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原陵老翁吟·其三·狐书二
朝代 唐代
作者 不详
释义

原陵老翁吟·其三·狐书二原文

五行七曜,成此闰馀。

上帝降灵,岁且涒徐。

蛇蜕其皮,吾亦神摅。

九九六六,束身天除。

何以充喉,吐纳太虚。

何以蔽踝,霞袂云袽。

哀尔浮生,栉比荒墟。

吾复丽气,还形之初。

在帝左右,道济忽诸。

诗词问答

问:原陵老翁吟·其三·狐书二的作者是谁?答:不详
问:原陵老翁吟·其三·狐书二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原陵老翁吟·其三·狐书二是什么体裁?答:四言诗
问:不详的名句有哪些?答:不详名句大全

注释

1. 四言诗 押鱼韵

2. 神龙中,庐江何让之赴洛,见原陵盘石上坐一翁,眉鬓皓然,著賨幪巾,襦裤,帻乌纱,抱膝南望吟诗。让之已讶其非人,翁忽又吟,让之遽欲前执,翁倏然跃入丘中,让之从焉。翁已复本形为一狐跳出,让之见几案上有一帖文书,题云应天狐超异科策,怀之跃出。后数日,有僧备三百缣购赎,让之纳缣,仍不与书帖。经月馀,其弟至,问让之取书帖去,即化为一狐。未几,有敕捕内库被人盗贡绢现百疋,寻踪及让之,获其缣,让之不能雪,卒毙枯木。

参考注释

五行

(1) 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这五种物质构成世界万物,中医用五行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推算人的命运

(2) 见“五常”

七曜

从前采用的以日、月,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和土星命名的一星期的七日: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它们分别对应于现在的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上帝

(1)

(2) 天帝。古时指天上主宰一切的神

上帝以寡人有薄德于古今,遂宽其同气之罪。——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基督教所崇奉的神,认为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拥有至上权力,英明,仁慈,使人们崇拜并向他祈祷

上帝保佑

降灵

使神灵下降,召神。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试察今之蛮民,虽状极狉獉,未有衣服宫室文字,而颂神抒情之什,降灵召鬼之人,大抵有焉。”

蛇蜕

蛇脱下的皮。筒状,半透明,可入药。《庄子·寓言》:“予,蜩甲也,蛇蜕也,似之而非也。” 成玄英 疏:“蛇蜕,皮也。”《晋书·张华传》:“ 华 曰:‘此必蛇化为雉也。’开视,雉侧果有蛇蜕焉。”

九九

(1).算术乘法名。以一至九每二数顺序相乘。上古时系由九九自上而下,而至一一,故称“九九乘法”。《管子·轻重戊》:“ 虙戏 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汉书·梅福传》:“臣闻 齐桓 之时,有以九九见者, 桓公 不逆,欲以致大也。” 杨树达 窥管:“ 敦煌 木简载九九术,起九九八十一讫二二而四。 罗振玉 云:《孙子算经》乘法载此四十五句,亦起九九而讫一一,末言从九九至一一,总成一千一百五十五,是古法始九九之证。以木简及《孙子算经》证之,九九盖即乘法。其术始於九九,故称九九之术。”

(2).八十一,九之自乘数。 汉 扬雄 《太玄·首》:“陈其九九,以为数生。”《文选·张衡<东京赋>》:“属车九九,乘轩并轂。” 李善 注引《汉杂事》:“诸侯贰车九乘, 秦 灭九国,兼其车服,故大驾属车八十一乘。”《北史·牛弘传》:“通天屋高八十一尺,黄钟九九之实也。”

(3).由冬至日起,历八十一日,每九天为“一九”,按次序定名为“一九”、“二九”至“九九”。亦指“九九”中最末一个九天。 唐 薛能 《汉庙祈雨回阳春亭有怀》诗:“九九已从南至尽,芊芊初傍北篱新。”南至即冬至。 清 赵翼 《消寒》诗:“转眼消寒过九九,春光又到艷阳时。”

(4).指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重九”。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中宗》:“ 中宗 九月九日幸临 渭亭 登高…… 薛稷 得历字韵云:‘愿陪九九辰,长奉千千历。’”

(5).指“阳九”、“阴九”之灾。《汉书·扬雄传下》:“九九大运,与天终始。” 南朝 宋 谢灵运 《顺东西门行》:“閔九九,伤牛山,宿心载违徒昔言。” 黄节 注:“《易九戹》曰:‘初入元百六,阳九;次三百七十四,阴九。’閔九九谓閔阳九阴九之灾也。”

(6). 蒙古 、 满州 赠献之礼,以九数为贵,至少为一九,至多为九九。凡献寿祝年,臣下贡物,多用九九,以取吉祥之义。《清会典·理藩院·贡献》:“ 鄂尔 多斯 六旗, 乌喇特 三旗共进九九。计羊八十一隻,乳酒八十一瓶;餘二十五旗共进三九,计羊二十七隻,乳酒二十七瓶,由院查收,交与礼部。”

(7).泛指极多数。《平山冷燕》第六回:“曲径逶迤,三三不已;穿廊曲折,九九还多。”

(8).一种枪的俗名。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一:“那时候,她正在娘家,枪是亲眼看见过,两棵崭新的九九大盖。”

六六

(1).六的六倍,三十六。《鹖冠子·度万》:“五音六律,稽从身出,五五二十五以理天下,六六三十六以为岁式。” 陆佃 解:“六六,六其律之六也。”

(2).谓 巫山 三十六峰。 宋 范成大 《范氏庄园》诗:“夕阳尘土涨郊墟,六六峯头梦觉餘。” 明 汪道昆 《高唐梦》:“人醉我何醒,莫待黄粱先熟;明烛明烛,梦断 巫山 六六。”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私契》:“ 巫山 六六梦难成,一幅花笺作主盟。”

(3).鲤鱼的别称。《埤雅·释鱼》:“鲤三十六鳞,具六六之数,阴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胡书巢 ﹞《寄香亭》云……森森九种竹,灿灿十样笺。六六双鲤鳞,泠泠三峡泉。”详“ 六六鳞 ”。

束身

(1) 约束自己,不放纵

束身自修

(2) 自己捆住自己,比喻归顺

束身以受命

天除

天帝殿前的阶级。 清 洪昇 《长生殿·神诉》:“工成玉杼,机丝巧殊,呈锦过天除。”

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吐纳

(1).吐故纳新。道家养生之术。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新唐书·宦者传上·高力士》:“朕将吐纳导引,以天下事付 林甫 ,若何?”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 摶 不知吐纳修养之理,假令白日冲天,亦何益于圣世?” 清 孙枝蔚 《题华山高枕图寿吴香林》诗:“那用仙家吐纳频,陶然一枕自生春。”

(2).泛指呼吸。 鲁迅 《坟·杂忆》:“因此我常常欣慕现在的青年,虽然生于 清 末,而大抵长于 民国 ,吐纳共和的空气,该不至于再有什么异族轭下的不平之气,和被压迫民族的合辙之悲罢。”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五:“心脏的每一回跳动,鼻息的每一回吐纳,都奏出‘我爱着你’那句话的激动的节拍。”

(3).犹吞吐。吐出与吞进。 汉 王粲 《游海赋》:“苞吐纳之弘量,正宗庙之纪纲。” 晋 郭璞 《江赋》:“呼吸万里,吐纳灵潮。” 清 唐孙华 《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吐纳江流九派小,平压雉堞群峰低。”

(4).比喻贸易,买卖。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六章二:“商品的生产和吐纳的中心,手工业作坊和批发行号的所在地,集中着数量相当巨大的后备手工业工人和小商摊贩。”

(5).言谈;谈吐。《魏书·元翼传》:“美姿貌,善吐纳,兼有将畧。”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竺道生》:“吐纳问辩,辞清珠玉,虽宿望学僧,当世名士,皆虑挫词穷,莫敢酬抗。”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吐纳既风流,姿容更瓌异。”

(6).指发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议论》:“ 崔 记教坊 任智方 四女皆善歌,其中二姑子,吐纳悽惋,收敛浑沦。”

太虚

(1) 天,天空

(2) 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的原始的实体气

霞袂

艳丽轻柔的舞衣。 唐 陈嘏 《霓裳羽衣曲赋》:“尔其絳节迴互,霞袂飘颺。或眄盼以不动,或轻盈而欲翔。”

浮生

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人生为“浮生”。 南朝 宋 鲍照 《答客》诗:“浮生急驰电,物道险絃丝。” 唐 元稹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诗:“自言行乐朝朝是,岂料浮生渐渐忙。” 明 王錂 《春芜记·宴赏》:“浮生回首如驰影,能消几度閒愁闷。” 茅盾 《追求》三:“永别了!如梦的浮生,谜一样的人生!”

栉比

像梳齿那样密密地排列着

庐舍栉比

荒墟

(1) 荒芜的空地

(2) 废墟

丽气

(1).壮丽的气象。 南朝 宋 鲍照 《侍宴覆舟山》诗之一:“明辉烁神都,丽气贯华甸。”

(2).秀丽的气韵。 南朝 梁 陶弘景 《吴太极左仙公葛公碑》:“云篆龙章之牒,炳发於林岫;环辞丽气之旨,藻蔚於庭筵。”

还形

(1).指反覆的形势。《国语·越语下》:“圣人之功,时为之庸,得时不成,天有还形。” 韦昭 注:“还,反也。形,体也。”

(2).恢复原来形状。 元 袁桷 《九华台赋》:“如枯落妍,敛英还形。”

左右

(1) ∶左和右两方面

主席台左右,红旗迎风飘扬

(2) 附近;两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身边

在帝左右

(4) 近臣;随从

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帅左右登牙城拒战。——《资治通鉴·唐纪》

左右拥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对人不直称其名,只称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称呼对方

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史记》

(6) 反正

我左右闲着没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在六点或六点左右到的家

断断续续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动为她所左右

(9) 身边办事的人,侍从

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忽诸

(1).一下子;忽然。诸,助词。《左传·文公五年》:“ 臧文仲 闻 六 与 蓼 灭,曰:‘ 皋陶 、 庭坚 不祀忽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

(2).指忽然而亡。《南齐书·王僧虔传》:“亡兄之胤,不宜忽诸,若此儿不救,便当回舟谢职,无復游宦之兴矣。”《资治通鉴·秦始皇二十五年》:“臣 光 曰:‘ 燕丹 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 秦 ,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 召公 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 胡三省 注:“忽诸,言忽然而亡也。”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