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蓬莱山人为邹得中作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大圭 |
释义 | 蓬莱山人为邹得中作原文三山楼阁隔烟海,清水黄尘渺何在。 瑶池几度宴蟠桃,金母苍然云鬓改。 蓬莱山人沧海客,绿发童颜布衣窄。 养成鸡犬服丹砂,曾向瑶池掌仙籍。 幻游或在长安市,咫尺毫端移万里。 有时举步青冥中,笑引吹笙两童子。 仙裳缥缈去复停,风中环佩秋泠泠。 人间望之如列星,扬言自说山人名。 翻身下视鳌头岛,一勺沧溟眼中小。 挥手尘寰不可招,风露无声洞天晓。 诗词问答问:蓬莱山人为邹得中作的作者是谁?答:大圭 注释1.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六十六 参考注释三山(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 三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苏轼 《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 清 黄遵宪 《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 徐巿 ,横纵六里听 张仪 。” (2). 福州 的别称。 福州 城中西有 闽山 ,东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称 三山 。见 宋 曾巩 《道山亭记》。 元 萨都剌 《入闽过平望驿》诗:“ 广陵 城里别匆匆,一去 三山 隔万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 宋 黄庭坚 《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 郭沫若 《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 萧华 《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楼阁泛指楼房。阁,架空的楼。《后汉书·吕强传》:“造起馆舍,凡有万数,楼阁连接,丹青素堊,雕刻之饰,不可单言。”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楼阁玲瓏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西游记》第三六回:“幸得那壁厢有楼阁不远,想必是庵观寺院,我们都到那里借宿一宵。” 烟海(1) 烟雾弥漫的大海——用于比喻。如:浩如烟海 (2) 思想的混乱、变化不定或模糊的状态。如:如堕烟海 清水清澈的凉水 黄尘(1).黄色的尘土。《后汉书·马融传》:“风行云转,匈礚隐訇,黄尘勃滃,闇若雾昏。” 唐 王昌龄 《塞下曲》之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少顷,看见大路上黄尘滚滚,一辆摩托车驰过。” (2).比喻俗世;尘世。 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诗:“岂知黄尘内,迥有白云踪。” 明 高启 《江上晚眺图》诗:“观图忽起沧洲想,身堕黄尘又几年。” 清 周亮工 《有感寄舍弟靖公暨唐肯堂》诗:“看尽黄尘迷不得,相期破衲老江滨。” (3).犹黄泉。 清 蒋士铨 《空谷香·怀香》:“黄尘碧落两难凭,神仙有数,生死无常,那不关情。” 何在在哪里 公理何在? 瑶池神话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住的地方;美池,多指宫苑中的池 蟠桃(1).神话中的仙桃。据《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 度朔之山 ,上有大桃木,其蟠屈三千里。”又据《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内传》载:七月七日, 西王母 降,以仙桃四颗与帝。帝食辄收其核, 王母 问帝,帝曰:“欲种之。” 王母 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时传之寿》词:“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 清 黄遵宪 《车驾驻开封府》诗:“诸侯香草方毡幕, 西母 蟠桃又綺筵。” (2).桃的一种。果形扁圆,味甘美,汁不多。 宋 毛滂 《清平乐》词:“欲助我公寿骨,蟠桃等见开花。” (3).传说中的山名。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披山穷木禾,驾海逾 蟠桃 。”参见“ 蟠木 ”。 (4).见“ 蟠桃胜会 ”。 金母(1).古神话传说中的女神。俗称 西王母 。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甄命授》:“昔 汉 初,有四五小儿路上画地戏。一儿歌曰:‘著青帬,入天门,揖 金母 ,拜 木公 。’……所谓 金母 者, 西王母 也。” 唐 韦渠牟 《步虚词》之十五:“西海辞 金母 ,东方拜 木公 。”《云笈七籤》卷一一四:“ 西王母 者, 九灵 太妙龟山 金母 也。” 清 钱谦益 《题仙山楼阁图·崇祯诗》之一:“羣真繽纷互来往,似謁 金母 朝 木公 。” (2).道教语。纳金于鼎,以炼真丹,谓其金曰“金母”。《古文参同契》“待欲养性,延命却期” 蒋一彪 集解引 后蜀 彭晓 注:“真金在鼎内,则为坎男,是离女之夫,及在鼎外,反为离女,是坎男之妻,故金母受太阳之气而产灵汞也。” (3).沙金中之大者。亦称狗头金。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黄金》:“又 川北 潼川 等州与 湖广 沅陵 、 淑浦 等,皆於江沙水中淘沃取金。千百中间有获狗头金一块,名曰金母,其餘皆麩麦形。” 云鬓形容女子鬓发盛美如云 玉碎香消实可怜,娇容云鬓尽高悬。——《封神演义》 当窗理云鬓。——《乐府诗集·木兰诗》 蓬莱山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山海经·海内北经》:“ 蓬莱山 在海中。”《后汉书·窦章传》:“是时学者称 东观 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莱山 。” 李贤 注:“ 蓬莱 ,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祕録并皆在焉。” 清 孙枝蔚 《寿汪生伯先生闵老夫人》诗:“何名 西王母 ,何处 蓬莱山 。” 沧海客指航海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我顾沧海客,何畏风涛?” 童颜儿童红润的面色,多指年虽老而脸色像幼童一样润泽 鹤发童颜 布衣(1) 麻布衣服(古时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 (2) 平民百姓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有布衣毕昇。——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养成(1).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吕氏春秋·本生》:“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他年十二岁上就游庠的,养成一肚皮的学问。” 巴金 《观察人》:“我养成了观察人的习惯。” (2).教育。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 宋 曾巩 《筠州学记》:“令 汉 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於学行,岂有彼此之偏,先后之过乎?” 犬服狗皮做成的盛兵器的用具。《仪礼·既夕礼》:“主人乘恶车,白狗幦,蒲蔽,御以蒲菆,犬服。” 郑玄 注:“笭閒兵服,以犬皮为之,取坚也,亦白。” 贾公彦 疏:“笭閒兵服者,凡兵器建之於车上笭閒,丧家乘车亦有兵器自卫,以白犬皮为服。” 丹砂同“丹沙”。一种矿物,炼汞的主要原料。可做颜料,也可入药。又叫辰砂、朱砂 仙籍(1).神仙之乡。亦形容清幽之境。 唐 孟郊 《游韦七洞庭别业》诗:“ 崆峒 非凡乡, 蓬瀛 在仙籍。” (2).仙人的名籍。 唐 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明 袁宗道 《绝句》:“贫穷輒慕宦游,将相更希仙籍。” 清 洪昇 《长生殿·传概》:“幸游魂悔罪,已登仙籍。” (3).古以科举及第为登仙,因称及第者的资格与名姓籍贯为仙籍。 唐 孟球 《和主司王起》诗:“仙籍共知推丽藻,禁垣同得荐嘉名。” 唐 李沧 《及第后宴曲江》诗:“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簫声拂御楼。” 长安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咫尺(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毫端(1).细毛的末端。比喻极细微。《后汉书·南匈奴传》:“呜呼!千里之差,兴自毫端。”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词:“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2).犹言笔底;笔下。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序》:“其转註假借之流,指事会意之类,莫不状范毫端,形呈字表。” 宋 王安石 《赠李士云》诗:“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 清 屠文漪 《迈陂塘·题陆旉亭小照》词:“是谁将玉山琼树,毫端图画偏似。” 万里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有时(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 (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举步迈步;走路 青冥天空 青冥浩荡不见底。——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吹笙喻饮酒。 宋 张元干 《浣溪沙》词题曰:“谚以窃尝为吹笙云。” 辽 李齐贤 《鹧鸪天·饮麦酒》词:“饮中妙诀人如问,会得吹笙便可工。”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窃尝,尝酒也……《织餘琐述》云:‘乐器竹製者唯笙,用吸气吸之,恆轻,故以喻窃尝。’” 童子(1) (2) 未成年的人 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 彼童子之师。——唐· 韩愈《师说》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3) 童生,明清科举,凡中举以前,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 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环佩环形玉佩;妇女的饰物 小姐气得把环佩都摔了 泠泠(1) 形容清凉;冷清 白露泠泠 (2) 本指流水声。借指清幽的声音 人间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之如前往。 汉 王充 《论衡·难岁》:“其移东西,若徙四维,相之如者皆吉。” 刘盼遂 集解:“之如二字皆训往,二字连用,疑亦当时术家之语。” 列星罗布天空定时出现的恒星。《公羊传·庄公七年》:“恒星者何?列星也。” 何休 注:“恒,常也,常以时列见。”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观其鈲,烂如列星之行。” 明 何大复 《织女赋》:“步列星之文履兮,纚素霞以为裳。” 清 顾大申 《饮太白酒楼醉后走笔成篇》诗:“摘取列星当酒钱,斟酌海水常不乾。” 扬言故意说出要采取某种行动或目的所在的话(多含贬义) 他如今摄了我师父与师弟,扬言要蒸熟了,去请舅爷暖寿。——《西游记》 说山旧时指拉车的与雇主闲聊,希图博得好感,增加车资。 老舍 《赵子曰》第二十:“如遇上爱说话的坐车的,拉车的就可以和他一问一答的而跑得慢一些,而且因言语的感动,拉到了地方,还可以有多挣一两个铜子的希望……所以他们管这个叫‘说山’,意思是:坐车的人们的心,和山上的石头一样硬。” 身下犹身边。《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望家乡又在数千里之外,身下没些个盘缠。” 鳌头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后来用“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沧溟(1).大海。《汉武帝内传》:“诸仙玉女,聚居沧溟。” 唐 元稹 《侠客行》:“此客此心师海鲸,海鲸露背横沧溟。”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一泛沧溟,即晕眩呕噦,不能行立。” 赵朴初 《忆江南》词之八:“ 青 藏 雪,到此出沧溟。” (2).苍天,高远幽深的天空。 元 郑光祖 《周公摄政》第一折:“天地为盟,上有沧溟。”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二相争朝》:“边城尘土暗沧溟,勒石 燕然 未有人。” 清 陈梦雷 《登屴崱峰》诗之二:“泉归洞壑声闻静,天入沧溟法界空。” 眼中犹言心目中。 宋 苏轼 《予以事繫御史台狱遗子由》诗之二:“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挥手挥动手臂或手中拿着的东西表示信号、问候或致敬 不住地向他挥手,直到列车在远处消失 尘寰人世间 自此尘寰音信断 不可(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风露(1).风和露。《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閒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 王昌龄 《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郁达夫 《采石矶》二:“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 仲则 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 (2).犹风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无声没有一点声音 无声无息 洞天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意思是洞中别有天地,现在借指引人入胜的境地 别有洞天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