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李丞相读书台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朱升 |
释义 | 李丞相读书台原文昔贤曾习静,为客借僧堂。 听法过苔径,摊书据石床。 佛灯然雨暗,僧饭煮泉香。 虽自纡朱组,幽期岂暂忘。 诗词问答问:李丞相读书台的作者是谁?答:朱升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参考注释习静亦作“ 习靖 ”。靖、静古通。谓习养静寂的心性。亦指过幽静生活。 汉 焦赣 《易林·噬嗑之大过》:“奇适无耦,习靖独处。” 南朝 梁 何逊 《苦热》诗:“习静閟衣巾,读书烦几案。” 唐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诗:“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 * 回:“原来这所房子,是 继之 祖老太爷晚年习静之处。” 冰心 《寄小读者》二十:“暑天宜习静,愿你们多写作。” 僧堂禅堂,坐禅之所。《大智度论·如是我闻》:“ 阿难 如是入金刚定,破一切诸烦恼山,得三明六神通,共解脱作大力阿罗汉,即夜到僧堂门,敲门而唤。” 唐 许浑 《晨自竹径至龙兴寺崇隐上人院佛寺通南径》诗:“佛寺通南径,僧堂倚北坡。” 摊书摊开书本,谓读书。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觅句知新律,摊书解满床。”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四:“萧萧黄叶空村畔,可有摊书闭户人。” 石床(1).供人坐卧的石制用具。《西京杂记》卷六:“ 魏襄王 冢,皆以文石为槨……中有石牀,石屏风,婉然周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村人 骆都 少时到此室边採蜜,见一仙人坐石牀上,见 都 凝瞩不转。”《南史·宋纪上·武帝》:“帝素有热病……坐卧常须冷物,后有人献石牀,寝之,极以为佳,乃嘆曰:‘木牀且费,而况石耶!’即令毁之。” 唐 许浑 《寄题南山王隐居》诗:“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牀。” 明 王守仁 《龙冈漫兴》诗之五:“白云晚忆归岩洞,苍蘚春应通石床。” (2).钟乳水下滴而成的笋状凝积物。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一·殷孽》﹝附录﹞引 苏恭 曰:“石床……生钟乳堂中,采无时,钟乳水滴下凝积,生如笋状,久渐与上乳相接为柱也。” 佛灯供于佛前的灯火。 宋 苏轼 《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诗之一:“农事未休侵小雪,佛灯初上报黄昏。”《西游记》第十七回:“万籟声寧,千山鸟絶。溪边渔火息,塔上佛灯昏。” 清 龚自珍 《一痕沙·录言》词:“高阁佛灯青,替钞经。” 雨暗言阴雨时天色昏暗。 唐 白居易 《秋霖中奉裴令公见招早出赴会马上先寄六韵》:“雨暗三秋日,泥深一尺时。” 宋 苏轼 《南歌子·寓意》词:“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 元 赵孟頫 《次韵观复表兄见简》之二:“泥深妨步屟,雨暗只空村。” 朱组红色丝带。古代达官贵人用以系冠、佩玉、佩印之用,亦借指高官。《礼记·玉藻》:“玄冠朱组缨,天子之冠也。”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解朱组,佩青紱。”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延之<赠别>》:“中坐溢朱组,步櫩簉琼弁。” 宋 姜夔 《喜迁莺慢·功父新第落成》词:“玉珂朱组,又占了道人林下真趣。” 明 夏完淳 《博浪沙歌》:“ 秦 亡朱组繫 子婴 ,三户復死 韩王 成。” 幽期(1).隐逸之期约。《文选·谢灵运<富春渚>诗》:“平生协幽期,沦躓困微弱。” 吕延济 注:“往时已有幽隐之期,但以沉顿,困於微弱,常不能就。” 南朝 梁 沉约 《答沉麟士书》:“冀幽期可託,克全素履。” (2).隐秘或幽雅的约会。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 石 ( 黄石公 )幽期而知贤, 张 ( 张良 )揣景而示信。” 唐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一:“洞门尽徐步,深院果幽期。” 明 高启 《漫成》诗之二:“已分栖迟不自疑,江边林下儘幽期。” (3).指男女间的幽会。 唐 卢纶 《七夕》诗:“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