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玉岑精舍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玉岑精舍原文西北峰峦益幽迥,三间精舍对嵚嵜。 不常到越藏深趣,得少坐因启秘思。 涧水未流嫌雨短,岩风才过喜凉随。 昨秋题句分明在,今日重看去若驰。 诗词问答问:玉岑精舍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五十九 参考注释西北方位名,介于西和北之间。特指中国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记》 峰峦连绵的山峰 峰峦起伏 峰峦重叠 幽迥犹深远。《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岂不以所立冥奥,其路幽迥。” 李善 注:“幽迥,遐远也。”《明史·隐逸传·倪瓒》:“所居有阁曰‘清閟’,幽迥絶尘。” 精舍(1) 讲学的处所;收斋 (2) 僧道居住或说法布道的处所 (3) 指心,古人认为心是精神所居之处 不常(1).不固定。《书·伊训》:“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孔 传:“天之祸福惟善恶所在,不常在一家。” 汉 张衡 《西京赋》:“不常厥土, 盘庚 作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夫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於声,或方於貌,或拟於心,或譬於事。” (2).异常;反常。《晏子春秋·谏下十三》:“作服不常,以笑诸侯。” 吴则虞 集释引 苏舆 云:“言作不常之服,以为笑于诸侯。” 元 元怀 《拊掌录》:“画人物不常,鸟或四足,兽或两翼,人或儒冠而僧衣。” (3).不平凡;卓越。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四:“夜梦一女,年可十七八,颜色不常。”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习凿齿 史才不常, 宣武 甚器之。未三十,便用为 荆州 治中。”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去国时虽久,安邦志不常。” (4).时常。《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 焦氏 ﹞待婢僕们也十分宽恕,不常赏赐小东西。” (5).犹无常。死的婉辞。 唐 韩愈 《祭故陕府李司马文》:“如何不常,以至大故!” 秘思深邃的思绪。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授简於 司马大夫 曰:‘抽子祕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 宋 范仲淹 《酬曹使君见寄》诗:“登高发祕思,聊以攄吾狂。” 题句(1).谓就一事一物或一文一图写上一句(或几句)话以表示自己想法。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访僧 红叶寺 ,题句 白云房 。” (2).指题写的字句。 宋 委心子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谶兆门下·遐周阿环》引《青琐》:“ 李遐周 有道术, 天宝 中作题句以兆 禄山 之乱,曰:‘ 燕 市人皆去, 函关 马不归;若逢山下鬼,环上记罗衣。’”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死魂灵百图>小引》:“移译序文和每图的题句的,也是 孟十还 君的劳作;题句大概依照译本,但有数处不同,现在也不改从一律;最末一图的题句,不见于第一部中。” 鲁迅 《书信集·致孟十还》:“倘有,乞借给我一用,照出后即奉还,如能将图下的题句译示,尤感。” 分明(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今日(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