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初秋即事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张方平 |
释义 | 初秋即事原文久雨新晴后,秋风初起时。 天倪一清旷,精爽入希夷。 壁上吴生画,床头杜老诗。 平常性酷爱,对眼忽如遗。 诗词问答问:初秋即事的作者是谁?答:张方平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参考注释新晴天刚放晴;刚放晴的天气。 晋 潘岳 《闲居赋》:“微雨新晴,六合清朗。”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 金谷 俊游, 铜驼 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清 黄遵宪 《养疴杂诗》之十:“竹外斜阳半灭明,捲帘欹枕看新晴。” 吴组缃 《山洪》十:“这是个新晴的极好天气。” 秋风秋天的风 初起(1).谓最初起事。《史记·项羽本纪》:“ 项籍 者, 下相 人也,字 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2).起初;开始。《老残游记》第四回:“初起还办着几个强盗,后来强盗摸着他的脾气,这 玉大人 倒反做了强盗的兵器了。”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九章:“ 阿划 初起有点不相信,但是一听见床上的呻吟,他慢慢地跑了过来。” 天倪(1).自然的分际。《庄子·齐物论》:“何谓和之以天倪?” 郭象 注:“天倪者,自然之分也。” 南朝 梁 江淹 《翡翠赋》:“远人跡而独立,擥天倪而为儔。” 唐 王维 《座上走笔赠薛璩慕容损》诗:“君徒视人文,吾固和天倪。” 宋 王安石 《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诗:“关外寻君信马蹄,谩成诗句任天倪。”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二:“有时意笔俱化,纯任天倪,竟能略似 坡公 。” (2).犹天边。 唐 高适 《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诗:“遥见 林虑山 ,苍苍戛天倪。” 唐 岑参 《宿铁关西馆》诗:“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 清旷(1) 清静空阔 田野清旷 (2) 清爽;开朗 耳目清旷 精爽(1).精神。《左传·昭公七年》:“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於神明。”《三国志·魏志·蒋济传》:“欢娱之躭,害於精爽;神太用则竭,形太劳则弊。”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承天寺》:“自尔以来,精爽常鬱鬱。” (2).魂魄。 晋 潘岳 《寡妇赋》:“睎形影於几筵兮,驰精爽於丘墓。” 唐 李群玉 《题二妃庙》诗:“不知精爽归何处,疑是行云秋色中。” 清 王式丹 《于忠肃公墓》诗:“相望 鄂王 精爽在,灵旗萧颯暮山空。” (3).犹言神清气爽。《醒世姻缘传》第二回:“你家大爷昨日甚是精爽,怎么就会这等病?”《红楼梦》第七五回:“ 李紈 近日也觉精爽了些,拥衾倚枕,坐在床上。” 希夷(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钻仰。” 唐 权德舆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诗:“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 (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臣闻上圣玄邈,独超乎希夷;彊名之极,犹存乎罔象。”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诗:“睿想入希夷,真游到 具茨 。” (3).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北史·序传·李行之》:“年将六纪,官歷四朝,道协希夷,事忘可否。” 唐 白居易 《病中宴坐》诗:“外安支离体,中养希夷心。” 宋 范成大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之一:“宵旰三星纪,希夷十闰年。” (4).指道家、道士。 唐 元稹 《周先生》诗:“希夷 周先生 ,烧香调琴心。” 明 高启 《与王隐君宿贞宁守道馆》诗:“愿从希夷游,稽首青牛翁。” 清 高孝本 《登华山》诗:“希夷云际卧,毛女树边逢。” 吴生指 唐 名画家 吴道子 。 唐 朱景玄 《唐朝名画录·神品上》:“ 明皇 天宝 中,忽思 蜀 道 嘉陵江 水,遂假 吴生 驛駟,令往写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中心的悬壁,周廻的画像,是 吴生 亲手。” 元 汤垕 《古今画鉴·宋画》:“ 马和之 作人物甚佳,行笔飘逸,时人目为小 吴生 。” 床头(1).坐榻或床铺的旁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魏武 将见 匈奴 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 崔季珪 代,帝自捉刀立牀头。”《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太公病篤,唤 可成 夫妇到牀头叮嘱。” (2).床的一端。《晋书·艺术传·韩友》:“ 友 为筮之,令以丹画版作日月置牀头,又以豹皮马鄣泥卧上,立愈。” 唐 岑参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疏鐘入卧内,片月到牀头。” 谌容 《人到中年》二:“ 孙逸民 抬头望着阴森森竖在墙角的氧气筒,又盯着床头的心电监视仪。” 平常经常发生或出现的 平常的命运 酷爱极其爱好;非常热爱 对眼(1) 内斜视的通称。即黑眼球斜向内侧的病 (2) 合乎自己的眼光;中意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