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行至罗江代者爽期得史者书复还涪滨径走富乐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程公许 |
释义 | 原文淋浪一日雨,浩荡千岩秋。莞彼石涧水,奔霆撼林丘。 须臾忽敛缩,幽咽锵琳璆。 混混须有本,万古江河流。 诗词问答问:《行至罗江代者爽期得史者书复还涪滨径走富乐》的作者是谁?答:程公许 参考注释淋浪(1).流滴不止貌。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 宋 司马光 《和冲卿崇文宿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邵不疑》:“况当三伏深,霑汗尤淋浪。” 明 沉璟 《义侠记·挂罗》:“这一条血路广,染衣衫犹自淋浪。” 清 查慎行 《平越遇雷玉衡口占赠之》诗:“急雨淋浪茅店外,乱山高下马蹄前。” 柳亚子 《放歌》:“仰面出门去,泪下何淋浪!” (2).沾湿貌。 宋 王安石 《和王司封会同年》:“直须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萧颯天涯鬢,淋浪醉后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谢》:“宽譬哀情,而衿袖淋浪,痛不可解。” (3).形容声音连续不绝。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纷淋浪以流离,奂淫衍而优渥。” 宋 朱熹 《试院杂诗》之二:“坐听秋檐响,淋浪殊未休。” 清 金农 《过唐太守濒别漫投十韵》:“夜闻雨淋浪,其心在寥廓。” (4).酣饮貌。 宋 王安石 《信州回车馆中作》诗之二:“山木漂摇卧 弋阳 ,因思 太白 夜淋浪。” 金 元好问 《送辅之仲庸还大梁》诗:“淋浪别酒青灯夜,灭没孤帆落照边。” 元 张养浩 《水仙子·咏遂闲堂》曲:“客来时樽酒淋浪,花与竹无俗气,水和山有异香。” 清 秦朝釪 《消寒诗话》:“酒炙淋浪倒玉尊,何如骑马海棠园?” (5).尽情;畅快。 宋 苏轼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诗之二:“久废山行疲犖确,尚能村醉舞淋浪。” 清 龚自珍 《春日有怀山中桃花因有寄》诗:“东风淋浪捲海来, 长安 人道青春迴。” (6).泼染;挥洒。形容书写流畅。 宋 苏轼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见题壁》:“狂吟跌宕无风雅,醉墨淋浪不整齐。”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对四面江山浩荡,怎消得我几行儿醉墨淋浪。” 一日(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眦睚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一日于驴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一天,一昼夜 一日之内。——唐·杜牧《阿房宫赋》 常如一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奉一日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浩荡形容水势汹涌壮阔 青冥浩荡。——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浩荡的长江 石涧山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自入 莱芜谷 ,夹路连山百数里,水隍多行石涧中。”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烟霞罩日,石涧笼阴。”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山房夜坐简徐祭酒周尚书并同游群彦》诗:“石涧水流静,山牕叶去寒。” 元 虞集 《题秋山图》诗:“龙眠石涧冷,虎撼树根牢。” 奔霆(1).暴雷。 唐 王勃 《平台秘略赞·尊师》:“奔霆易骇,巨壑难游。” (2).疾驰的闪电。 宋 苏轼 《芙蓉城》诗:“径度万里如奔霆,玉楼浮空耸亭亭。” 林丘见“ 林丘 ”。 亦作“ 林坵 ”。亦作“ 林邱 ”。1.树木与土丘。泛指山林。 南朝 宋 谢惠连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 元 萨都剌 《次张举韵题皖山金氏绣野亭》:“最喜园林动花竹,不妨城郭带林丘。”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私葬》:“杀气如烟蔽林坵,孤城半掩无人鬭。” (2).指隐居的地方。 晋 谢安 《兰亭》诗:“伊昔先子,有怀春游,契兹言执,寄傲林丘。” 唐 杜甫 《题张氏隐居》诗之一:“涧道餘寒歷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予赋《留穷诗》,以述其志云:‘……穷自有离合,心何偏去留。踟蹰兼晦朔,寂寞且林邱。’” 须臾(1) 片刻 须臾不可离 (2) 一会儿 须臾,蛇不见了。——《三国演义》 敛缩(1).收缩。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贯 既伏诛,其死所忽有物在地,如水银镜,径三四尺,俄而敛缩不见。” (2).形容胆小,遇事退缩。 吴组缃 《山洪》四:“他虽然是个甲长,人却那么老实敛缩。” 幽咽(1) 微弱的哭泣 闻泣幽咽。——唐· 杜甫《石壕吏》 幽咽的哭泣 (2) 形容低微的流水声 泉水幽咽 幽咽泉流冰下难。——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琳璆见“ 琳球 ”。 混混同“滚滚”。1.指阴阳二气混沌未分、纯朴未散的状态。《史记·太史公自序》:“窾言不听,姦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 张守节 正义:“混混者,元气之皃也。” (2).浑浊。指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亦比喻社会环境的阴暗、肮脏。《文子·上德》:“混混之水浊,可以濯吾足乎;泠泠之水清,可以濯吾缨乎。” 汉 王逸 《九思·伤时》:“时混混兮浇饡,哀当世兮莫知。” (3).混杂貌。 唐 韩愈 《与孟东野书》:“混混与世相浊,独其心追古人而从之。” 清 黄景仁 《念奴娇·渡江至京口》词:“花月茫茫,鱼龙混混,淘洗英雄处。” 康有为 《秋登越王台》诗:“秋风立马 越王臺 ,混混蛇龙最可哀。” (4).指无分别、不分明貌。 清 刘大櫆 《吴君墓志铭》:“天混混而无言兮,孰知其以也。” (5).糊里糊涂,无知无识。 唐 孟棨 《本事诗·嘲戏》:“(询)( 欧阳询 )亦酬之曰:索头连背暖,漫襠畏肚寒。祗缘心混混,所以面团团。” 宋 苏轼 《与范元长书》之八:“先公清德絶识,高文博学,非独今世所无,古人亦罕有能兼者,岂世间混混生死流转之人哉!” 清 俞樾 《右台仙馆笔记·徽人程姓子》:“ 徽 人 程 姓者……生一子,少而痴顡,及长,混混无所知。” (6).苟且度日。《老残游记》第六回:“像我们这些庸材,只好混混罢了。” 茅盾 《追求》一:“并不是找不到事;我们如果不顾廉耻的话,很可以混混。” 巴金 《电椅集·坠落的路》:“我到 北京 去,也不过随便混混时候罢了。” (7).无业游民;流氓。《官场现形记》第二八回:“这 夏十 京城之内也很有几个朋友。无奈同他来往的都是混混一流。”《负曝闲谈》第八回:“回头一问 贾 家的管家,管家説:‘这三个人都是混混。’ 劲斋 方知道是流氓。”《孽海花》第二一回:“当库丁的都是著名混混儿。他们认定一两个王公做靠主,谋得了库缺。” (8).波浪声。参见“ 混混沌沌 ”。 同“滚滚”。1.水奔流不绝貌。《孟子·离娄下》:“源泉混混,不舍昼夜。”《晋书·傅咸传》:“江海之流混混,故能成其深广也。” 宋 范成大 《四月十日出郊》诗:“涨江混混无声緑,熟麦骚骚有意黄。”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泉混混平吐,清冽鑑人眉宇。” (2).用以形容连续不断。 汉 扬雄 《法言·问道》:“道若涂,若川,车航混混,不舍昼夜。”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裴僕射 善谈名理,混混有雅致。” 万古万世 万古长青 江河(1) 长江和黄河 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 (2) 大河的泛称 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小而为大。——《庄子·则阳》 诗文赏析【原题】: 行至罗江代者爽期得史者书复还涪滨径走富乐山中借馆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