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西甘涧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西甘涧原文下岭命归鞭,山蹊循复沿。 栖凹仍有寺,淙涧率成泉。 古佛如是相,野僧不解禅。 饶他契义谛,棒喝祇徒然。 诗词问答问:西甘涧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十八 参考注释循复回复,恢复。《后汉书·周举传》:“ 秦始皇 怨母失行,久而隔絶,后感 潁考叔 茅焦 之言,循復子道。” 率成草率写成。 清 金农 《旧有写经研》诗序:“今偶登 嵩山 ,过 片石菴 ,閲 释氏 之书,休憩树下,忽念故物,率成二诗。” 古佛(1).历史年代久远的佛像。 宋 朱熹 《题九日山石佛院乱峰轩》诗之一:“因依古佛居,结屋寒林杪。” 清 袁枚 《普陀寺》诗:“古佛坐无言,流泉代作语。” (2).佛教语。指过去的佛。《五灯会元·<七佛>序》:“古佛应世,緜歷无穷,不可以周知而悉数也。” 如是如此这么;像这样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清· 刘开《问说》 野僧(1).山野僧人。 唐 张籍 《赠王秘书》诗:“身屈祗闻词客説,家贫多见野僧招。” 宋 吴聿 《观林诗话》卷二:“新成文刻在,往事野僧传。”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余二月出门,有野僧送行。” (2).为僧人自谦之称。 唐 皎然 《戏题》诗之一:“时人不解野僧意,归去溪头作鸟羣。” 不解(1).不能解开;不能分开。《楚辞·九章·哀郢》:“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汉 枚乘 《七发》:“ 楚苗 之食,安胡之飰,摶之不解,一啜而散。” 明 李贽 《过桃园谒三义祠》诗:“谁识 桃园 三结义,黄金不解结同心。” (2).不能解救;不能和解。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向使 郭隗 倒悬而王不解,临难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 柳青 《狠透铁》:“有时甚至因為正直更被一部分人深恶痛绝,好象结了不解之仇。” (3).不止;不罢休。《汉书·五行志上》:“归狱不解,兹谓追非,厥水寒, * 。”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谓释有罪之人而归无辜者也。解,止也。追非,遂非也。”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男家送去一床哔叽被,女家不要,非得麻花被不解。” (4).不懂,不理解。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唐 李白 《月下独酌》诗之一:“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李筌 注《阴符经》,至‘禽兽之制在气’经年不解,梦乌衣人教之,遂通其义。” 余开选 《狮子》:“‘你要干啥?’ 王天明 不解地问。” 不懈怠。《诗·大雅·假乐》:“不解於位,民之攸塈。”《礼记·杂记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 义谛佛教语。犹真谛。 明 归有光 《赠菩提寺坤上人序》:“自是数喜与其徒论説空理,求第一义諦。” 明 李贽 《念佛答问》:“我谓念佛即是第一佛,更不容於念佛之外復觅第一义諦也。” 棒喝佛教禅宗祖师接待来学的人时,常常当头一棒或大声一喝,促其领悟。比喻警醒人们的迷悟 徒然(1) 仅仅如此 (2) 无缘无故;偶然 皆不徒然 (3) 枉然。白白地;不起作用 我找不到他们,徒然跑了半天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