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公燕诗 |
朝代 | 魏晋 |
作者 | 刘桢 |
释义 | 公燕诗原文永日行游戏。欢乐犹未央。 遗思在玄夜。 相与复翱翔。 辇车飞素盖。 从者盈路傍。 月出照园中。 珍木郁苍苍。 清川过石渠。 流波为鱼防。 芙蓉散其华。 菡萏溢金塘。 灵鸟宿水裔。 仁兽游飞梁。 华馆寄流波。 豁达来风凉。 生平未始闻。 歌之安能详。 投翰长叹息。 绮丽不可忘。 诗词问答问:公燕诗的作者是谁?答:刘桢 参考注释永日(1).长日,漫长的白天。《梁书·王规传》:“玄冬脩夜,朱明永日。” 唐 李咸用 《宿隐者居》诗:“永日连清夜,因君识躁君。” 宋 陆游 《闲居书事》诗:“玩《易》焚香消永日,听琴煮茗送残春。”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阮中丞被围》:“ 阮中丞 始出视事,时方盛夏……偃卧时,稍起行,即手薙榛莽以消永日耳。” 清 钱谦益 《读杜小笺上》:“归田多暇,时诵 杜 诗,以消永日。” (2).从早到晚;整天。 汉 刘桢 《公讌》诗:“永日行游戏,欢乐犹未央。” 前蜀 韦庄 《丙辰鄜州遇寒食》诗之五:“永日迢迢无一事,隔街闻筑气毬声。”《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倘然是一种名花,家中没有的,或虽有,已开过了,便将正事撇在半边,依依不捨,永日忘归。” 清 陈梦雷 《生年不满百》诗:“永日恣挥觴,沉醉勿復醒。” (3).多日;长久。 南朝 陈 徐陵 《文帝登祚尊皇太后诏》:“皇嗣元良,藐在 崤 渭 。二臣奉迎,川途靡从。六传还朝,淹留永日。” (4).谓消磨时日。《诗·唐风·山有枢》:“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后汉书·崔駰传》:“聊优游以永日兮,守性命以尽齿。” 唐 张九龄 《登郡城南楼》诗:“闭阁幸无事,登楼聊永日。” 行游亦作“ 行游 ”。出行;出游。《战国策·韩策二》:“ 严仲子 辟人,因为 聂政 语曰:‘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一:“僕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 明 李贽 《与耿司寇告别》:“僕则行游四方,效古人之求友。” * 《和 * 同志初游庐山》诗:“行游险处防盲目,嚮导堪称指路碑。” 见“ 行游 ”。 欢乐快乐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一个欢乐的夜晚 未央未已;未尽 夜如何其?夜未央。——《诗·小雅·庭燎》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楚辞·离骚》 此恨未央 遗思(1).犹怀念。 汉 秦嘉 《留郡赠妇》诗之三:“何用敍我心,遗思致款诚。” 汉 刘桢 《公燕》诗:“遗思在玄夜,相与復翱翔。” 晋 陆机 《赴洛道中作》诗之一:“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 (2).谓死者身后人们对他的怀念。 宋 梅尧臣 《南阳谢紫微挽词》之三:“里社当存祀,邦人定立碑。还同 羊叔子 ,罢市见遗思。” 元 袁桷 《忆昔》诗之二:“《凯风》有遗思,愿言继餘芳。” 明 张居正 《恭述祖德》诗:“太平十八祀,万姓有遗思。” (3).指死者留下令人怀念之物。《宋书·黄回传》:“先朝御服,犹有二舆,弓剑遗思,尚在车府。” (4).犹留意。《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今天下新定,矢石之勤始瘳,而主上方以边垂为忧,忿葭萌之不柔,未遑於论都而遗思 廱州 也。” 李贤 注:“遗犹留也。” 玄夜(1).黑夜。 汉 刘桢 《公宴》诗:“永日行游戏,欢乐犹未央。遗思在玄夜,相与復翱翔。” 南朝 齐 谢朓 《雩祭乐歌·歌黑帝》:“白日短,玄夜深。” 明 刘基 《秋怀》诗之五:“白日易徂,玄夜何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子游》:“玄夜茫茫,亦太自苦。” (2).指阴间。 晋 傅玄 《七哀诗》:“杳杳三泉室,冥冥玄夜堂。” 唐 李咸用 《哭所知》诗:“朝作青云士,暮为玄夜人。” 相与副词。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可译为“共同” 舍人相与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相与欢。 平原君竟与 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因相与言。——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翱翔在空中(常指在高空)飞行或盘旋 展翅翱翔于两三千米高空的雄鹰,一下子就能发现地面上宽广范围内的一只小兔或小鸡。——《眼睛与仿生学》 辇车(1).古代宫中用的一种便车。多用人挽拉。《周礼·春官·巾车》:“輦车组輓,有翣羽盖。”《晋书·舆服志》:“羊车,一名輦车,其上如軺,伏兔箱,漆画轮軛。” 陈白尘 《大风歌》第三幕第八场:“太后是和皇帝同乘一辆辇车?” (2).古代用人挽拉的辎重车。 汉 邹阳 《上书吴王》:“鬪城不休,救兵不至,死者相随,輦车相属,转粟流输,千里不絶。”《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令男子 但 等七十人与 棘蒲侯 柴武 太子 奇 谋,以輦车四十乘反 谷口 ,令人使 闽越 、 匈奴 。” 颜师古 注:“輦车,人輓行以载兵器也。”《后汉书·寇恂传》:“时军食急乏, 恂 以輦车驪驾转输,前后不絶。” 从者(1).随从人员。《论语·卫灵公》:“﹝ 孔子 ﹞在 陈 絶粮,从者病,莫能兴。”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宋 吕祖谦 《卧游录》:“﹝ 许询 ﹞使问君之从者。” (2).指仆从。《史记·刺客列传》:“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 主张合纵的人。《战国策·秦策一》:“一举而 三晋 亡,从者败。” 鲍彪 注:“合从者。”《史记·张仪列传》:“且夫从者聚羣弱而攻至彊,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数举兵,危亡之术也。” 珍木珍贵的树木。《文选·刘桢<公宴诗>》:“月出照园中,珍木鬱苍苍。” 李善 注引《新语》:“楩梓豫章,立则为众木之珍。” 晋 王嘉 《拾遗记·秦始皇》:“穷四方之珍木,搜天下之巧工。” 唐 李白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好鸟集珍木,高才列华堂。”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四:“三载重来榻未移,忽看珍木覆清池。” 郁苍见“ 鬱鬱苍苍 ”。 石渠(1).石筑的水渠。 汉 刘桢 《公宴》诗:“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 唐 孟浩然 《病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诗:“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2).见“ 石渠阁 ”。 流波(1).流水。《楚辞·远游》:“叛陆离其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 唐 罗隐 《蟋蟀诗》:“美人在何,夜影流波。”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八:“习成固难挽,流波日滔滔。”《花城》1981年第1期:“从船舱望去,两岸弥漫在细雨中的房屋、树木,仿佛浮在流波之上,时起时伏地向后退去。” (2).比喻晶莹流转的眼波。《文选·宋玉<神女赋>》:“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 李善 注:“流波,目视貌,言举目延视,精若水波,将成澜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歌舞将终,舞人并脱去上衣,袒露半身,回首流波送媚。” 鱼防拦阻鱼以防逃逸的堤埂或竹木栏栅。 汉 刘桢 《公宴》诗:“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 宋 陈师道 《秋怀》诗之四:“梨埒当千户,鱼防拥万头。” 清 魏耕 《赠朱士稚》诗之二:“渠漊互灌注,榆柳夹鱼防。” 芙蓉(1) 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 (2) 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菡萏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金塘谓坚固的石塘。《文选·刘桢<公讌诗>》:“芙蓉散其华,菡萏溢金塘。” 李善 注:“金塘,犹金堤也。” 南朝 梁 江淹 《学梁王兔园赋》:“於是金塘湎演,緑竹被坂。”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四月》:“金塘閒水摇碧漪。” 王琦 汇解:“金塘,石塘也。以石为塘,喻其坚固若以金为之。” 水裔水边。《楚辞·九歌·湘夫人》:“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洪兴祖 补注:“裔,边也,末也。” 宋 苏辙 《黄楼赋》:“栖流枿於乔木,遗枯蚌於水裔。” 明 杨士奇 《汉江夜泛》诗:“凝霜飞水裔,回飈荡微澜。”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所谓世界不直进,常曲折如螺旋, * 小波,起伏万状,进退久之而达水裔。” 仁兽麒麟的别名。古代传说麒麟口不食生物,足不践生草,有王者则至,为仁德之兽。《公羊传·哀公十四年》:“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文选·刘祯<公宴诗>》:“灵鸟宿水裔,仁兽游飞梁。” 刘良 注:“仁兽,麟也。” 飞梁凌空飞架的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晋水》:“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 明 李梦明 《玄明宫行》:“前矻石柱双蟠龙,飞梁逶迤三彩虹。” 豁达(1) 心胸开阔,性格开朗 潇洒豁达 (2) 开通;通敞 豁达来风凉 风凉(1).指凉风。 唐 杜甫 《立秋雨院中有作》诗:“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2).谓有风而凉爽;凉爽。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酢法》:“初置瓮於北荫中风凉之处,勿令见日。”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二·景隆八发》:“尔乃以瓦为枕,以棺为铺,逍遥乎风凉,从容乎日晡。”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此刻倒风凉了。” (3).使身体清凉爽快;纳凉。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他想出去风凉风凉,一推门,灯光射出去,只见……飞舞着好一片大雪。” 华山 《阵地春节散记》:“他满脸红光,正在洞口风凉,大概是在火炉边包了好半天饺子,热了。” (4).犹轻松。 郭沫若 《<创造十年>发端》:“这一段文章说得倒还风凉,不过先生的苦心我们是不好忽略看过的。” 魏金枝 《任樟元和三个地主》:“你倒说得风凉,收了我的租,不帮我,还来劝我。” (5).古地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关中图》曰: 丽山 之西,川中有阜,名曰 风凉原 ,在 磈山 之阴, 雍州 之福地,即是原。” 唐 皎然 《送如献上人游长安》诗:“闲寻 鄠 杜 看修竹,独上 风凉 看古原。” 生平(1) 人的整个生活过程,一生 作者生平事迹 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清· 袁枚《祭妹文》 (2) 有生以来 生平最大的安慰是得到人们的信任 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明· 徐宏祖《游黄山记》 未始同“未尝” 未始无春。——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这么办理也未始不可 翰长对翰林前辈的敬称。 唐 卢肇 《喜杨舍人入翰林》诗:“御笔亲批翰长衔,夜开金殿送瑶缄。”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嘉祐 二年,余与端明 韩子华 、翰长 王禹玉 、侍读 范景仁 、龙图 梅公仪 同知礼部贡举。”《宋书·张洎传》:“ 洎 博述经史,多知典故……上赐诗褒美,有‘翰长老儒臣’之句。” 叹息(1) 叹气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闻琵琶已叹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倚杖自叹息。——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仅叹息曰。——《资治通鉴》 御史叹息去。——清· 张廷玉《明史》 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清· 魏源《圣武纪》 (2) 叹美;赞叹 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儿女英雄传》 绮丽鲜艳美丽 春天的西湖显得格外绮丽 不可(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