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店绐叹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方回 |
释义 | 店绐叹原文均为横目民,贤否天壤异。苟怀长者心,必徇君子义。 道途分两岐,书木立标识。 行人免颠迷,岂不亦一惠。 大泽陷项王,亡楚固天意。 奈何效田父,动以绐为智。 军旅比骚动,所至迟迁避。 有屋空无人,有人门亦闭。 隔篱缪云云,前有佳店肆。 荒榛狼虎间,日暮竟无诣。 嘻其孰使然,险薄乃至是。 试尝评往册,匪敢立怪议。 友或失之初,绝交宜早计。 临危乃卖之,吾终罪郦寄。 呜呼今之人,此辈殆满世。 诗词问答问:店绐叹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参考注释横目(1).《庄子·天地》:“夫子无意於横目之民乎?愿闻圣治。” 成玄英 疏:“五行之内,唯民横目。”后以“横目”指人民,百姓。 前蜀 韦庄 《小将张彦射虎歌》:“海内昔年狎太平,横目穰穰何峥嶸。” 宋 陆游 《寓叹》诗:“虚名但可欺横目,薄俗何时復结绳。” (2).犹怒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琐》:“隶横目相仇,言词兇谩。” 郭沫若 《前茅·哀时古调》诗之三:“羡煞人,黄金印,顺口说合纵,横目说连衡。” (3).数字四的隐语。目字,横则为“四”。《晋书·五行志中》:“ 武帝 太康 三年平 吴 后, 江 南童謡曰:‘局缩肉,数横目,中国当败 吴 当復。’……案‘横目’者‘四’字,自 吴 亡至 元帝 兴几四十年。” (4).草名。即鼓筝草。《尔雅·释草》:“傅,横目。” 郭璞 注:“一名结缕,俗谓之鼓筝草。” 天壤(1) 天和地 天壤间 (2) 相隔极远;相差极大 长者(1) 年纪大、辈份高的人 伤长者之意。——《战国策·燕策》 为长者折枝。——《孟子·梁惠王上》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唐· 杜甫《兵车行》 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指有德行的人 忠厚长者 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君为长者。——《战国策·魏策》 (3) 显贵的人 君子(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道途道路,路途 唯恐道途显晦。——唐· 李朝威《柳毅传》 两岐亦作“ 两歧 ”。1.分为两支。《后汉书·张堪传》:“﹝ 张堪 ﹞拜 渔阳 太守……乃於 狐奴 开稻田八千餘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 张君 为政,乐不可支。’” 唐 吕温 《道州观野火》诗:“遍生合颖禾,大秀两岐麦。” (2).指两个分岔。 南朝 齐 谢朓 《将游湘水寻句溪》诗:“瑟汩泻长淀,潺湲赴两岐。” 宋 陆游 《雪作》诗:“飞蝗扫地无遗种,瑞麦连云有两歧。” 明 李东阳 《周公神道碑》:“麦有两岐,芝有三秀。” (3).称颂地方官吏改善农业有方,民乐年丰。 南朝 齐 谢朓 《答张齐兴》诗:“子肃两岐功,我滞三冬职。” 宋 王安石 《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诗:“北堂已足夸三釜,南亩当今识两歧。” (4).借指麦子。 南朝 梁 沉约 《留真人东山还》诗:“待余两岐秀,去去掩柴扉。” (5).指特异之禾稼。 前蜀 韦庄 《<又玄集>序》:“是知美稼千箱,两岐爰少;繁絃九变,大护殊稀。” (6).两种意见分歧;两种办法不统一。《宋史·王觌传》:“若悉考同异,深究嫌疑,则两歧遂分,党论滋炽。” 张孝若 《南京政府成立》第一节:“而 湘 赣 代表均已先后到 鄂 , 粤 代表 黄 君 克强 亦本在 汉阳 ,故復电催各省迅即派员赴 鄂 ,以免两歧。” 木立呆立,失神站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画壁》:“﹝ 朱孝廉 ﹞遂飘忽自壁而下,灰心木立,目瞪足耎。”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中:“惊视之,即前意中人也。生痴呆木立。” 清 程趾祥 《此中人语· * 洞》:“生木立移时,歌声止而笑声起,有数丽人亭亭而出。” 标识立标指示位置 行人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颠迷昏乱迷惑。 宋 苏舜钦 《符瑞》:“予惧后世拘 子厚 之作,弃天弗徵,背大道以自任,颠迷无从,靡所法则。” 宋 朱淑真 《阻雨》诗:“慳风涩雨颠迷甚,十日春无一日晴。” 明 徐渭 《启诸南明侍郎》:“某生来蠢躁,动则颠迷。” 不亦副词,表示委婉的反问,用在谓语的前面,句末有语气词同它配合 吾射不亦精乎?——宋·欧阳修《归田录》 大泽(1).大湖沼;大薮泽。《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宋 梅尧臣 《送赵谏议知徐州》诗:“ 吕梁 水注千寻险,大泽龙归万古空。”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近 星宿海 ,为导者误入大泽中,沮洳难行,人马多死。” 鲁迅 《亥年残秋偶作》诗:“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髮寒。” (2).即 大泽乡 。《史记·项羽本纪》:“ 秦二世 元年七月, 陈涉 等起 大泽 中。” (3).大恩惠。《礼记·祭统》:“祭者,泽之大者也,是故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诗大泽之博,广符瑞之富。” 李周翰 注:“大泽,谓天子之惠泽。” 项王指 项籍 。 秦 末 下相 人,字 羽 。从叔父 梁 在 吴中 起事, 梁 败死, 籍 领其军。 秦 亡,自立为 西楚霸王 ,继与 刘邦 争天下。后 汉王 用 张良 、 陈平 计,围 籍 于 垓下 ,至 乌江 自刎。见《史记·项羽本纪》。 唐 李白 《拟恨赋》:“若乃 项王 虎鬭,白日争辉。拔山力尽,盖世心违。” 元 贡师泰 《彭城怀古》诗:“ 项王 帐底犹 虞 舞, 汉祖 军中尽 楚 声。”常用以借指失败的英雄。 清 吴伟业 《戏题仕女图·虞兮》诗:“博得美人心肯死, 项王 此处是英雄。” 天意(1) 上天的意旨 (2) 帝王的心意 奈何(1) 怎么办 无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礼 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且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 ),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宫赋》 奈何饮于酒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惩治;对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田父老农 军旅即军队 骚动扰乱不安定;秩序紊乱 城市中的骚动 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夏衍《包身工》 至迟最晚 迁避迁移逃避 将军参赞迁避。——《广东军务记》 空无(1).佛教语。谓一切事物从因缘生,唯心所造,了无自性。《维摩经·菩萨行品》:“观於空无而不捨大悲。” (2).指虚无之境。 晋 陶潜 《归园田居》之四:“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有人(1).谓有杰出的人物。《晋书·忠义传序》:“ 卞壼 、 刘超 、 钟雅 、 周虓 等已入列传,其餘即敍其行事,以为《忠义传》,用旌 晋氏 之有人焉。”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 房 故为官族,称世有人。” (2).谓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 (3).泛指有某人。《孟子·尽心下》:“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樱桃小口娇声颤,不防花下,有人肠断。” 巴金 《春》一:“有人从梅林那面走过来,发出了这样的叫声。” 云云如此,这样 他来信说读了不少新书,很有心得云云 鸟具对所得诗句云云。——明· 魏禧《大铁椎传》 店肆(1).商店。《魏书·肃宗纪》:“牧守妄立碑颂,輒兴寺塔第宅,丰侈店肆商贩。”《隋书·裴矩传》:“﹝帝﹞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列酒食。” (2).旅舍。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一折:“一月前,有个 王粲 ,在我店肆中居住。”《水浒传》第六一回:“﹝ 吴用 李逵 ﹞行了几日,赶到 北京 城外店肆里歇下。” 荒榛(1).杂乱丛生的草木。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披荒榛之蒙蘢,陟峭崿之峥嶸。” 唐 孟郊 《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诗:“品松位何高,翠宫没荒榛。” 清 顾炎武 《<金石文字记>序》:“登危峰,探窈壑,捫落石,履荒榛。” (2).引申为荒芜。《旧唐书·哀帝纪》:“ 洛城 坊曲内,旧有朝臣诸司宅舍,经乱荒榛。” 狼虎(1).狼与虎。 汉 焦赣 《易林·大畜之复》:“狼虎结谋,相聚为儔,同嚙牛羊,道絶不通,病我商人。”《说岳全传》第七一回:“来至一个村中,俱是恶狗,形如狼虎一般。” (2).比喻凶恶 * 的人。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 * 书》:“追逮证验,穷根寻叶,狼虎满路,狴牢充塞。” 唐 温庭筠 《过孔北海墓二十韵》:“鸞皇婴雪刃,狼虎犯云屏。”《三国演义》第二六回:“欲离万丈蛟龙穴,又遇三千狼虎兵。” 日暮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日暮时分,炊烟袅袅 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使然使其如此;使它变得这样。《韩诗外传》卷十:“王不见夫 江 南之树乎?名橘树之 江 北,则化为枳。何则?地土使然尔。” 宋 王安石 《秋枝如残人》诗:“岁行谁使然,好杀岂天意。”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诗有音节清脆,如雪竹冰丝,非人间凡响,皆由天性使然,非关学问。” 孙犁 《秀露集·悼念李季同志》:“这不足为怪,是有很多原因,也可以说是有很多条件使然的。” 险薄(1).轻薄无行。《北齐书·任延敬传》:“ 房子远 、 郑仲礼 等并险薄无赖。”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刚正》:“ 张易之 、 昌宗 ,方贵宠用事,潜相者言其当王,险薄者多附会之。”《宋史·王畴传》:“浮华险薄之徒,往来諫官、御史家,掎摭人罪,寖以成俗,请出詔戒励。” 清 沉葆桢 《察看福州海口船坞大概情形疏》:“且浮浇险薄之子,必无持久之功。” (2).谓时世衰乱,命运不佳。 晋 陆云 《九愍·感逝》:“哀时命之险薄,怀斯类以结忧。” (3).谓民风浇薄,地方偏狭。《梁书·袁昂传》:“ 三吴 险薄, 五湖 交通,屡起 田儋 之变,每惧 殷通 之祸。” 乃至(1) 甚至 全城军民乃至老弱妇孺都参加了抢险护堤 (2) 也说“乃至于” 试尝(1).尝试。《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臣观 吴王 政骄矣,请试尝之贷粟,以卜其事。” 宋 王安石 《答王深甫书》之三:“顾私心尚有欲言,未知可否,试尝言之。” 清 马曰璐 《晚菘》诗:“此中有真味,掩卷试尝看。” (2).考试、考查。《宋史·选举志四》:“ 崇寧 以后,又復 元丰 制,而荫补者须隶国学一年无过罚,乃试銓,若在学试尝再入等,即免试。” (3).谓先尝一下食品,以了解其味道。《水浒传》第四五回:“和尚道:‘乾爷多时不来,试尝这酒。’” 清 朱之瑜 《与佐藤舍人书》:“前諭糖梅将现在者进上,思之毕竟不稳当,今另製一瓶送上。已与 弘济 面同试尝,眼同封。” 绝交断绝友谊或外交关系 君子绝交,不出恶声 两国宣布绝交 早计过早盘算。《庄子·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鴞炙。” 清 吴伟业 《避乱》诗之三:“繇来嗤早计,此日尽狂走。” 聂绀弩 《关于知识分子》:“这些条件没有了解,就断定他靠不靠得住,未免太早计了。” 临危(1) 病情危重,濒临死亡 (2) 面对致命的危险 临危不惧 呜呼(1) 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悲痛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2) 指人丧命 呜呼哀战 此辈这类人 勿与此辈来往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