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八关斋诗 |
朝代 | 南北朝 |
作者 | 沈约 |
释义 | 八关斋诗原文因戒倦轮飘。习障从尘染。 四衢道难辟。 八正扉犹掩。 得理未易期。 失路方知险。 迷涂既已复。 豁悟非无渐。 诗词问答问:八关斋诗的作者是谁?答:沈约 参考注释四衢(1).四通八达的大路。《后汉书·李固传》:“ 冀 乃封 广 、 戒 而露 固 尸於四衢。” (2).指四出的通路。《宋书·符瑞志上》:“帝惧,欲出奔,而月明,邀候急,四衢断絶,不得去。” (3).通达四方。 南朝 梁 沉约 《八关斋》诗:“四衢道难闢,八正扉犹掩。”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四:“四衢,四达之谓也。 郭璞 曰:‘交道四出也’。” (4).交错歧出貌。《山海经·中山经》:“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餘。” 郭璞 注:“言枝交互四出。” 八正(1).八方的和风。《淮南子·墬形训》:“凡八紘之气,是出寒暑,是合八正,必以风雨。” 高诱 注:“八正,八风之正也。”《史记·律书》:“律历,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天所以成孰万物也。” 司马贞 索隐:“八谓八节之气,以应八方之风。” (2).即八正道。佛家语。《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凭五衍之軾,拯溺逝川;开八正之门,大庇交丧。” 李善 注:“《大品经》説八正曰:‘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瑶光寺》:“投心八正,归诚一乘。” 得理(1).得以申理。《剪灯新话·太虚司法传》:“数日之内, 蔡州 有一奇事,是我得理之时也。” (2).谓有理;占理。如:得理不让人。 未易不易;难于。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僕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夫街谈巷説,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今观诸联句诗,凡 昌黎 与 东野 联句,必字字争胜,不肯稍让……要之二人工力悉敌,实未易优劣。” 失路(1).迷失道路。《韩非子·解老》:“使失路者而肯听习问知,即不成迷也。” 唐 方干 《初归镜中寄陈端公》诗:“云岛採茶常失路,雪龕中酒不关扉。”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小人失路,茫茫无所之。” (2).指放弃正道。《楚辞·九章·惜诵》:“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 (3).喻不得志。 汉 扬雄 《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 唐 钱起 《送邬三落第还乡》诗:“十年失路谁知己,千里思亲独远归。” 清 郑燮 《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而一二失路名家,落魄贵胄,借祖宗以欺人,述先代而自大。” 迷涂见“ 迷途 ”。 既已(1).已经。《庄子·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晋 陆机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 (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復发。”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 宋 欧阳修 《时论·塞垣》:“近世 晋高祖 建 义并门 ,得戎王为援,既已,乃以 幽 、 蓟 、 山后 诸郡为 邪律 之寿。” (3).既然已经。 宋 苏轼 《石鼓》诗:“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既已厌恶和尚,恨及袈裟,而 孔夫子 之被利用为或一目的的器具,也从新看得格外清楚起来。” 豁悟觉醒;领悟。 南朝 梁 沉约 《八关斋》诗:“迷涂既已復,豁悟非无渐。”《红楼梦》第一二○回:“但那 宝玉 既有如此的来歷,又何以情迷至此,復又豁悟如此?” 无渐佛教语。谓没有渐悟。 南朝 宋 谢灵运 《辨宗论·答法勗问》:“华人悟理无渐,而诬道无学;夷人悟理有学,而诬道有渐。” 南朝 梁 沉约 《八关斋》诗:“得理未易期,失路方知险;迷途既已復,豁悟非无渐。”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教习大乘,戒妄调伏,自性还源。无渐而可随,无顿而可入。”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