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次韵荼槱二绝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洪咨夔 |
释义 | 次韵荼槱二绝原文璎珞垂垂萼绿华,光明淡伫自成家。枕帏醖藉风流足,甘放朝来被底衙。 诗词问答问:次韵荼槱二绝的作者是谁?答:洪咨夔 参考注释璎珞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装饰品,多用为颈饰 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摘出来。——《红楼梦》 垂垂(1) 形容垂下、降下 (2) 渐渐 垂垂老矣 萼绿华(1).传说中女仙名。自言是 九嶷山 中得道女子 罗郁 。 晋穆帝 时,夜降 羊权 家,赠 权 诗一篇,火澣手巾一方,金玉条脱各一枚。见 南朝 梁陶弘景 《真诰·运象》。 唐 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 萼緑华 来无定所, 杜兰香 去未移时。”亦省称“ 萼緑 ”。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 上元 点鬟招 萼緑 , 王母 挥袂别 飞琼 。” (2).指绿萼梅花。 宋 范成大 《范村梅谱》:“緑萼梅:凡梅花跗蒂皆絳紫色,惟此纯緑,枝梗亦青,特为清高,好事者比之 九嶷 仙人 萼緑华 。京师 艮岳 有 萼緑华堂 ,其下专植此本。” 光明(1) (2) 明亮的 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祝福》 (3) 比喻正义或有希望 光明大道 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回忆我的母亲》 (4) 没有私心 光明磊落 心地光明 淡伫犹澹泞。 成家(1) 建立家庭 结婚成家之时 (2) 今指男子结婚 他已二十五岁,还没有成家 (3) 成为某方面的专家 成名成家 枕帏即枕心。 宋 黄庭坚 《见诸人唱和酴醾诗辄次韵戏咏》:“名字因壶酒,风流付枕幃。” 任渊 注:“《韵书》曰,幃,囊也。今人或取落花以为枕囊。” 金 元好问 《酴醾》诗:“枕幃餘韵最清真,梦里犹来著莫人。”参见“ 枕心 ”。 醖藉亦作“酝籍”。蕴藉,宽和有涵容。《汉书·薛广德传》:“ 广德 为人温雅有醖藉。”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宽博有餘也。”《陈书·谢哲传》:“ 哲 美风仪,举止醖藉,而襟怀豁然。”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六》:“二诗意虽同,然论其醖籍,则 黄 ( 黄伯厚 )句为胜。” 明 冯时化 《酒史·酒献》:“﹝ 李白 ﹞风流醖籍,为世所称。”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春思》之‘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幃’,皆醖藉吞吐,言短意长。” 风流(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放朝(1).凡盛暑、雨雪、泥潦,酌免群臣朝参,谓之“放朝”。本 唐 制,后朝因之。 唐 白居易 《雨雪放朝因怀微之》诗:“归骑纷纷下九衢,放朝三日为泥涂。”《旧唐书·文宗纪论》:“朕欲与卿等每日相见,其輟朝、放朝,用双日可也。” 明 李东阳 《早朝遇雨途中即事》诗:“纵道君恩屡放朝,端居未敢忘巾櫛。”参阅 宋 王溥 《唐会要·朔望朝参》。 (2).谓群臣朝参毕退朝。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於礼,羣臣无一日不朝者,故正衙虽不坐,常参官犹立班,俟放朝乃退。” (3).谓让群臣入朝朝参。《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臣闻朝廷之仪,进止有度。伏见常参文武官每日趋朝,并早赴待漏院,候开内门齐入,今以辰漏上始放朝,故多后时乃入。” 明 高启 《早至阙下候朝》诗:“月明立傍御沟桥,半启宫门未放朝。”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