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题董邦达仿古山水·其六·莲塘晚棹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莲叶东西望不见,并舟小语住吴娥。 若教蓦遇天随子,定可谱为子夜歌。 诗词问答问:《题董邦达仿古山水·其六·莲塘晚棹》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六十五 参考注释东西(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不见(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小语(1).细碎之说。指杂录、笔记体文字。《文选·江淹<拟李陵从军>诗》“袖中有短书” 李善 注引 汉 桓谭 《新论》:“若其小説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2).以描绘微小事物为内容的杂体辞赋。 晋 傅咸 《小语赋》:“ 楚襄王 登 云阳 之台, 景差 、 唐勒 、 宋玉 侍。王曰:‘能为小语者处上位。’”其中叙 景差 等所赋乃蚊蚋、虮蚁之类。参见“ 小言 ”。 (3).短暂交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支 语 王 曰:‘君未可去,贫道与君小语。’” 宋 陆游 《酬妙湛闍梨见赠》诗:“山店煎茶留小语,寺桥看雨待幽期。” 清 秦朝釪 《消寒诗话》:“ 汤 祠郎 修 来过,余强同至花下小语而别,意甚不畅。” (4).细语。 唐 裴思谦 《及第后宿平康里》诗:“银缸斜背解鸣璫,小语偷声贺玉郎。” 宋 陈亮 《念奴娇·至金陵》词:“人家小语,一声声近清唱。” 明 杨慎 《折桂令·偶见》曲:“小语低声,休猜做燕请鶯招。” 清 纳兰性德 《卜算子·塞寒》词:“小语緑杨烟,怯踏银河冻。” 吴娥吴 地的美女。 唐 李贺 《罗浮山人与葛篇》诗:“欲剪 湘 中一尺天, 吴 娥莫道 吴 刀涩。” 明 何景明 《白紵歌》之四:“ 吴 娥白紵为舞衣,鏤花缀叶纷葳蕤。” 天随子唐 代诗人 陆龟蒙 的别号。 唐 陆龟蒙 《奉和太湖诗·缥缈峰》:“身为大块客,自号 天随子 。”《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 陆龟蒙 字 鲁望 ……时谓 江湖散人 ,或号 天随子 、 甫里先生 。”亦省称“ 天随 ”。 宋 苏轼 《寄周安孺茶》诗:“ 鹿门 有佳士,博览无不瞩。邂逅 天随 翁,篇章互賡续。” 明 高启 《寄题内弟周思敬野人居》诗:“野人何处是幽栖,闻在 天随 旧宅西。” 子夜歌(1).乐府《吴声歌曲》名。《宋书·乐志一》:“《子夜哥》者,有女子名 子夜 ,造此声。 晋孝武 太元 中, 琅邪 王軻之 家有鬼哥《子夜》。 殷允 为 豫章 时, 豫章 侨人 庾僧度 家亦有鬼哥《子夜》。 殷允 为 豫章 ,亦是 太元 中,则 子夜 是此时以前人也。” (2).现存 晋 、 宋 、 齐 三代歌词四十二首,写爱情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多用双关隐语。 南朝 乐府又有《子夜四时歌》,系据《子夜歌》变化而成。亦省作“ 子夜 ”。 唐 李绅 《忆被牛相留醉州中》诗:“银烛坐隅听《子夜》,寳筝筵上起春风。” 宋 梅尧臣 《咏官妓从人》:“无心歌《子夜》,有意学流黄。”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尤大鼻》:“懊憹之曲,《子夜》之声,但堪囉嗊於一时,詎足喤聒於大雅。” (3).词牌名。“菩萨蛮”的别名。见 南唐 李煜 词。 (4).词牌名。“忆秦娥”的别名。见 宋 贺铸 词。 (5).词牌名。 元 彭元逊 有《子夜歌》,双调,一一七字。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