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雨后万寿山八韵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雨后万寿山八韵原文弥月缘希泽,愁深农苦辛。 今朝经大霈,几暇命游巡。 适以纾怀郁,果然入目新。 溪声喧有涨,峰色净无尘。 昼为夏长静,天如雨后仁。 耕耘催亚旅,草木长精神。 谓是忘忧地,虞非克念邻。 山灵如藉问,合唤个中人。 诗词问答问:雨后万寿山八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一 参考注释弥月小儿初生满一月;指新婚满一月;足月,怀孕满十个月 苦辛(1).犹辛苦。劳苦艰辛。《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无为守穷贱,轗軻长苦辛。”《后汉书·孔奋传》:“ 奋 力行清絜,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 元 罗志仁 《绝句》:“囓雪 苏郎 受苦辛, 庾公 老作北朝臣。” 清 顾炎武 《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诗:“出营甘旨入奉母,崎嶇州里良苦辛。” 叶圣陶 《未厌集·苦辛》:“男的舍不得女的再担负母亲的苦辛,所以情愿把新生的孩子送掉。” (2).草名。《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九十里,曰 阳华之山 ,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青雄黄,其草多藷藇,多苦辛。”一本作“ 苦莘 ”。 朝经朝廷的典章制度。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辞一官不减身累,增一职已黷朝经。”《旧唐书·宪宗纪下》:“今 淮西 一道,未达朝经,擅自继袭,肆行寇掠。” 宋 范仲淹 《谢转给事中移知邓州表》:“臣敢不寅奉朝经,躬脩民政。” 大霈谓皇帝大施恩泽。多指大赦。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俞侍郎执法》:“﹝ 俞澂 ﹞以为 * 於异代,既更开国大霈,犹所不赦,况 亮 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考察破例》:“即 穆宗 登极,大霈言官,无一遗弃。” 游巡(1).游目巡视。 唐 韩愈 《送惠师》诗:“凌 江 诣 庐岳 ,浩荡极游巡。” (2).流动巡逻。 清 林则徐 《覆陈部议陕甘捐输经费再行详核摺》:“贼未来则分兵游巡,贼既至则合兵剿击。” 果然(1) 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果然名不虚传 里头果然有一件粉红色的纱衣,她就拿起来,转身走进树林。——《牛郎织女》 (2) 连词,表示假设 那儿果然像你说的那么热,我去时就连毛衣也不用带了。 (3) 饱足的样子 适莽苍者,三食而反,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 入目观看。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摘抄》:“ 顺天 尹 王 公 驥 患伤寒, 袁 往视其疾,神色俱变,不可入目。”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此等议諭煞是可笑,与其为此等论,不如并此词不入目,即入目亦置若未见。” 溪声溪涧的流水声。 唐 陈润 《宿北乐馆》诗:“庭木萧萧落叶时,溪声雨声听不辨。” 宋 陆游 《登紫翠楼》诗:“水落溪声壮,天寒山色奇。” 清 赵俞 《溪声》诗:“却笑溪声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间。”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随时变换调子。” 无尘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 唐 崔橹 《莲花》诗残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唐 杜荀鹤 《题战岛僧居》诗:“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 雨后指谷雨后采制的茶叶。《宋史·食货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 、 归州 、 江南 、 荆湖 ,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 耕耘(1) 犁地除草。泛指农耕之事 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荀子·子道》 秋田耕耘足,丰年雨露频。——唐· 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诗 (2) 比喻各种辛勤劳动(多指脑力劳动) 着意耕耘,自有收获 亚旅(1).诸大夫。《书·牧誓》:“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 孔 传:“亚,次;旅,众也。众大夫,其位次卿。” (2).上大夫的别称。《左传·文公十五年》:“ 宋 华耦 来盟……请承命於亚旅。” 杜预 注:“亚旅,上大夫也。” (3).指兄弟及众子弟。语出《诗·周颂·载芟》:“侯主侯伯,侯亚侯旅。” 毛 传:“亚,仲叔也;旅,子弟也。” 清 张尔岐 《蒿菴闲话》卷一:“辟之事亲,亚旅耕田。” 草木(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精神(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忘忧(1).忘却忧愁。《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夫酒忘忧,故能消之也。” 唐 张说 《喜度岭》诗:“见花便独笑,见草即忘忧。” (2).萱草的别名。 唐 陈子昂 《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诗:“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本草经》云:萱,一名忘忧。” 元 钱抱素 《琐窗寒·题玉山草堂》词:“书带生香,忘忧弄色,四窗虚悄。” 清 黄宗羲 《小园记》:“因买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忘忧、含笑。” 山灵(1).山神。《文选·班固<东都赋>》:“山灵护野,属御方神。” 李善 注:“山灵,山神也。” 元 房皞 《送王升卿》诗:“我欲从君觅隐居,却恐山灵嫌俗驾。” 清 林则徐 《塞外杂咏》:“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郭沫若 《月蚀》:“我们 四川 的山灵水伯远远在招呼我。” (2).山间出产的珍异食物。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舒心的列山灵,陈水陆, 张君瑞 合当钦敬。” (3).昆虫名。彝族民间史诗《梅葛》第三部七:“岩上‘伯幺’有三对,河坝‘山灵’有二对,人人见了都喊打。”原注:“伯幺、山灵,都是昆虫。” 个中人此中人 平生自是个中人,欲问渔舟便写真。——苏轼《李颀画山见寄》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