐 韩翃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诗:“少年兼柱史,东至旧 徐州 。”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一:“职非柱史,恶故当隐,苟闻善而疑之,闕其事焉。” (3).“ 柱下史 ”的省称。亦借指侍郎等朝官。 唐 刘商 《题杨侍郎新亭》诗:“ 毘陵 过柱史,简易在茅茨。” (4).“ 柱下史 ”的省称。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柱史北一星曰女史。”参见“ 柱下史 ”。 须髯络腮胡子。《汉书·高帝纪上》:“ 高祖 为人,隆準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颜师古 注:“在颐曰须,在颊曰髯。”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其人种类甚众,其须髯拳如毛,而緇黄浅深不一。” 胡须。《三国志·魏志·苏则传》:“ 则 谓为见问,鬚髯悉张,欲正论以对。” 明 方孝孺 《黄氏三寿图赞》:“今年至其家,三老人者出迎,鬚髯颁白,冠裳如画。” 郭沫若 《西湖纪游·雷峰塔下》:“他那斑白的须髯,他那筋脉隆起的金手。” 玄发(1).黑发。 汉 蔡邕 《青衣赋》:“玄髮光润,领如螬蠐。” 唐 宋之问 《入泷州江》诗:“镜愁玄髮改,心负紫芝荣。” 清 方文 《无题》诗:“何必高高髻,玄髮盘几曲。” (2).指少年。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三:“玄髮发朱颜,睇眄有光华。”《文选·谢惠连<秋怀>诗》:“各勉玄髮欢,无貽白首叹。” 吕延济 注:“玄髮,少年也。” 清扬(1) 指眉目清秀,也泛指人美好的仪容、丰采 今日幸会,得睹清扬 (2) 清越悠扬 钟声清扬 朝天(1).朝见天子。 唐 王维 《闻逆贼凝碧池作乐》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再朝天。” 宋 张孝祥 《蝶恋花》词:“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翩举。” 明 李攀龙 《元日早朝》诗:“禁城春色引朝天,接跡 夔龙 近法筵。” 清 曹寅 《春日过顾赤方先生寓居》诗:“逆旅药香花覆地, 长安 日暖梦朝天。” (2).朝见天帝。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四三:“还丹功满未朝天,且向人间度有缘。” 宋 范成大 《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醉涂司命欲朝天,爆竹声中惜逝川。惟有仙人丹灶畔,不知今夕是何年。” 庆余 《成都月市竹枝词》:“一步朝天须一拜,恨郎腰瘦太苗条。” (3).向上;向天空方向。《封神演义》第三二回:“走至后营,见 飞虎 卧在毡毯上,以面朝天,形如白纸,闭目无言。” 朱自清 《执政府 * 记》:“我不知卫队的第一排枪是不是朝天放的,但即使是朝天放的,也不算是警告。” 绣服(1).用彩线刺绣的衣服。古代贵者所服。《南史·崔祖思传》:“琼簪玉笏,碎以为尘;珍裘绣服,焚之如草。”《艺文类聚》卷四六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为临川王让太尉表》:“安车駟马,望高闕而朝至;绣服緹麾,轥康衢而暮返。” (2).《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侍御史有绣衣直指,出讨姦猾,治大狱, 武帝 所制,不常置。”后以“绣服”指侍御史。 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霜臺有暇,文律动於京师;绣服无私,锦字飞於天下。” 唐 钱起 《送裴迪侍御使蜀》诗:“朝天绣服乘恩贵,出使星軺满路光。” 出使带着使命出访外国或长驻国外 星轺使者所乘的车。亦借指使者。 唐 宋之问 《奉和梁王宴龙泓应教》:“水府沦幽壑,星軺下紫微。” 唐 白居易 《奉使途中戏赠张常侍》诗:“早风吹土满长衢,驛骑星軺尽疾驱。” 明 陆采 《明珠记·煎茶》:“曙光高,马嘶人起,梳洗上星軺。”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记王轸父家书事》:“何冀上闻於天闕,过承下逮於星軺。” 清 方文 《送白安石先生司理滇南》诗之二:“水驛轻装偕今子,星軺絶域访遗贤。” 锦水即 锦江 。 唐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西得诸侯棹 锦水 ,欲向何门趿珠履。” 唐 温庭筠 《赠蜀将》诗:“十年分散 剑关 秋,万事皆随 锦水 流。” 闽 徐夤 《蜀葵》诗:“ 锦水 饶花艳, 岷山 带叶青。”参见“ 锦江 ”。 繁花盛开的花;各种各样的花 公园里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丽藻(1).指绮丽的景物。 晋 潘岳 《闲居赋》:“梅杏郁棣之属,繁荣丽藻之饰,华实照烂,言所不能极也。” 清 吴伟业 《九峰诗·机山》:“江山丽藻归《文赋》, 京洛 浮沉负钓磯。” (2).华丽的词藻。亦指华丽的诗文。 晋 陆机 《文赋》:“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 唐 王勃 《为人与蜀城父老书》:“丽藻华文,代有云泉之气。” 明 唐顺之 《杭中丞双溪像赞》:“是以海内操觚之士,惟见公逸思丽藻之不可及,而溪叟山孺惟见公悃愊真率之可与狎而同也。” 峨嵋即 峨眉 。 晋 郭璞 《江赋》:“ 峨嵋 为 泉阳 之揭, 玉垒 作东别之标。”参见“ 峨眉 ”。 明月(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飞觞(1).举杯或行觞。《文选·左思<吴都赋>》:“里讌巷饮,飞觴举白。” 刘良 注:“行觴疾如飞也。大白,杯名,有犯令者举而罚之。” 唐 刘宪 《夜宴安乐公主新宅》诗:“层轩洞户旦新披,度曲飞觴夜不疲。” 宋 张孝祥 《定风波》词:“见説墙西歌吹好,玉人扶坐劝飞觴。” (2).指传杯行酒令。《镜花缘》第八二回:“即用本字飞觴:或飞上一字,或飞下一字,悉听其便。” 才自方言。刚才。《西游记》第五三回:“是小神知大圣功完,才自热来伺候。” 云霄(1) 云块飘浮的高空 三三两两的鸣鸟冲向云霄 哭声直上干云霄。——唐· 杜甫《兵车行》 上干云霄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旧时比喻极高的地位 计日(1).计算日数。《佛说长阿含经》卷十一:“尔时善宿闻佛语已,屈指计日,至七日已。” 宋 陆游 《溪行》诗:“逢人问墟市,计日买薪蔬。” (2).形容短暂,为时不远。 唐 岑参 《送羽林长孙将军赴歙州》诗:“剖竹向江濆,能名计日闻;隼旗新刺史,虎剑旧将军。” 宋 程洵 《伯羽许见过雨不果》诗:“乡閭驾言归,计日抵旧庐。” 明 陈所闻 《一枝花·赠陈延之》套曲:“怎如你,豹成文,计日也囊脱颖,眼见得凤生雏。” 鸳鹭行比喻朝官的行列。鵷和鹭止有班,立有序,故称。 唐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诗之五:“不息豺狼鬭,空惭鸳鷺行。” 唐 白居易 《翰林院中感秋怀王质夫》诗:“寄跡鸳鷺行,归心鸥鹤羣。”亦省作“ 鸳行 ”。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二十:“为报鸳行旧,鷦鷯在一枝。” 唐 刘禹锡 《奉和司空裴相公中书即事通简旧寮之作》:“佇闻戎马息,入贺领鸳行。” 宋 王禹偁 《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诗:“元老留司卧 雒阳 ,諫官通理輟鸳行。”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