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张旧蚊帱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元稹 |
释义 | 张旧蚊帱原文逾年间生死,千里旷南北。家居无见期,况乃异乡国。 破尽裁缝衣,忘收遗翰墨。 独有缬纱帱,凭人远携得。 施张合欢榻,展卷双鸳翼。 已矣长空虚,依然旧颜色。 裴回将就寝,徙倚情何极。 昔透香田田,今无魂恻恻。 隙穿斜月照,灯背空床黑。 达理强开怀,梦啼还过臆。 平生贫寡欢,夭枉劳苦忆。 我亦距几时,胡为自摧逼。 烛蛾焰中舞,茧蚕丛上织。 燋烂各自求,他人顾何力。 多离因苟合,恶影当务息。 往事勿复言,将来幸前识。 诗词问答问:张旧蚊帱的作者是谁?答:元稹 全唐诗:卷404-18 参考注释逾年亦作“踰年”。1.谓时间超过一年。《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君薨称子某,既葬称子,踰年称公。” 汉 班固 《 * 通·爵》:“不旷年无君,故逾年乃即位。” 唐 韩愈 《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夫人 滎阳 郑氏 ……有贤行,侍君疾,逾年不下堂。” 宋 苏舜钦 《答李锐书》:“但一诣门奉谢,又不相见,迄今将逾年矣。” (2).一年以后;第二年。《太平广记》卷四三七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齐琼》:“逾年牝死,犬加勤効。”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二:“﹝ 朱昂 ﹞敭歷清贵三十年,晚以工部侍郎恳求归 江陵 ,逾年方允。”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许公言》:“未数月, 子冲 一夕无疾而亡,踰年, 金 入寇。”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 袁 逾年升 直 臬,仍治军事。” (3).经历年岁。 章炳麟 《訄书·原人》:“ 意大利 初併於 日耳曼 ,逾年百五十,而 米兰 与 伦巴多 人始立民主,斯其为殊类也。” 生死(1)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关的问题 (2) 预言命运的 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千里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南北(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家居在家居住,旧时多指没有职业在家闲住 况乃亦作“况乃”。亦作“况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髮。”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餘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唐 元稹 《和乐天秋题曲江》:“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2).何况;况且;而且。《后汉书·王符传》:“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天,得无咎乎?”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兹情已分虑,况廼协悲端。” 宋 王安石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 异乡外乡,外地他乡 飘泊异乡 裁缝以制作或拆改衣服为职业的人 遗翰前人遗留下来的诗文。 三国 魏 曹植 《柳颂》序:“故著斯文,表之遗翰,遂因辞势,以讥当世之士。”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而辞人遗翰,莫见五言,所以 李陵 、 班婕妤 ,见疑於后代也。”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以谓翠华不见,赖遗翰之尚存;芳藻言凋,庶先标之可赴耳。” 姚华 《曲海一勺·明诗》:“观 金 人遗翰,载在《中州乐府》者,犹嗣前徽。” 独有(1).独自具有;独自据有。《管子·形势》:“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 支伟成 通解:“夜行,谓阴行其德,则人不与之争,故独有之也。”《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2).只有;特有。《史记·历书》:“是时,独有 邹衍 ,明於五德之传,而散消息之分,以显诸侯。” 唐 张籍 《贺周赞善闻子规》诗:“此处谁能听,遥知独有君。” 茅盾 《子夜》五:“土匪这样猖獗,真是 中国 独有的怪现象。” 毛 * 《冬云》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羆。” (3).指在精神上能特立独行。《庄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成玄英 疏:“人欲出众,而己独游,众无此能,故名独有。” 施张(1).施行。《后汉书·济南王刘康传》:“大王以骨肉之亲,享食茅土,当施张政令,明其典法,出入进止,宜有期度;舆马臺隶,应为科品。”《封神演义》第九五回:“举措乃人君之大体,岂得妄自施张。” (2).张开;展开。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 牛哀 得疾,七日化而为虎,形体变易,爪牙施张。其兄启户而入,搏而食之。”《文选·左思<蜀都赋>》“罻罗络幕” 南朝 梁 刘逵 注:“络幕,施张貌也。” (3).安放;铺陈。 唐 元稹 《张旧蚊帱》诗:“独有纈纱幬,凭人远携得。施张合欢榻,展卷双鸳翼。” 唐 元稹 《梦游春》诗:“铺设绣红茵,施张鈿装具。” 弛张。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青城甲由本命周天醮词》:“大则司劫历施张,小则察人伦善恶。” 展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展卷诵读 双鸳(1).一对鸳鸯。常用以比喻夫妻。 北周 庾信 《彭城公夫人尒朱氏墓志铭》:“偃松千古,无寡鹤之悲;文梓百寻,还见双鸳之集。” 倪璠 注引《列异传》:“ 宋康王 埋 韩冯 夫妇,宿昔文梓生,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声音感人。” 宋 高观国 《玉楼春》词:“棹沉云去情千里,愁压双鸳飞不起。” (2).指女子的一双绣鞋。 宋 吴文英 《风入松》词:“惆悵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宋 李演 《醉桃源》词:“双鸳初放步云轻,香帘蒸未晴。” 已矣(1) (2)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3) “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空虚里面没有什么实在东西的;不充实的 反对派所持的空虚的论点 依然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颜色(1) 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2)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指颜料或染料 (4)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裴回亦作“裵回”。1.彷徨。徘徊不进貌。《史记·吕太后本纪》:“ 吕产 不知 吕禄 已去北军,迺入 未央宫 ,欲为乱,殿门弗得入,裵回往来。”参见“ 徘徊 ”。 (2).徐行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於是 楚王 乃弭节裴回,翱翔容与。”参见“ 徘徊 ”。 (3).留恋。 唐 贾至 《送夏侯子之江夏》诗:“留欢一杯酒,欲别復裴回。”参见“ 徘徊 ”。 将就对事物不太满意,勉强适应;凑合 衣服稍微小一点,你将就着穿吧 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独徒倚以仿徉。——《楚辞·哀时命》 徙倚久之。——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何极(1).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穷尽、终极。《楚辞·九辩》:“中瞀乱兮迷惑,私自怜兮何极?” 晋 潘岳 《寡妇赋》:“仰皇穹兮叹息,私自怜兮何极?”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士感知己,怀此何极?” (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是出于。 唐 韩愈 《奏汴州得嘉禾嘉瓜状》:“感自皇恩,微茎何极於造化;亲逢嘉瑞,小臣喜遇於休明。” 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古乐府《江南曲》中有“莲叶何田田”的句子 恻恻(1).悲痛;凄凉。 汉 扬雄 《太玄·翕》:“翕缴惻惻。” 范望 注:“鸟而失志,故高飞,飞而遇缴,欲去不得,故惻惻也。惻,痛也。” 晋 欧阳建 《临终诗》:“下顾所怜女,惻惻中心酸。” 唐 杜甫 《梦李白》诗之一:“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惻惻。”《花月痕》第四八回:“顾影自怜风惻惻,回头应惜步珊珊。” (2).寒冷貌。 宋 周邦彦 《渔家傲》词:“几日轻阴寒惻惻,东风急处花成积。” 元 赵孟頫 《绝句》:“春寒惻惻掩重门,金鸭香残火尚温。” (3).恳切。《后汉书·张酺传》:“ 张酺 前入侍讲,屡有諫正,誾誾惻惻,出於诚心,可谓有 史鱼 之风矣。” 李贤 注:“惻惻,恳切也。” 斜月(1).西斜的落月。《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秋歌八》:“凉风开窓寝,斜月垂光照。”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诗:“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 瀟湘 无限路。” 清 龚自珍 《导引曲》词之二:“怊悵緑梅花下路,半襟斜月不知寒,凤屧过阑干。” 茅盾 《子夜》三:“她们这一伙,满脑子是俊伟英武的骑士和王子的影像,以及海岛、古堡、大森林中,斜月一楼,那样的‘诗意’的境地。” (2).喻女子的眉毛。 明 叶小鸾 《艳体连珠·眉》:“独写春山,入 锦江 而望远;双描斜月,对寳镜而增妍。” 空床(1).指独宿的卧具。亦比喻无偶独居。《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牀难独守。” 三国 魏 曹丕 《离居赋》:“惟离居之可悲,廓独处於空牀。” 晋 张华 《情诗》之一:“佳人处遐远,兰室无容光,襟怀拥虚景,轻衾覆空牀。” 宋 曾巩 《秋夜》诗:“念往不能寐,枕书嗟漏长;平生肺腑交,一诀餘空床。” (2).指空的坐具。 唐 杜甫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诗:“蝮蛇暮偃蹇,空床难暗投。” 达理(1).通达事理;懂道理。《吕氏春秋·不屈》:“察而以达理明义,则察为福矣;察而以饰非惑愚,则察为祸矣。”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上》:“悠哉杳昧,非通神达理者,难可语乎斯道矣。” 隋 王通 《中说·事君》:“ 陈思王 可谓达理者也,以天下让,时人莫之知也。”《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 林公 见他説得达理,只得唯唯而退。” (2).天下通行的道理。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德莫大於和,而道莫正於中。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圣人之所保守也。” 明 吴承恩 《送林户部还朝序》:“分若抑而道光,情实孙而顾归之,天下之达理也。” (3).通贯的纹路。 晋 葛洪 《神仙传·老子》:“ 老子 黄白色,美目广顙,长耳大目,疎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理。” (4).阐明道理。 孙犁 《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传记所写是历史,只求存实。是为了后人鉴戒,所以也求达理。” 开怀畅开襟怀,无所拘束 开怀畅饮 平生(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寡欢缺少欢乐;不愉快。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拙直不合时,无益同素餐。以此自惭惕,戚戚常寡欢。” 郭沫若 《黑猫》六:“母亲大约是看见我默默寡欢,她也很明白我急于离家的心事。” 沙汀 《一个秋天的晚上》:“因为一次颇为别致的示众,它把全市的男妇老幼,一统召集来了,让他们替自己寂寞寡欢的生活撒上一点香料。” 夭枉(1).短命早死。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脆促良可哀,夭枉特兼常。”《新唐书·西域传上·党项》:“老而死,子孙不哭;少死,则曰夭枉,乃悲。” 王闿运 《黄司使诔》:“奄忽夭枉,至于永诀。” (2).比喻事情中途失败。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功业夭枉,身名埋没。”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学术无成,功业夭枉。” 劳苦勤劳辛苦 劳苦为民 几时什么时候,哪一天 你几时来 胡为何为,为什么。《诗·邶风·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礼记·檀弓上》:“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汉书·黥布传》:“胡为废上计而出下计?” 颜师古 注:“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宋 苏轼 《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诗:“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你这些话又胡为而来?我一点儿也不能追踪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为;任意乱来。《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个宰相,他在下位之时,也着实有名有誉的,后来大权到手,任性胡为,做错了事,惹得万口唾駡,饮恨而终。”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二折:“由他閒戏,任你胡为。”《红楼梦》第一一一回:“ 寳釵 听着这话,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该给他行礼,但只老太太去世,咱们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为。’”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盖 中国 艺术家,一向喜欢介绍 欧洲 十九世纪末之怪画,一怪,即便于胡为,于是畸形怪相,遂弥漫于画苑。” 摧逼(1).犹摧残。 唐 元稹 《张旧蚊幬》诗:“平生贫寡欢,夭枉劳苦忆。我亦詎几时,胡为自摧逼。” (2).犹催促。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 白侍郎 要住下,着这两位摧逼的慌,好生败兴。” 烛蛾谓扑灯之蛾。 唐 白居易 《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烛蛾谁救活,蚕茧自缠縈。” 唐 元稹 《景申秋》诗之二:“蚊幌雨来卷,烛蛾灯上稀。” 茧蚕吐丝做茧之蚕。 唐 杜牧 《句溪夏日送卢霈秀才归王屋山将欲赴举》诗:“野店自纷箔,茧蚕初引丝。” 燋烂(1).烧焦糜烂。燋,通“ 焦 ”。 汉 王充 《论衡·说日》:“火中无生物,生物入火中,燋烂而死焉。”《法苑珠林》卷七八:“所见一物牛头人身,捉铁叉,叉 礼 著熬上,宛转身体燋烂,求死不得。” (2).指死亡,灭亡。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夫为稼於 汤 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燋烂,必一溉者后枯。”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北虏僭盗中原,多歷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燋烂。” 各自(1) 各人自己 他们各自的家 各自解决食宿问题 各自弃甲投戈。——《三元里人民抗英》 (2) 各方中的每一方 各自多做自我批评 他人别人 不许他人干涉 苟合(1) 无原则地附合 你既说出这话,必定与他苟合,必定也是妖精。——《西游记》 (2) 男女间非婚姻的性关系 当务(1).当前应办的事。《管子·正世》:“法禁不立,则姦邪繁,故事莫急於当务,治莫贵於得齐。”《韩诗外传》卷一:“矫褐趋时,当务为急。” 明 唐顺之 《廷试策》:“若夫除盗贼,御夷狄,固为安民之所当务,臣以为其要亦在於得人而已。” (2).指应当办理。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劝学》:“一日之内,必有当务之业。” (3).犹治事。《南史·刘师知传》:“﹝ 师知 ﹞好学,有当务才。” 适合时务。《吕氏春秋·当务》:“辨而不当论,信而不当理,勇而不当义,法而不当务……大乱天下者,必此四者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其动中伦,其言当务,如是者谓之智。” 三国 魏 阮籍 《通<易>论》:“ 黄帝 、 尧 、 舜 ,应时当务,各有攸取。” 往事从前的事情 往事历历在目 将来未来;现在以后的时间 少年人常思将来。——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惟思将来。 据前事推将来。 制出将来。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前识谓先见之明。《老子》:“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王弼 注:“前识者,前人而识也,下德之伦也。竭其聪明以为前识,役其智力以营庶事。”《韩非子·解老》:“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前识者,无缘而忘意度也。” 宋 王安石 《馀寒》诗:“岂时有必至,前识圣所藏。”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