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端午日作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端午日作原文祭毕回銮不胜恋,恰逢端午合行时。 优沾快霁真叨佑,祈后思前永切寅。 矫枉弗为罢酬节,乘閒适可例吟诗。 明朝启幸山庄跸,沿路农功细阅之。 诗词问答问:端午日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八 2. 隆五北郊大祀予六十年中惟乾年十三年四十八年三次遣亲王皇子恭代其馀五十七年岁必躬行回忆雍正年间癸丑以后皇考屡次曾命予恭代合之仍满六十之数矣 参考注释回銮君王出巡后还宫 不胜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端午(1).农历五月初五日。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亦以纪念相传于是日自沉 汩罗江 的古代爱国诗人 屈原 ,有裹粽子及赛龙舟等风俗。《初学记》卷四引 晋 周处 《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五花丝粽》:“ 屈原 五月五日投 汨罗水 , 楚 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世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栋叶五色丝,皆 汨罗 遗风也。”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採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端午》:“古时端午亦用五月内第一午日,《后汉书·郎顗传》以五月丙午遣太尉,又《论衡》曰,‘五月丙午日日中之时铸阳燧’,是午节宜用午日或丙日,后世专用五日,亦误。按《周官·壶涿氏》‘午贯象齿’ 郑 注:‘午故书为五’,然则午五本通用……后世以五月五日为午节,盖午五相通之误。” (2).泛指农历每月初五日。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八月端午》:“ 唐玄宗 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 张説 《上大衍历序》云:‘谨以 开元 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唐类表》有 宋璟 《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也。” 合行应当;应该施行。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山陵使故事》:“自 唐 至於 五代 故事,山陵使事讫,合行求去。”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凡各衙门章奏奉旨,有某部看了来説者,必是紧关事情,重大机务,有某部知道者,虽若稍缓,亦必合行事务。” 矫枉矫正弯曲。比喻纠正偏邪。《孟子·滕文公下》“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汉 赵岐 注:“人当以直矫枉耳。”《后汉书·朱祐景丹传论》:“ 光武 鉴前事之违,存矫枉之志。” 李贤 注:“矫,正也。枉,曲也。” 唐 元希声 《赠皇甫侍御赴都》诗之四:“刺邪矫枉,非贤勿居。” 宋 秦观 《送洪景之循州参军》诗:“寒梅不自重,輒花桃李先。矫枉有佳菊,最后众芳妍。” 适可(1).适合;适宜。《汉书·蒯通传》:“故里母非谈説之士也,束緼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适可。” 明 李贽 《答李见罗先生书》:“及其饱闷已过,情景适可,则仍旧如前锁门独坐而读我书也。” (2).只能,仅仅可以。《百喻经·雇倩瓦师喻》:“此驴今者适可能破,假使百年,不能成一。” 吟诗(1).作诗。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 苏軾 以吟诗有讥訕,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臺差官追取。” 清 杜濬 《一杯叹》诗:“坐使吟诗作赋兴索然,眼见斯文从此废。” (2).吟诵诗歌。 茅盾 《子夜》九:“吟诗的 杜新箨 也看见了,放下筷子,站起来招呼。” 巴金 《雪》第一章:“原来他们斜对面座位上的一个有八字胡的中年人正在摇头摆脑地吟诗。” 明朝〈方〉∶明天 山庄山中的村庄;别墅 沿路靠路边;一路上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