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制玉熨斗铜胆因成是什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制玉熨斗铜胆因成是什原文玉斗失铜胆,久曾诗惜之。 爰循汉扛例,可用熨衣施。 补废为成者,得全因半其。 自思措诸政,絜矩讵如斯。 诗词问答问:制玉熨斗铜胆因成是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一 2. 是斗仅有玉匡而无当不可以盛火盖原有金炉胆置其中久失之矣凡未咏此器有斗熨犹看玉炉盛早失金之句以惜之 参考注释玉斗(1) 酒器 玉斗一双。——《史记·项羽本纪》 (2) 又 亚父受玉斗。 (3) 北斗星 熨衣烫平衣服。 唐 白居易 《春早秋初因时即事兼寄浙东李侍郎》诗:“理曲管弦闻后院,熨衣灯火映深房。” 闻一多 《死水·洗衣歌》:“洗衣要洗干净!熨衣要熨得平!” 得全(1).获得保全。《庄子·达生》:“彼得全於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於天乎?”《汉书·刑法志》:“如此,则刑可畏而禁易避,吏不专杀,法无二门,轻重当罪,民命得全。”《新唐书·裴度传》:“ 度 得全,天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平定回部本末》:“计自去年十月至今,孤军在万里外陷重围者三月,卒得全。” (2).谓人臣事君之礼无所失。《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得全全昌,失全全亡。” 司马贞 索隐:“得全,谓人臣事君之礼全具无失,故云得全也。” 汉 枚乘 《上书谏吴王》:“臣闻得全者昌,失全者亡。” (3).指完全具备。 清 张芳 《黛史》:“声有逞焉,容有佚焉,巧美之得全者或寡矣。” 絜矩絜,度量;矩,画方形的用具,引申为法度。儒家以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礼记·大学》:“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郑玄 注:“絜,犹结也,挈也;矩,法也。君子有挈法之道,谓当执而行之,动作不失之。” 朱熹 集注:“絜,度也。矩,所以为方也……君子必当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间,各得分愿,则上下四方,均齐方正,而天下平矣。” 唐 颜真卿 《河南府参军郭君神道碑铭》:“夫孝弟之至,絜矩之道。” 宋 叶适 《陈彦群墓志铭》:“至其他察性命以絜矩,奋豪杰以特兴,亦多微妙奇伟,非颖秀士亲承其旨趣,固莫能通。”《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他两个既有这番志嚮,又説的这等明白,你我如今竟把这桩事责成他两个办起来,才是个‘絜矩之道’。” 如斯如此。《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三·代死失火》:“苟谓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 郭沫若 《黄山之歌》:“ 峨眉 号称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