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万寿寺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万寿寺原文古寺枕河干,驻舆传晓餐。 本来戒身逸,谁与觅心安。 松竹自潇洒,轩楼逮雘丹。 今冬庆典近,规画意诚欢。 诗词问答问:万寿寺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五 参考注释河干河边;河岸。《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 明 徐祯卿 《留别边子》诗:“孤杨生河干,嫋嫋何参差。”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某官舟泊河干,闻汝善弹词,邀往一试。” 本来(1) 从一开始 (2) 向来,原来 (3) 原先;先前 (4) 理所当然 心安内心安适坦然 心安意适 松竹(1).松与竹。亦以喻节操坚贞。 南朝 梁元帝 《与刘智藏书》:“山间芳杜,自有松竹之娱;巖穴鸣琴,非无薜萝之致。”《南史·张冲传》:“ 房长渝 谓 孜 曰:‘前使君忠实昊天,操愈松竹。’” 唐 白居易 《得辛氏夫遇盗而死遂求杀盗者而为之妻或责其失贞行之节不伏》:“ 辛氏 姑务雪寃,靡思违礼。励释憾之志,将殄雚蒲;蓄许嫁之心,则乖松竹。” (2).喻节操坚贞的贤人。《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潜鱼择渊,高鸟候柯;赫赫三雄,并迴乾轴,竞收杞梓,争采松竹。” 吕向 注:“松竹,贞坚也,并比於贤人也。” 潇洒(1)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神情潇洒) 画法潇洒 (2) 不拘谨的或无拘束的;不矫揉造作的 衣着潇洒文雅 庆典盛大的庆祝典礼;隆重的庆祝活动 盛大庆典 规画(1).筹划,谋划。《三国志·蜀志·杨仪传》:“ 亮 数出军, 仪 常规画分部,筹度粮穀。” 宋 苏洵 《高帝》:“ 陈平 、 张良 智之所不及,则 高帝 先为之规画处置。”《英烈传》第五二回:“ 文忠 看他真心,便引入后帐欢笑款待,因命他规画入城次第。” (2).计划,安排。《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欲凿 楚州 西北 鸛水 以通其道,遣使行视,还言地形不便,计功甚多。上自往视之,授以规画。” 清 薛福成 《代李少荃拟陈督臣忠勋事实折》:“然其所规画设施,非仅为屏障一方之计,丰采隐然动天下矣。” 赵朴初 《登离堆观都江堰分江处遂游青城山有作寄呈郭沫若院长》诗:“拭目喜新图,规画益光大。”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