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一室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喻良能 |
释义 | 一室原文阴阳一室冷兢兢,燕坐何曾病郁蒸。只拟纶巾持羽扇,未须赤脚踏层冰。 满盘碧玉初投箸,一榻清风更曲肱。 扫地焚香凉到骨,疏帘何处欲挥蝇。 诗词问答问:一室的作者是谁?答:喻良能 参考注释阴阳(1)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3)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4)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兢兢(1).小心谨慎貌。《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毛 传:“兢兢,戒也。” 唐 陈子昂 《为张著作谢父官表》:“夙夜兢兢,祗惕若厉。” 明 归有光 《金君守斋墓志铭》:“世道沦斁,为善者兢兢惧不能免。” 任鸿隽 《岁暮杂咏》:“谁能学懦夫,履薄徒兢兢。” (2).恐惧貌。《诗·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毛 传:“兢兢,恐也。” (3).强壮貌。《诗·小雅·无羊》:“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騫不崩。” 毛 传:“矜矜兢兢,以言坚彊也。” (4).精勤貌。 唐 康骈 《剧谈录·元相国谒李贺》:“ 唐 人最拈弄小説…… 李文饶 、 刘宾客 尤兢兢耳。” 郭沫若 《月蚀》:“好在我并不想去作博士论文,我也不必兢兢于去求出甚么实证。” (5).战栗貌。 唐 韩愈 《南山诗》:“空虚寒兢兢,风气较搜漱。” 燕坐(1).安坐;闲坐。《仪礼·燕礼》“宾反入,及卿大夫皆説屨升,就席” 汉 郑玄 注:“凡燕坐必説屨,屨贱不在堂也。” 贾公彦 疏:“凡在堂立行礼不説屨,安坐则説屨……以其屨在足贱,不宜在堂,陈於尊者之侧也。” 宋 梅尧臣 《寄谢开封宰薛赞善》诗:“燕坐禽鸟寂,吟哦簿书退。” 元 蒋正子 《山房随笔》:“ 漫塘先生 与客燕坐,指窗外樱桃惟一实,共以为笑。” 明 文徵明 《春雨漫兴》诗:“焚香燕坐心如水,一任门多长者车。” 叶圣陶 《北上日记》:“餐厅颇宽畅,其上层为吸烟室与燕坐间。” (2).指坐禅。 宋 苏轼 《成都大悲阁记》:“吾燕坐寂然,心念凝默,湛然如大明镜。” 明 宋濂 《寂照圆明大禅师壁峰金公设利塔碑》:“越七日,水退。竞往视之,禪师燕坐如平时,唯衣湿耳。” (3).指施食。 清 袁枚 《新齐谐·徐先生》:“ 宿 俗,富饶之家,每日必设一家常饭,置外厅堂,不拘来客,皆就食焉,号曰燕坐。” 何曾反问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郁蒸气压低,湿度大,气温高 天气郁蒸 纶巾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又名诸葛巾 羽扇用鸟羽制成的扇子 脚踏放在炕前或椅前供垫脚用的矮木凳。《宋史·后妃传下·刘贵妃》:“ 绍兴 二十四年,进贤妃,颇恃宠骄侈。尝因盛夏,以水晶饰脚踏。帝见之,命取为枕。”《红楼梦》第七一回:“当中独设一榻,引枕、靠背、脚踏俱全。”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格言·姚端恪公》:“公指座脚踏曰:如此物,置之不得其所,暗中或至损人足。” 层冰犹厚冰。 宋 辛弃疾 《念奴娇·和南涧载酒见过雪楼观雪》词:“便拟明年,人间挥汗,留取层冰洁。” 元 袁桷 《渝州老人歌》:“渴饮古涧之层冰,暮宿古松之危枝。” 清 刘大櫆 《金节母传》:“﹝太恭人﹞独身孤立於层冰积雪之中。” 满盘最高价钱,最大数目 碧玉一种不透明隐晶质石英,常见有几种颜色(如红色、褐色、绿色、黄色) 清风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曲肱《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谓弯着胳膊作枕头。后以“曲肱”比喻清贫而闲适的生活。 晋 陶潜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 宋 梅尧臣 《送李尉子京之邵武光泽》诗:“露蝉不饱腹,志士甘曲肱。” 清 黄宗羲 《<范熊岩先生文集>序》:“归田以后,谓之《枕言》,蔬水曲肱之意也。” 扫地(1) 用扫帚等清扫地面 (2) 比喻名誉、威信等全部丧失 威信扫地 焚香(1) 烧香 焚香拜佛 (2) 点燃香支 焚香祷告 疏帘亦作“踈帘”。指稀疏的竹织窗帘。 宋 张耒 《夏日》诗之一:“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清 蒋溥 《桐花歌》:“踈帘一幅 瀟湘 雨,老鶯作歌雏燕舞。”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