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偈颂三十首
朝代 宋代
作者 释印肃
释义

偈颂三十首原文

离诸名色相,实见如来藏。
能转语成经,本心非傍样。
说有即是无,说无无伎俩。
不会自转经,依语成妄想。
梦裹推木轮,信施谁酬偿。
不出牛马羊,入他兰圈养。
一文四个字,还足连他丧。
悟者发真机,迷者堕铁网。
佛教空无相,妙契合无上。
天鼓解说经,忏悔罪无量。
有无空不空,真实不虚诳。
圆信六神通,不刻天龙像。
只麽转心经,个中谁拟向。

诗词问答

问:偈颂三十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印肃
问:偈颂三十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印肃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印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色相

(1) 色彩所呈现出来的质地面貌

我们可以从这块玉的色相上断定它是块好料

(2) 如日光通过三棱镜分解出的红、橙、黄、绿、青、紫六种色相

(3) 佛教指事物的形状外貌

无边色相,圆满光明

(4) 后来也指女子的姿色容貌

利用色相从事犯罪活动

实见

(1).犹言真知灼见。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一》:“ 东坡 晚年在海上不观他人诗,惟以 陶 柳 集自随,岂非世虑尽而实见定歟?”

(2).实地见闻;实际见闻。 鲁迅 《二心集·<艺术论>译本序》:“第二篇《原始民族的艺术》先据人类学者,旅行家等实见之谈,从 薄墟曼 , 韦陀 , 印地安 以及别的民族引了他们的生活,狩猎,农耕,分配财货这些事为例子,以证原始狩猎民族实为 * 主义的结合。”

如来

佛的别名。梵语意译。“如”,谓如实。“如来”即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又为 释迦牟尼 的十种法号之一。《金刚经·威仪寂静分》:“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诔》:“仰弘如来,宣扬法雨;俯授法师,威仪允举。”《西游记》第七回:“众神随至 寳莲臺 下啟知, 如来 召请。” 清 赵翼 《大石佛歌》:“是谁凿破山骨裂,幻出如来身半截。”

转语

(1).转告。 唐 韩愈 《答渝州李使君书》:“今既无由缘进言,言之恐益累高明,是以负所期待,窃窃转语於人,不见成效,此 愈 之罪也。”《“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六月一日,学生代表数人晤省会议长 康君 ,告以罢课之理由,及要求之条件,恳其转语 赵督 ,允将电及宣言书发出。”

(2).训诂学术语。因时地不同或其他原因而音有转变的词。有音转而义不变的,如《方言》第三:“庸谓之倯,转语也。”“庸”、“倯”是迭韵相转。《方言》第十:“……有音转义变而分化为不同的词的,如《尔雅·释水》:水注溪曰谷,注谷曰沟,注沟曰澮。”“ * 为澜,小波为沦。”“溪”、“谷”、“沟”、“澮”和“澜”、“沦”都是双声相转。

(3).佛教语。禅宗谓拨转心机,使之恍然大悟的机锋话语。如 云门 三转语、 赵州 三转语等。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悟百丈不昧因果》:“某甲对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坠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责脱野狐身。’”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二折:“[正末云]假若生死止在何处?速道速道。[旦儿云]师父,我答不的这一转语。”《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和尚,这四句只当引子,不算输赢。我有一转语,和你赌赛输赢,不赌金珠富贵。”

(4).引申为解释的话。《朱子语类》卷八七:“今欲下一转语:取於人者,便是‘有朋自远方来’,‘童蒙求我’。” 茅盾 《对于文坛的一种风气的看法》:“读者要求长篇小说,我们接受了这要求,供给了长篇的作品了,但我们的工作做得怎样?对这一点,我们又该下怎样的一个转语呢?”

(5).指转换话题。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古书发端之词例》:“‘若夫’者,转语之词也;而古人或用以发端。”

本心

(1) 原来的心愿

(2) 旧指天生的善性;天良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

说有

三国 魏 正始 中, 何晏 、 王弼 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 王衍 甚重之,唯 裴頠 以为非,著《崇有论》以讥之。见《晋书·裴頠传》、《王衍传》。后用为讨论万物本原之典。 宋 苏轼 《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之二:“説有陋 裴頠 ,谈无笑 王衍 。”

即是

(1).如此。《庄子·庚桑楚》:“若有不即是者,天钧败之。”

(2).就是。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僕即是鬼,何以云无。”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知之真切篤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无无

连空虚无有也没有。 中国 古代道家认为的天地万物形成以前的空寂状态。后亦泛指虚无,乌有。《淮南子·道应训》:“予能无有矣,未能无无也。及其为无无,又何从至於此哉?” 高诱 注:“言我能使形不可得,未能殊无形也。” 前蜀 贯休 《道情偈》之一:“ 崆峒老人 专一一, 黄梅真叟 却无无。” 宋 宋祁 《庭戒诸儿》:“如一沤生,一沤灭,还入於海,沤自妄见,海无生灭,无有也,亦无无有,亦无无无,淡然无所得而止,止亦不止也。”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二:“无无,然后平等。”

伎俩

(1) 手段;花招

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

(2) 技艺;本领

见他伎俩,飞 * 太祖。——明·佚名《英烈传》

会自

犹应当。 唐 宋之问 《题梧州司马山斋》诗:“流芳虽可翫,会自立 长沙 。”

转经

(1).佛教语。唱诵佛经。 唐 王建 《题詵法师院》诗:“僧院不求诸处好,转经唯有一窗明。” 唐 裴铏 《传奇·崔炜》:“僧感之甚,谓 煒 曰:‘贫道无以奉酬,但转经以资郎君之福祐耳。’” 清 丘逢甲 《王姑庵绝句》之五:“不及天南怀帝后,转经遥祝海棠花。”

(2).佛教语。犹转藏。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三:“转经, 蒙古 奉佛惟谨,木轮中贯铁枢可转动,集梵经於轮间,大者支木架,以手推之,小者持而摇之,旋转如风。谓一转功德与持诵一过等。”

妄想

(1) 狂妄地打算;梦想

他处于怀旧的妄想中

(2) 不能实现的打算

(3) 不能实现的非分之想

他的希望只不过是妄想

酬偿

报偿,偿还。 唐 元稹 《旱灾自咎贻七县宰》诗:“还填折粟税,酬偿貰麦邻。” 赵朴初 《塞鸿秋·咏文成金城公主》曲:“今朝彩带绕连枝,金桥拭目天堂俟。喜酬偿二女千秋志。”

牛马

比喻做苦工的人

圈养

关在圈里饲养

圈养牲畜

一文

(1).一条斑纹。指事物的一小部分。《淮南子·说林训》:“见虎一文,不知其武;见驥一毛,不知善走。”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 王子 所辑虽不多,见虎一文,亦足慰君于地下矣。”

(2).一篇文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夫銓序一文为易,弥纶羣言为难。”《陈书·徐陵传》:“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

(3).指一句文辞。《诗·小雅·采菽》“君子来朝,言观其旂” 唐 孔颖达 疏:“是一文而有二意。”

(4).一枚铜钱。旧时铜币皆有文字,说明其值,故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 汉 世 刘宠 作郡有政绩,将解任去治,此溪父老,人持百钱出送, 宠 各受一文。”《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是一年前,也是赌输了,身边并无一文,夜间便去掏摸些东西。”《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自己又是一文不要的。”

(5).方言。一块银元。 徐珂 《清稗类钞·方言类》:“ 广州 方言:一块银元,呼作一文。”

真机

(1).玄妙之理;秘要。 唐 杨巨源 《送淡公归嵩山龙潭寺葬本师》诗:“野烟秋火苍茫远,禪境真机去住閒。” 宋 陈师道 《和贾耘老春晚》诗:“一卧海城春又晚,不妨閒处得真机。”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古人论诗,举其大要,未尝喋喋以泄真机,但恐人小其道尔。”

(2).真正的动机、目的。 明 唐顺之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而不知锥刀之算其真机也。”

铁网

铁丝编成的网。古代渔人用以搜取珊瑚。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 愷 惘然自失” 刘孝标 注引 三国 吴 万震 《南州异物志》:“珊瑚生 大秦国 ,有洲在 涨海 中,距其国七八百里,名 珊瑚树洲 。底有盘石,水深二十餘丈,珊瑚生於石上。初生白,软弱似菌。国人乘大船,载铁网,先没在水下,一年便生网目中,其色尚黄,枝柯交错,高三四尺,大者围尺餘。三年色赤,便以铁钞发其根,繫铁网於船,绞车举网。还,裁凿恣意所作。若过时不凿,便枯索虫蛊。” 唐 李商隐 《碧城》诗之三:“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宋 梅尧臣 《送韩子文寺丞通判瀛州》诗:“选才才且殊,铁网收珊瑚。”

佛教

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公元前6至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创立。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有生皆苦”,以超脱生死为理想境界。广泛流传于亚洲国家。相传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

空无

(1).佛教语。谓一切事物从因缘生,唯心所造,了无自性。《维摩经·菩萨行品》:“观於空无而不捨大悲。”

(2).指虚无之境。 晋 陶潜 《归园田居》之四:“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妙契

神妙的契合。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形容》:“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宋 秦观 《和程给事赟闍黎化去之什》:“早因妙契窥 曹洞 ,竟以清芬继 肇生 。” 明 唐顺之 《登孙登啸台》诗:“清浄同 河上 ,沉冥异 竹林 ,坐超惟默理,妙契守雌心。”

合无

犹何不。 元 马致远 《汉宫秋》楔子:“合无遣官徧行天下,选择室女……以充后宫。” 明 陈子龙 《请假葬亲疏》:“ 李永茂 久列戎行,晓畅兵事,其才十倍于臣,合无令其暂管,必有裨益。”

天鼓

(1).天神所击之鼓。传说云天鼓震则有雷声。《史记·天官书》:“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云仙杂记》卷九引 晋 葛洪 《抱朴子》:“雷曰天鼓,雷神曰雷公。” 唐 李白 《梁甫吟》:“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天鼓鸣》:“ 嘉靖 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未申时,天鼓震西北,俗云乾雷响。”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第二节:“雷声隆隆,好象谁在猛击天鼓助威风!”

(2).道家的一种法术。中央牙齿上下相叩。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夫学道之人,须鸣天鼓以召众神也。左相叩为天鐘,卒遇凶恶不祥叩之。右相叩为天磬,若经山泽邪僻威神大祝叩之。中央上下相叩,名天鼓。”《云笈七籤》卷三一:“叩齿之法……中央上下相对相叩,名曰鸣天鼓。”

(3).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河鼓三星,旗九星,在牵牛北,天鼓也。”

说经

(1).讲解儒家的经书。 汉 王充 《论衡·书解》:“著作者为文儒,説经者为世儒。”《后汉书·儒林传·杨政》:“京师为之语曰:‘説经鏗鏗 杨子行 。’教授数百人。”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辨<明史纪事本末>非窃书》:“ 六朝 、 唐 、 宋 、 元 、 明 ,説经者林立。”

(2). 宋 代“说话人”说话类别之一。内容为讲说佛经故事。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説经,谓演説佛书。”《西湖老人繁胜录》:“説经, 长啸和尚 、 彭道安 、 陆妙慧 、 陆妙净 。”

悔罪

悔恨自己的罪恶

无量

(1) 没有限制的;没有止境的

前途无量

(2) 难以计算,指数量极多

有无

亦作“ 有亡 ”。1.有或无。《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臣 楚国 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餘年,时从出游,游於后园,览於有无,然犹未能徧覩也。” 李善 注:“览於有无,谓或有所见,或復无也。” 汉 扬雄 《羽猎赋》:“驰弋乎神明之囿,览观乎羣臣之有亡。” 唐 贾岛 《送僧》诗:“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水浒传》第三九回:“这个不难,只取牢城营文册一查,便见有无。”

(2).指家计的丰或薄。《礼记·檀弓上》:“ 子游 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 子游 曰:‘有亡恶乎齐?’” 陆德明 释文:“有亡……一音无。” 孔颖达 疏:“亡,无也。言各随其家计丰薄有无也。”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公﹞復常好施,与宗族同其有亡。”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无,到天王庙去杀猪,宰羊,磔狗,献鸡,献鱼,求神保佑五谷的繁殖,六畜的兴旺,儿女的长成,以及作疾病婚丧的禳解。”

(3).指有馀与不足。《书·益稷》:“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孙星衍 疏:“有为有餘,无为不足也。”按,《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引作“有亡”。 唐 韩愈 《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宋 苏轼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诗:“墟里通有无,垣墙任摧倒。”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商人各负担了花纱同货物,洒脱的向深山中村庄走去,同平民作有无交易,谋取什一之利。”

(4).所有。 唐 韩愈 《处士卢君墓志铭》:“其弟 浑 ,以家有无,葬以车一乘於 龙门山 先人兆。” 宋 曾巩 《故太常博士吴君墓碣》:“其丧父也,以家之有无葬,故葬不缓。”

(5).古代哲学范畴。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实有”等义;无,指事物的不存在,有“无形、无名、虚无”等义。《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几神之区; 夷甫 、 裴頠 ,交辨於有无之域:并独步当时,流声后代。”

真实

与事实相符

真实的故事比虚假的小说还要奇妙

虚诳

欺蒙,欺骗。《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有德不假身高,无智徒劳百岁。构之虚誑,不如验之取实。” 宋 范仲淹 《奏辩陈留移桥》:“又根究得元《乞移桥状》内所説损却人命及陷没财物,并是虚誑。” 元 无名氏 《小张屠》戏文第一折:“母亲行时时亲拜覆,勤勤的廝问当,便有志诚心无半点儿虚誑。”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此事经 华阴 、 朝邑 二县勘核,决非虚誑,然非思议所及之境矣。”

神通

佛教指神佛具有的神奇能力,今指出奇的手段或本领

大显神通

老栓倒觉得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 鲁迅《药》

天龙

(1).天上的龙。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 叶公 子高 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於是天龙闻而下之。” 宋 王安石 《化城阁》诗:“ 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汉上。中有不死庭,天龙尽四向。”

(2).佛教语。谓诸天与龙神。《法华经·序品》:“天龙恭敬,不以为喜。”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一:“遥知法会 灵山 在,八部天龙礼我言。”

(3).房宿第三星之名。《星经》卷上:“三名天龙,四名天马。”

(4).山名。在 山西省 太原县 境。产硫磺。山壁有 北魏 拓跋氏 所造凹形佛像,是美术雕刻史上有价值的杰作。

(5).蜈蚣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部·蜈蚣》。

心经

注意,留心。 清 方苞 《七思·伯姊》:“余鬌角兮未生齿,持负嘘呵兮属伯姊……姊俄瞬兮心经,食为吐兮櫛为停。”

个中

此中;其中

个中消息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1:4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