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月下登楼连句 |
朝代 | 南北朝 |
作者 | 鲍照 |
释义 | 月下登楼连句原文髴髣萝月光。缤纷篁雾阴。 乐来乱忧念。 酒至歇忧心。 露入觉牖高。 萤蜚测苑深。 清气澄永夜。 流吹不可临。 密峯集浮碧。 疏澜道瀛寻。 嗽玉延幽性。 攀桂藉知音。 辰意事沦晦。 良欢戒勿{祲礻=衤}。 昭景有遗驷。 疏贾无留金。 诗词问答问:月下登楼连句的作者是谁?答:鲍照 参考注释髴髣犹髣髴。仿佛。约略的形迹。 宋 叶适 《祭王木叔秘监文》:“舟 * 往,徒载遗像;后生观之,犹得髴髣。” 月光月亮的光线 缤纷繁多而杂乱 五彩缤纷 色彩缤纷 忧念忧虑。《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足下位为上相,食三万户侯,可谓极富贵无欲矣。然有忧念,不过患诸 吕 、少主耳。” 南朝 宋 颜延之 《还至梁城作》诗:“曷为久游客,忧念坐自殷。”《三国演义》第六三回:“ 马良 礼毕,曰:‘ 荆州 平安,不劳主公忧念。’” 忧心忧愁的心 忧心忡忡 清气(1).天空中清明之气。《楚辞·九歌·大司命》:“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王逸 注:“言司命常乘天清明之气御持万民死生之命也。” 宋 董弅 《闲燕常谈》:“天下清气,无南北之异。”《负曝闲谈》第十四回:“看那林木青翠,清气扑人,轮声歷碌,鸟语繁碎,别有一番光景。” (2).引申为光明正大之气。 南朝 宋 王僧达 《答颜延年》诗:“崇情符远迹,清气溢素襟。”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三折:“可惜你腹中大才,胸中清气,都做了江山之秀。” (3).犹冷静,冷清。 明 李贽 《答周友山书》:“ 无念 已往 南京 ,庵中甚清气。” (4).犹清秀。《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公子便问:‘此女是那里来的?’酒保説:‘这是 一秤金 家丫头 翠香 翠红 。’三官道:‘生得清气。’” (5).犹闲气。《西游记》第十八回:“那人挣不脱手,气得乱跳道:‘蹭蹬!蹭蹬!家长的屈气受不了,又撞着这个光头,受他的清气!’” 永夜长夜;永夕 山中此夕莫嗟讶,师弟睽违永夜。——《镜花缘》 流吹古代笳箫一类的吹管乐器。《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春官联事,苍灵奉涂,然后昇秘驾,胤緹骑,摇玉鑾,发流吹。” 李周翰 注:“流吹,笳簫之类也。” 不可(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浮碧浅蓝色。 唐 杨巨源 《酬崔驸马惠笺百张兼贻四韵》:“浮碧空从天上得,殷红应自日边来。” 玉延薯蓣的别名,也叫山药。 唐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薯蓣》:“薯蕷生於山者名山药, 秦 楚 之间名玉延。” 宋 苏轼 《和陶诗·酬刘柴桑》:“ 淇 上白玉延,能復过此不。”自注:“ 淇 上出山药,一名玉延。” 幽性谓宁静的心性。 唐 钱起 《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诗:“向山看霽色,步步豁幽性。” 攀桂折桂。喻指科举登第 知音(1)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3) 知心朋友 沦晦晦暗不明。 南朝 宋 鲍照 《月下登楼连句》:“辰意事沦晦,良欢戒勿祲。”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今吾师之没,未及三纪,而格言微旨渐觉沦晦,岂非吾党身践之不力,多言有以病之耶!”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