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同豫轩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同豫轩原文埼岸周遭镜影皑,中央金碧焕瀛台。 东南缀景兹堪憩,西北遵王方递来。 窗俯六街验蕃庶,民犹三代慎栽培。 曰同固可然艰矣,言倡斯非益戒哉。 诗词问答问:同豫轩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七 2. 轩在瀛台东南 参考注释周遭周围;四周 她对周遭的环境抱着疑惧的态度 中央(1) 中心的地方(中,指一定范围内适中的统置;央指和四周或上下左右距离相等的位置) 禁卒居中央。——清· 方苞《狱中杂记》 圆柱矗立在市广场中央 (2) 指国家或党派政治权力最高的地方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 金碧(1).金和玉。《后汉书·乌桓传》:“妇人至嫁时乃养髮,分为髻,著句决,饰以金碧。”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序:“故玄黄经纬之辨,金碧沉浮之殊,僕以为亦合其美并善而已。” (2).金黄和碧绿的颜色。 唐 罗邺 《上阳宫》诗:“深锁笙歌巢燕听,遥瞻金碧路人愁。” 宋 苏轼 《雍秀才画草虫八物·鬼蝶》诗:“双眉卷铁丝,两翅晕金碧。” 清 杜岕 《报恩寺塔灯歌》:“共推此塔天下少,金碧丹青壮丽殊。” 闻一多 《红烛·李白之死》:“又有琼瑶的轩馆同金碧的台榭。” (3).金马、碧鸡。《文选·陆机<演连珠>》:“金碧之巖,必辱凤举之使。” 刘孝标 注引《汉书》:“或言 益州 有 金马 碧鸡 之神,可醮而致。” 唐 陈子昂 《送殷大入蜀》诗:“ 蜀 山金碧地,此地饶英灵。”参见“ 金马碧鸡 ”。 (4).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 瀛台(1).即 瀛洲 。 唐 李康成 《玉华仙子歌》:“溶溶紫庭步,渺渺 瀛臺 路。”参见“ 瀛洲 ”。 (2).台名。在 北京 清 故宫 西苑 太液池 (即今 中南海 )中,也名 南台 , 趯台 。三面临水,中有 勤政 涵光 香扆 三殿, 康熙 乾隆 两朝常作为夏日听政之所。戊戌变法后, 光绪帝 被 慈禧太后 幽禁于此。 东南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西北方位名,介于西和北之间。特指中国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记》 六街(1). 唐 京都 长安 的六条中心大街。 北宋 汴京 也有六街。《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中书舍人 韦元 徼巡六街。” 胡三省 注:“ 长安 城中左、右六街,金吾街使主之;左、右金吾将军掌昼夜巡警之法,以执御非违。” 唐 司空图 《省试》诗:“閒繫 长安 千匹马,今朝似减六街尘。” 北宋 汴京 也有六街。《宋史·魏丕传》:“初,六街巡警皆用禁卒,至是,詔左右街各募卒千人,优以廩给,使传呼备盗。” 宋 梅尧臣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诗:“六街禁夜犹未去,童僕窃讶吾儕痴。” (2).泛指京都的大街和闹市。 前蜀 韦庄 《秋霁晚景》诗:“秋霽禁城晚,六街烟雨残。”《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城池广阔,六街内士女駢闐;井邑繁华,九陌上轮蹄来往。” 清 徐发 《早春》诗:“新月如钩掛碧空,六街游眺兴无穷。” 蕃庶(1).繁盛;众多。《易·晋》:“ 康侯 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嘉定宝玺》:“侥倖恩赏之蕃庶,冀望非常之盛典。” 明 方孝孺 《与赵伯钦书》:“游乎雄都巨邑者,见宫室之壮丽,车马之蕃庶,人民物产之瑰异变怪。”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承平日久,海宇蕃庶。” (2).滋生;繁衍。《国语·周语上》:“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於是乎出,民之蕃庶於是乎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秉心塞渊马三千》:“畜牧至末事,亦遂赖此心以之孳息,故马亦蕃庶也。” 郭沫若 《沸羹集·分与合》:“但在生息--蕃庶了之后,吃饭又成了严重的问题。” 三代指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个朝代 栽培(1) 种植并培育 栽培果木 (2) 培养、造就 栽培英才 (3) 旧时官场中比喻赏识、提拔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