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郭正字归郢上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耿湋 |
释义 | 送郭正字归郢上原文济江篇已出,书府俸犹贫。积雪商山道,全家楚塞人。 大堤逢落日,广汉望通津。 却别渔潭下,惊鸥那可亲。 诗词问答问:送郭正字归郢上的作者是谁?答:耿湋 全唐诗:卷268_76 参考注释书府(1).收藏文书图籍的府库。 睡虎地 秦 墓竹简《内史杂》:“毋敢以火入臧府、书府中。”《书序》:“藏之书府,以待能者。” 宋 刘炜叔 《<诚斋集>序》:“搜访遗书,遂获羣书之未备者悉送上官,藏之书府云。” (2).指中书省或秘书省。 唐 张九龄 《谢中书侍郎状》:“右臣谬跡书府,兼司纶翰。” 宋 苏轼 《谢卿材可直秘阁福建转运使》:“释此大邦,付之一路,仍进直於书府,俾增重於使权。” 积雪(1).堆积如雪;堆积起来的雪。《楚辞·九歌·湘君》:“桂櫂兮兰枻,斲冰兮积雪。” 王逸 注:“言己乘船,遭天盛寒,举其櫂楫,斲斫冰冻,纷然如积雪。” 晋 陶潜 《咏贫士》之五:“ 袁安 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唐 皇甫冉 《送令狐明府》诗:“荒林藏积雪,乱石起惊湍。” 宋 徐铉 《木兰赋》:“伊庭中之奇树,有木兰之可悦。外烂烂以凝紫,内英英而积雪。” 巴金 《答井上靖先生》:“在那个寒冷的夜晚,您的庭院中积雪未化。” (2).积久下雪。《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厅事前餘雪犹湿,於是以屑布地。” 山道山路。《汉书·西域传上·尉头国》:“﹝ 尉头国 ﹞南与 疏勒 接,山道不通。”《三国志·蜀志·张飞传》:“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北史·附国传》:“﹝其王﹞欲献良马,以路险不通,请开山道,修职贡物, 煬帝 以劳人不许。” 全家整个家庭;全家人。《三国演义》第八三回:“ 闞德润 以全家保卿,孤亦素知卿才。” 鲁迅 《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也是作者自己的生活状态,是在租界上租了一层屋,装了全家,既不阔绰,也非精穷的。” 塞人指古代塞外的游牧民族。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 二郎山 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 大堤(1).堤名。在今 湖北省 襄阳县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襄阳乐一》:“朝发 襄阳 城,暮至 大堤 宿。” 唐 李白 《大堤曲》:“ 汉水 临 襄阳 ,花开 大堤 暖。” 王琦 注:“《一统志》:‘ 大堤 在 襄阳府 城外。’《湖广志》:‘ 大堤 东临 汉江 ,西自 万山 经 澶溪 、 土门 、 白龙 、 东津渡 绕城北 老龙堤 ,復至 万山 之麓,周围四十餘里。’” (2).乐府曲名。 落日夕阳 通津(1).四通八达之津渡。《梁书·武帝纪上》:“追奔逐北,奄有通津。” 唐 皇甫冉 《西陵寄灵一上人》诗:“ 西陵 遇风处,自古是通津。” 明 邢昉 《雨后山家始见桃花》诗:“閒宜临浅水,暖欲傍通津。” (2).喻显要的职位。 晋 陶潜 《咏三良》:“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唐 司空图 《榜下》诗:“三十功名志未伸,初将文字竞通津。” 可亲可以亲近;引起人亲近的情感 一个带着甜蜜的微笑、打着白领带的相貌非凡的老牧师,他可真是可敬可亲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