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登泰山五依皇祖诗韵·其二
朝代 清代
作者 乾隆
释义

登泰山五依皇祖诗韵·其二原文

五岳之中宗首出,谁能昆脚与皆头。

神传杜句真称独,象拟韩文信不浮。

结揽圣情昭泰麓,照临民隐遍方州。

继绳今日伊余责,敢不聪听一意留。

诗词问答

问:登泰山五依皇祖诗韵·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登泰山五依皇祖诗韵·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登泰山五依皇祖诗韵·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四

参考注释

五岳

中国的五大名山,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首出

杰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自 贾谊 浮 湘 ,发愤弔 屈 ,体周而事覈,辞清而理哀,盖首出之作也。”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前辈 许棠 《过洞庭诗》,最为首出,尔后无继斯作。” 孙中山 《建国方略·不知亦能行》:“ 中国 为世界最古之国,承数千年文化,为东方首出之邦。”

神传

(1).谓精神往下传。 清 王夫之 《管大兄弓伯挽歌》序:“夫万汇之息,形生为下,神传为上。今兄以其孝友义烈如云如日,其暉荫所注,且将孕为千百奇男子,以似续古人。”

(2).由心意传递。 萧乾 《终身大事》二:“十八世纪 英国 诗坛大师 威廉·布莱克 认为爱情的奥秘在于只可神传不可言说。”

结揽

见“ 结缆 ”。

昭泰

清明安泰。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宫邻昭泰,荒憬清夷。” 唐 陈子昂 《为义兴公求拜扫表》:“拂拭雾露,生见白日,踊跃昭泰,情何以胜。”

照临

(1).照射到。《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照临四方曰明。” 汉 焦赣 《易林·巽之井》:“昊天白日,照临我国。” 冰心 《寄小读者》三:“朝阳极光明的照临在无边的整齐青绿的田畦上。”

(2).从上面照察。比喻察理。《诗·小雅·小明》:“明明上天,照临下土。” 郑玄 笺:“照临下土,喻王者当察理天下之事也。”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朗鉴存愚直,皇天实照临。” 明 陆采 《明珠记·荣封》:“斯人既有殊能,在朕可无曲赦,谅黜陟之惟允,见照临之无私。”

(3).犹光临。称宾客到来。《左传·文公十二年》:“ 秦伯 使 西乞术 来聘,且言将伐 晋 , 襄仲 辞玉曰:‘君不忘先君之好,照临 鲁国 。’” 南朝 宋 范晔 《乐游应诏诗》:“轩驾时未肃,文囿降照临。”

民隐

民众的痛苦。《国语·周语上》:“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韦昭 注:“隐,痛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振民隐,脩国章。” 清 姚鼐 《圣驾南巡赋》序:“皇帝承基,至仁究物,念东南之幽阻,惧民隐之不闻。” 郑观应 《盛世危言·日报》:“太史采风,行人问俗,所以求通民隐达民情者,如是其亟亟也。”

方州

(1).指大地。古谓天圆地方,故称。《淮南子·览冥训》:“背方州,抱圆天。” 高诱 注:“方州,地也。”亦指域内。《明史·史可法传》:“夫我即卑宫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物力,破釜沉舟,尚虞无救。” 清 陈梦雷 《华岩岭》诗:“五岳峙方州,臺峰争鼎闢。”

(2).指帝都。《文选·班固<典引>》:“卓犖乎方州,洋溢乎要荒。” 李周翰 注:“方州,帝都也。”

(3).指州郡。 唐 王维 《责躬荐弟表》:“顾臣谬官华省,而弟远守方州。”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帝王讳名》:“帝王讳名……方州科举尤甚,此风殆不可革。”

(4).指州郡长官。《资治通鉴·宋顺帝昇平元年》:“诉以其私用人为方州。” 胡三省 注:“古者八州八伯,谓之方伯,后世遂以州刺史为方州。” 宋 王安石 《韩持国从富并州辟》诗:“他年佐方州,説将尚不纳。” 清 许承卿 《送古古还沛》诗:“自此 虞翻 思弔客,谁从 唐举 问方州。”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伊余

自指,我。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伊余小子,恃宠骄盈。” 五代 贯休 《古离别》诗:“只恐 长江 水,尽是儿女泪。伊余非此辈,送人空把臂。” 明 刘基 《北上感怀》诗:“伊余朽钝材,嬾拙更无比。”

敢不

犹言说不定。 洪深 《走私》:“哼,怀里敢不还揣着 * !”

聪听

(1).明于听取;明于辨察。《书·酒诰》:“聪听祖考之彝训,越小大德,小子惟一。” 汉 扬雄 《法言·吾子》:“或问苍蝇红紫,曰:‘明视’;问 郑 卫 之似,曰;‘聪听。’” 唐 张说 《<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敏识聪听,探微镜理。” 章炳麟 《<新方言>序》:“诸州国殊言詰詘者,虽未尽憭,儻得模略,足以聪听知原,后生不可待也。”

(2).特指君主的听闻。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六:“而当时主眷之隆,已駸駸以重臣相待。盖 闽 中作令之政声,早达聪听也。”

一意

(1).一个意思;同一意义。《荀子·正名》:“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朱子语类》卷一一七:“圣贤立言垂教,无非著实。如‘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如‘尊德性而道问学’……等类,皆一意也。”

(2).同心;齐心。《韩非子·存韩》:“昔 秦 、 韩 戮力一意以不相侵,天下莫敢犯。”《汉书·翟方进传》:“君有 孔子 之虑, 孟賁 之勇,朕嘉与君同心一意,庶几有成。” 南朝 梁 沉约 《秋白纻词》:“双心一意俱徊翔,吐情寄君君莫忘。”

(3).专心致志。 汉 班固 《 * 通·三军》:“大夫将兵,出必不御者,欲盛其威,使士卒一意繫心也。” 宋 曾巩 《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其夫嘆曰:‘我能一意自肆于官学,不以私累其志, 曾氏 助我也。’”《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家里再留下两个中用些家人支应门户,我不过查查问问,便一意的用起功来。” 沙汀 《记贺龙》六:“ 贺龙 同志并不参加 周士第 周志和工兵负责同志的详细问答,只一意上上下下地视察着。”

(4).犹执意,决心。 明 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秦桧主和》:“若一意主和,则和战常在彼。” 许地山 《命命鸟》:“你瞧我的父亲多么固执,他一意要我去当和尚。”

(5).个人意志。 郭沫若 《骑士》:“我恨我不是有枪阶级,假如我手里有兵,由得我的一意,我要把那些家伙杀得一干二净!”参见“ 一意孤行 ”。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