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次韵赵荣州题芦雁画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李石 |
释义 | 次韵赵荣州题芦雁画原文毕弋横前路,江湖寄此身。平沙下双雁,不见问津人。 诗词问答问:次韵赵荣州题芦雁画的作者是谁?答:李石 参考注释毕弋毕为捕兽所用之网,弋为射鸟所用的系绳之箭。泛指打猎活动。《诗·齐风·卢令序》:“ 襄公 好田猎毕弋,而不脩民事,百姓苦之。” 郑玄 笺:“毕,噣也;弋,缴射也。”《西京杂记》卷六:“ 广川王 去疾 ,好聚无赖少年,游猎毕弋无度。”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 支提 长老 善秀 ,言其乡里有人以田猎毕弋为业者。” 郭沫若 《黄山之歌》:“想是畏人施毕弋,应加保护莫毁摧。” 前路(1) 前面的道路 (2) 比喻以往的岁月或未来的岁月 茫茫前路 平沙(1).指广阔的沙原。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野雁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唐 张仲素 《塞下曲》:“朔雪飘飘开 雁门 ,平沙歷乱转蓬根。”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平沙细浪欲尽,陡起忽千寻。” (2).含沙量一般的沙地。对“轻沙”、“重沙”而言。《清史稿·食货志一》:“ 河南 沙荒地三万三千餘顷。可垦者分三等:曰轻沙,曰平沙,曰重沙。” 不见(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问津打听渡口,引申为探求途径或尝试 使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 遂无问津者。——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