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经热水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李之世 |
释义 | 经热水原文温泉今始见,果不异前闻。 焦釜声相沸,蒸云气共熏。 四时炎作令,五德火为君。 终古煎难涸,临流势若焚。 浮来经喷薄,几转尚氤氲。 浑沌谁开凿,阴阳互纠纷。 草仍茜以缛,石亦润而文。 造化信难了,休将物理云。 诗词问答问:经热水的作者是谁?答:李之世 注释1. 五言排律 押文韵 参考注释温泉流出的水温高于泉水所在当地平均气温的泉水 不异没有差别;等同。 晋 羊祜 《让开府表》:“虽歷内外之宠,不异寒贱之家。” 唐 杜甫 《兵车行》:“况復 秦 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宋 朱熹 《刘十九府君墓志铭》:“盖与先生不异,而温厚谨良则又过之。” 焦釜烧干水的铁锅。《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且救 赵 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焦釜也。”此喻情势危急。《战国策》作“燋釜”。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词:“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气似犇雷。”此喻极渴。 云气稀薄游动的云 四时(1).四季。《易·恒》:“四时变化而能久成。”《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前蜀 韦庄 《晚春》诗:“万物不如酒,四时唯爱春。”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 (2).指一年四季的农时。《逸周书·文传》:“无杀夭胎,无伐不成材,无墯四时,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积者王。”《淮南子·本经训》:“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闔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理。” (3).指一日的朝、昼、夕、夜。《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乐舞名。 汉文帝 作。《汉书·礼乐志》:“ 孝文庙 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武德》兴乎 高祖 ,《四时》广於 孝文 。”参见“ 四时舞 ”。 五德(1).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史记·张丞相列传》:“推五德之运,以为 汉 当水德之时,尚黑如故。”《文选·班固<典引>》:“肇命民主,五德初始。” 蔡邕 注:“五德,五行之德。自 伏羲 已下,帝王相代,各据其一行。始於木,终於水,则復始也。” 唐 张说 《应制和千秋节》诗:“五德生王者,千龄启圣人。” (2).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何晏 集解引 汉 郑玄 曰:“言夫子行此五德而得之。” (3).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智、信、仁、勇、严。《孙子·始计》“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三国 魏 曹操 注:“将宜五德备也。” 唐 王维 《谢集贤学士表》:“固当宣其五德,列在四科。” 赵殿成 笺:“《新论》:五德者,智、信、仁、勇、严也。” (4).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玉有仁、智、义、礼、信五德。《诗·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汉 郑玄 笺:“玉有五德。” 孔颖达 疏引《聘义》:“君子比德於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孚尹旁达,信也。” (5).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韩诗外传》卷二:“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鬭,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有此五德,君犹日瀹而食之者,何也!” 唐 白居易 《池鹤八绝句·鸡赠鹤》:“一声警露君能薄,五德司晨我用多。” (6).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蝉有文、清、廉、俭、信五德。 晋 陆云 《寒蝉赋》:“夫头上有绣,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食,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节,即其信也……迈休声之五德,岂鸣鸡之独珍。” (7).东、西、南、北、中五方种的五色谷物。《汉书·郊祀志下》:“耕耘五德,朝种暮穫。”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五德东方甲,南方丙,西方庚,北方壬,中央戊。种五色禾於此地为耕耘也。” 终古(1).久远。《楚辞·离骚》:“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 朱熹 集注:“终古者,古之所终,谓来日之无穷也。”《汉书·沟洫志》:“民歌之曰:‘ 鄴 有贤令兮为 史公 ,决 漳水 兮灌 鄴 旁,终古舄卤兮生稻粱。’” 清 顾炎武 《精卫》诗:“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鲁迅 《集外集·<哀范君>诗之三》:“此别成终古,从兹絶绪言。” (2).往昔,自古以来。《楚辞·九章·哀郢》:“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终古虽远,旷焉如面。” 唐 李白 《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诗:“惟君固 房陵 ,诚节贯终古。” (3).经常。《周礼·考工记·轮人》:“轮已崇,则人不能登也。轮已庳,则於马终古登阤也。” 郑玄 注:“ 齐 人之言终古,犹言常也。”《庄子·大宗师》:“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 (4).复姓。相传为 夏桀 内史 终古 之后。见《通志·氏族四》。 流势谓文章的铺排气势。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自 唐 以降,缀文者在彼不在此,观其流势,洋洋纚纚,即实不过数语。”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北方流势,本臃肿也,削而礱之,大分不出 后汉 ,碑誄尤近。” 喷薄(1) 汹涌激荡 奔腾喷薄 洪涛喷薄 (2) 强烈散发、迸发 浓香喷薄 (3) 形容事物出现时气势壮盛 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 (4) 雨雪纷飞 密雨喷薄 氤氲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唐·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云烟氤氲 浑沌同“混沌” 开凿挖掘河道、隧道等 阴阳(1)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3)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4)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纠纷(1) 争执不下的事情 排解纠纷 (2) 不易解决的问题 一个充满法律纠纷的问题 造化(1) 福分;好运气 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与造化抗衡 物理(1) 事物的内在规律或道理 人情物理 (2) 物理学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