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元日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温庭筠 |
释义 | 元日原文神耀破氛昏,新阳入晏温。绪风调玉吹,端日应铜浑。 威凤跄瑶簴,升龙护璧门。 雨旸春令煦,裘冕晬容尊。 诗词问答问:元日的作者是谁?答:温庭筠 全唐诗:卷583-48 参考注释神耀精神显耀。 宋 苏轼 《宸奎阁碑》:“巍巍 仁皇 ,体合自然,神耀得道,非有师传。”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杂识》:“佛曰:‘吾前世师其名难数,吾今自然神耀得道,非有师。’” 氛昏亦作“ 氛昬 ”。1.云雾;烟霭。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既而氛昏夜歇,景物澄廓,星翻汉迴,晓月将落。” 唐 杜甫 《柴门》诗:“萧颯洒秋色,氛昏霾日车。” (2).喻指昏愦惑乱的人。《文选·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盛明盪氛昬,贞休康屯邅。” 李善 注:“言以盛明之德,而荡氛昬之徒。” 新阳指初春。《文选·谢灵运<登池上楼>诗》:“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吕延济 注:“春为阳,秋为阴也。” 郭沫若 《天地玄黄·民主运动中的二三事》:“新阳共举葡萄盏,触角长慙獬豸冠。” 晏温天气晴暖。《史记·孝武本纪》:“至 中山 ,晏温,有黄云盖焉。”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 三辅 谓日出清济为晏。晏而温也。”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於时日景晏温,皆以为恭孝所感。” 清 赵翼 《多雨》诗:“忽晴忽雨乱晨昏,纔苦阴寒又晏温。”一说“晏温”与“氤氲”音近义同,形容云霭垂覆之状。 风调(1).人的品格情调。《北齐书·崔瞻传》:“ 偃 弟 儦 ,学识有才思,风调甚高。” 唐 白居易 《和殷协律琴思》:“秋水莲冠春草裙,依稀风调似 文君 。” 明 汤显祖 《紫钗记·谒鲍》:“俺已看下 郑娘 小女,此女美色能文,颇爱慕 十郎 风调。” 清 侯方域 《李姬传》:“﹝ 李姬 ﹞少风调皎爽不羣。” (2).诗文的风格,格调。《诗人玉屑》卷十引 宋 李錞 《李希声诗话》:“古人作诗正以风调高古为主,虽意远语踈,皆为佳作。”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吾乡 陈星斋 先生《题画》云:‘秋似美人无碍瘦,山如好友不嫌多。’ 江阴 翁徵士 朗夫 《尚湖晚步》云:‘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二语同一风调。”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若夫诗歌一体,或崇声律,或尚修词,或矜风调,派别迥殊;然雄健之作,概乎其未闻也。” (3).事物的风味特色。 清 纳兰性德 《念奴娇·宿汉儿郎》词:“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何况 文园 憔悴后,非復酒壚风调。”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秋》:“又曾摘取秀长的柳叶,在厚纸上裱成各种风调的眉,想像这等眉的所有者的颜貌,而在下面添描出眼鼻与口。” (1).和协。《南齐书·乐志》:“邦化灵懋,閫则风调。” (2).风和顺。 唐 刘禹锡 《秋晚新晴夜月如练有怀乐天》诗:“雨歇晚霞明,风调夜景清。” 玉吹管乐器的美称。 唐 温庭筠 《元日》诗:“绪风调玉吹,端日应铜浑。” 宋 汪元量 《六州歌头·江都》词:“击鼓挝金,拥琼璈玉吹,恣意游嬉。” 端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铜浑见“ 铜浑仪 ”。 凤跄汉 扬雄 《法言·问明》:“凤鸟蹌蹌。”后用“凤蹌”形容舞步富有节奏感。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始连轩以凤蹌,终宛轩而龙跃。” 瑶簴用玉装饰的悬挂钟磬的木架。《楚辞·九歌·东君》:“縆瑟兮交鼓,簫钟兮瑶簴。” 洪兴祖 补注:“《尔雅》:‘木谓之簴,县钟磬之木也。’瑶簴,以美玉为饰也。” 唐 温庭筠 《元日》诗:“威凤蹌瑶簴,升龙护璧门。” 升龙乘龙升天。《文选·张衡<西京赋>》:“想升龙於鼎湖,岂时俗之足慕。” 李善 注:“《史记》曰:‘ 齐 人 公孙卿 曰: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龙垂胡髯,下迎 黄帝 , 黄帝 骑龙,乃上去。’” 晋 陆机 《折杨柳》诗:“升龙悲絶处,葛藟变条枝。” 璧门(1). 汉 建章宫 南的著名建筑, 武帝 时造。《史记·封禅书》:“於是作 建章宫 ……其南有 玉堂 、 璧门 、大鸟之属。” 汉 班固 《西都赋》:“设 璧门 之凤闕,上觚稜而栖金爵。”《水经注·渭水二》引《汉武故事》:“﹝ 建章宫 ﹞南有 璧门 ,三层,高三十餘丈,中殿十二间,阶陛咸以玉为之……楼屋上椽首薄以玉璧,因曰璧玉门也。” (2).泛指宫门。 唐 杜牧 《杜秋娘诗》:“窈裊復融怡,月白上璧门。” 宋 苏轼 《夫人阁》诗之四:“縹緲紫簫明月下,璧门桂影夜参差。” 雨旸语本《书·洪范》:“曰雨,曰暘。”谓雨天和晴天。《魏书·天象志三》:“皆雨暘失节,万物不成候也。” 宋 陆游 《乞祠禄札子》:“今春以来,雨暘尤为调适,二麦继熟,民间亦以为所收倍於常年。” 清 赵翼 《出郭》诗:“自惭游惰无营业,高柳阴中话雨暘。” 春令(1) 春季 (2) 春季里的节令,也指春节 裘冕衣大裘而冠冕。古代天子祭祀所定的六种冕服之一。大裘,黑羔裘。《周礼·夏官·节服氏》:“郊祀裘冕,二人执戈。” 郑玄 注:“裘,大裘也。”《文选·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裘冕类禋郊,卜揆崇离殿。” 李善 注:“《周礼》曰:王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 唐 贺知章 《太和乐章》:“裘冕而祀,陟降在斯。”《宋史·舆服志三》:“夫大裘而冕,谓之裘冕,非大裘而冕,谓之衮冕。” 晬容(1).谓容貌温和润泽。 唐 温庭筠 《元日》诗:“雨暘春令煦,裘冕晬容尊。”晬,一本作“ 睟 ”。 宋 苏辙 《谢南郊加恩表》之二:“乃者密侍旒冕,手荐璧琮,晬容穆然。” (2).为对人或其容仪的敬称。 明 章懋 《与陶都宪书》:“夙钦伟望,未获一瞻晬容,恒切倾慕。”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