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闻杜鹃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沈辽 |
释义 | 闻杜鹃原文杜鹃花发春山明,杜鹃鸟啼行人惊。 世上有谁能忘情,一身离家作远行。 为名受辱为法撄,为利被夺为官争。 忧愁嗟蹙向谁说,那忽听此断肠声。 吾家家住在泉亭,烟水相望数月程。 呼儿酤酒多酌客,聊用相慰如平生。 诗词问答问:闻杜鹃的作者是谁?答:沈辽 注释1. 押庚韵 参考注释杜鹃花也叫映山红,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卵状椭圆形。春季开花,花冠阔漏斗形,红色,是著名的观赏植物。 唐 白居易 《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刘已先去因以四韵寄之》:“最惜杜鹃花烂熳,春风吹尽不同攀。”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花》:“杜鹃花以二三月杜鹃鸣时开,一名暎山红,一名红躑躅……又 上虞 钓臺山 上双笋石,其顶有杜鹃花,春夏照烂,望之若人立而饰其冠冕者。” 清 黄遵宪 《杜鹃》诗:“杜鹃花下杜鹃啼,苦风凄雨梦亦迷。” 杨朔 《滇池边上的报春花》:“说起 昆明 的花木,真正别致。最有名的三种花是茶花、杜鹃花,还有报春花。” 春山(1).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唐 王维 《鸟鸣涧》诗:“人閒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归来心魄为动荡,晓梦月落春山空。”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潘太守诗》:“莫待 瀟湘 芳草緑,春山处处子规声。” (2).春日山色黛青,因喻指妇人姣好的眉毛。 唐 李商隐 《代董秀才却扇》诗:“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 元 吴昌龄 《端正好·美妓》套曲:“秋波两点真,春山八字分。” 清 洪楝园 《后南柯·释酗》:“问何时消除芥蔕,终不免愁锁春山未展开。” (3).指春神。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春》:“立春日, 大兴 、 宛平 县令设案於午门外正中,奉恭进皇帝、皇太后、皇后芒神土牛,配以春山。” 杜鹃(1) 杜鹃属的一种鸟,体长约15厘米,体背尾部均黑色,体下面白色、杂有深色横条纹,脚黄色,常把卵下到别的莺鸟巢里 (2) 一种常绿或落叶灌木,叶子椭圆形,花多为红色。供观赏。也叫“杜鹃花” 行人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世上世界上;人间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忘情(1) (2) 失神;无动于衷 不能忘情 (3) 不能节制感情 忘情地欢唱 一身(1) 全身,浑身 一身正气 (2) 一套(衣服) 一身新衣服 (3) 一个人 孑然一身 远行行走远路,前往某地 受辱侮辱 不甘心受辱 为法(1).制定法律。《史记·曹相国世家》:“百姓歌之曰:‘ 萧何 为法,顜若画一; 曹参 代之,守而勿失。’” (2).成为法则。 唐 韩愈 《进学解》:“吐辞为经,举足为法。” 忧愁忧虑愁苦 忧愁满面 嗟蹙犹忧叹。 宋 沉辽 《闻杜鹃》诗:“忧愁嗟蹙向谁説,那忽听此断肠声。” 断肠(1) 割开或切断肠子。形容极度的、使人承受不了的感情刺激。有时用以形容极度悲伤之情 空断肠兮思愔愔。——蔡琰《胡笳十八拍》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也有用以形容极度喜爱之情或其他感情作用的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唐·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吾家(1).我家。《史记·外戚世家》:“主与左右议 长安 中列侯可为夫者,皆言大将军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骑从我出入耳,奈何用为夫乎?’” 唐 杜甫 《宗武生日》诗:“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2).犹我。 唐 寒山 《诗》之四:“吾家好隐沦,居处絶嚣尘。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 (3).我的同宗。 鲁迅 《华盖集·咬文嚼字一》:“假使他谈到Gorky,大概是称他‘吾家rky’的了。”注:“‘吾家rky’即吾家尔基。旧时常称同宗的人为‘吾家某某’,有些人为了攀附名人,抬高自己,连同姓也都称‘吾家某某’。” 烟水亦作“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唐 孟浩然 《送袁十岭南寻弟》诗:“ 苍梧 白云远,烟水 洞庭 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词:“新堤路,问 偃湖 何日,烟水濛濛?” 明 文徵明 《石湖》诗:“ 石湖 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烟水淼茫,庐舍遮映。” 相望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酤酒(1).买酒。《墨子·非儒下》:“号人衣以酤酒, 孔某 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淮南子·说林训》:“酤酒而酸,买肉而臭。” 宋 王安石 《集句歌曲·胡笳十八拍》:“一见郎来双眼明,劝我酤酒花前倾。” 清 王又旦 《送家叔季鸿先生游脽上谒后土祠》诗:“旧事於今无可问,市楼酤酒是生涯。” (2).卖酒。《晏子春秋·问上九》:“有酤酒者,为器甚洁,置表甚长。”《汉书·景帝纪》:“夏旱,禁酤酒。”《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二年》:“先遣人出酤酒於村墅,或貰与,不责其直。” 平生(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