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满庭芳(春日过城东旧游)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刘埙 |
释义 | 满庭芳(春日过城东旧游)原文帘卷疏棂,楼平危堞,几回笋玉凭阑。觅花呼酒,更共理哀弹。暖日柔风好景,行云绕、莺燕翩翩。谁知道,冶游重到,已赋解连环。 诗词问答问:满庭芳(春日过城东旧游)的作者是谁?答:刘埙 参考注释危堞高城。亦指危城。 唐 皇甫冉 《奉和王相公早春登徐州城》:“落日凴危堞,春风归故乡。”《宋史·杨亿传》:“ 灵武 危堞,岿然仅存, 河 外五城,继闻陷没。” 叶叶 《梦吴江行》:“千骑万骑夹危堞, 吴江 城外阵云叠。” 凭阑见“ 凭栏 ”。 共理指共同治理政事。 唐 白居易 《贺平淄青表》:“臣名参共理,职忝分忧,抃舞欢呼,倍万常品。” 宋 柳永 《木兰花慢》词之三:“凝眸,乃睠东南,思共理,命贤侯。” 哀弹犹哀弦。指悲凄的弦乐声。 晋 潘岳 《笙赋》:“輟 张女 之哀弹,流 广陵 之名散。” 唐 韩愈 《龊龊》诗:“妖姬坐左右,柔指发哀弹。” 宋 秦观 《黄楼赋》:“发哀弹与豪吹兮,飞鸟起而参差。” 柔风和风;春风。《管子·四时》:“然则柔风甘雨乃至,百姓乃寿,百虫乃蕃,此谓星德。” 尹知章 注:“柔,和也。”《文选·陆机<园葵>诗》:“时逝柔风戢,岁暮商猋飞。” 吕延济 注:“柔风,春风也。” 唐 罗隐 《谗书·本农》:“丰年之民,不知甘雨柔风之力,不知生育长养之仁。” 好景(1).美好的景色。 前蜀 魏承班 《木兰花》词:“迟迟好景烟花媚,曲渚鸳鸯眠锦翅。” 宋 柳永 《雨霖铃》词:“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对许多好景,触目是断肠诗。” 元 刘秉忠 《寄友人》诗:“好景与时浑易过,可人和月只难圆。” (2).好的景况。如:好景不常。 行云流动的云;亦用以比喻女子头发 莺燕(1).黄莺与燕子。泛指春鸟。 唐 乔知之 《定情篇》:“鳧雁将子游,鶯燕从双栖。” 宋 郑起 《晚春即事》诗:“门外数枝杨柳薄,一春鶯燕不曾来。” 元 张养浩 《寒食游廉园》诗:“花柳巧为鶯燕地,管紘遥递綺罗风。” (2).莺善鸣,燕善舞,因以“鶯燕”比喻歌姬、舞女或妓女。 宋 李莱老 《浪淘沙》词:“宝押绣帘斜,鶯燕谁家,银筝初试合琵琶。” 清 李渔 《意中缘·毒饵》:“妾乃 闽 莆 妓女 林天素 是也,不幸双亲弃早,将身堕入青楼,虽居鶯燕之场,时切雎鳩之慕。” 翩翩(1) 运动自如、鸟飞轻疾的样子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唐·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翩翩舞姿 (2) 举止洒脱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形容风采、文辞的美好 元瑜书记翩翩。—— 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知道(1) 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 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管子》 (2) 认识道路 今得遣归,既不知道,不能独行,为我得一伴否?——晋· 干宝《搜神记》 (3) 晓得,谓对事物有所了解、认识 知道了发生过的情况 冶游野游;男女在春天或节日里外出游玩。后来专指 * 万不料其背盟弃信,负义辜恩,更甚于冶游子弟。——《海上花列传》 解连环(1).《战国策·齐策六》:“ 秦始皇 尝使使者遗 君王后 玉连环,曰:‘ 齐 多智,而解此环不?’ 君王后 以示羣臣,羣臣不知解; 君王后 引椎椎破之,谢 秦 使曰:‘谨以解矣!’”后以“解连环”比喻解决难题。 宋 辛弃疾 《汉宫春·立春日》词:“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清 郑燮 《与丹翁书》:“此等辞令,固非庸手所能,亦非狠手所办,真是解连环妙手。”亦省作“ 解环 ”。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酷儒莠书》:“其意盖倣 齐 君王后 以椎解环,不知环破即解,乱丝斩之仍不治也。” (2).词牌名。又名《望梅》、《杏梁燕》。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词谱》卷三四:“此调始自 柳永 ,以词有‘信早梅偏占阳和’,及‘时有香来,望明艷遥知非雪’句,名《望梅》。后因 周邦彦 词有‘妙手能解连环’句,更名《解连环》。 张辑 词有‘把千种旧愁,付与杏梁语燕’句,又名《杏梁燕》。” 乘云(1).驾云;驭云。《楚辞·离骚》:“吾令 丰隆 乘云兮,求 宓妃 之所在。”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二:“夜领 张彻 投 卢仝 ,乘云共至 玉皇 家。”《镜花缘》第十三回:“当日小弟闻 大人国 只能乘云而不能走,每每想起,恨不能立刻见之,今果至其地,真是天从人愿。” (2).升天,仙去。 宋 苏舜钦 《感兴》诗:“吾朝三圣人,乘云不可覩。” 行处(1).随处;到处。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元 汤式 《赏花时·戏贺友人新娶》套曲:“翠袖分香行处有,綵笔生花梦境熟。” 清 孙枝蔚 《雨》诗:“浮生怜物态,行处触长吟。” (2).走过的地方。 前蜀 韦庄 《叹落花》诗:“ 西子 去时遗笑靨, 谢娥 行处落金鈿。” 紫骝古骏马名。《南史·羊侃传》:“帝因赐 侃 河南国 紫騮,令试之。 侃 执矟上马,左右击刺,特尽其妙。” 唐 李益 《紫骝马》诗:“争场看鬭鸡,白鼻紫騮嘶。” 明 陆采 《明珠记·探留》:“暂向垂杨繫紫騮,拂拭征衣垢,朱门十丈蟠双兽。” 望重名望大。《南齐书·江谧传》:“以 刘景素 亲属望重,物应乐推,献诚荐子,窥窬非望。” 唐 周贺 《赠姚合郎中》诗:“望重来为守土臣,清高还似武功贫。”《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许武 ﹞此时望重朝班,名闻四野。”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非得望重德劭之 远师 之维护,亦不能风行也。” 长恨(1).犹言遗恨千古。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所怀不章,长恨黄泉。”《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何意老志復不从哉?万年之日长恨矣!”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三盃取醉不復论,一生长恨奈何许。” (2).指千古之遗恨。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门行》:“长歌欲 * ,弥起长恨端。” (3). 唐 白居易 所作《长恨歌》的略称。 唐 白居易 《编集拙诗戏赠元九李二十》:“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女郎指年轻女子 不知木兰是女郎。——《乐府诗集·木兰诗》 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一回(1).一次;一度。 唐 贺知章 《逸句》:“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 唐 孟郊 《怨别》诗:“一别一回老,志士白髮早。”《红楼梦》第五四回:“﹝炮仗﹞放罢,然后又命小戏子打了一回莲花落。” (2).一会儿。《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方才叫住 郭立 ,相问了一回。”《水浒传》第一○二回:“今晚才到家,一回儿又做甚麼来?”《海上花列传》第一回:“一回説要看戏,一回説要吃酒。” 丁西林 《一只马蜂》:“她一回儿要到外边买些水果,一回儿想叫家里送点鸡汤。” (3).章回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每一章称为一回。说书的一个段落也叫一回。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