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奉酬湖州崔郎中见寄五韵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刘禹锡 |
释义 | 奉酬湖州崔郎中见寄五韵原文山阳昔相遇,灼灼晨葩鲜。同游翰墨场,和乐埙篪然。 一落名宦途,浩如乘风船。 行当衰暮日,卧理淮海边。 犹期谢病后,共乐桑榆年。 诗词问答问:奉酬湖州崔郎中见寄五韵的作者是谁?答:刘禹锡 全唐诗:卷354-36 参考注释山阳山坡向阳的一面;山的南侧 相遇遇见,遇到 这些候选人在许多讲坛上相遇进行辩论 灼灼(1) 耀眼,光亮 若日出之灼灼。——《新书》 (2) 明白地 灼灼如此 同游见“ 同游 ”。 亦作“ 同游 ”。1.互相交往。《国语·齐语》:“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荀子·法行》:“ 曾子 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这两位先生同里,少同学,长同游,壮同事。” (2).一同游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王东亭 作 宣武 主簿,尝春月与 石头 兄弟乘马出郊,时彦同游者连鑣俱进。”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 平伯 同游 秦淮河 。” (3).指同游者;同伴。 唐 许浑 《秋思》诗:“琪树西风枕簟秋, 楚 云 湘 水忆同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海公子》:“﹝ 张生 ﹞开尊自酌,恨无同游。” 翰墨场犹翰墨林。 南朝 宋 谢瞻 《张子房诗》:“济济属车士,粲粲翰墨场。” 唐 杜甫 《壮游》诗:“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宋 张孝祥 《鹧鸪天·上元设醮》词之三:“忆昔追游翰墨场, 武夷 仙伯较文章。” 和乐和睦快乐 埙篪(1).亦作“ 壎箎 ”。亦作“塤篪”。亦作“塤箎”。亦作“塤竾”。2.埙﹑篪皆古代乐器,二者合奏时声音相应和。因常以"埙篪"比喻兄弟亲密和睦。 3.比喻互相呼应和配合。 4.借指兄弟。 落名考试落第。 明 徐渭 《涉江赋》序:“ 嘉靖 壬子秋,余年亦三十有二,既落名乡试,涉江东归。” 宦途仕途;做官的经历、路径 晏闾阎凡伍,少无特操,阶缘人乏,班齿宦途。——《南齐书·王晏传》 风船乘风疾驶的船。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风船火舰, 周瑜 有 赤壁 之兵;盖舳襜艫, 魏 齐 有横 江 之战。” 行当(1) 行业。指百工技艺所做的职业 每个行当都有杰出人物 (2) 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如京剧的生、旦、净、丑 衰暮亦作“ 衰莫 ”。迟暮。比喻晚年。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四:“幼壮重寸阴,衰暮反轻年。” 唐 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明 刘基 《漫成》诗之八:“良辰不再得,衰莫欲如何?” 清 顾炎武 《与友人论门人书》:“伏承来教,勤勤恳恳,閔其年之衰暮,而悼其学之无传,其为意甚盛。” 卧理犹卧治。《南史·刘善明传》:“ 淮南 近畿,国之形胜,非亲贤不居,卿与我卧理之。” 宋 范仲淹 《祭韩少傅文》:“偃息近藩,旨酒盈樽,可以卧理,不废清言。” 清 李渔 《玉搔头·讲武》:“自从到任以来,且喜刑清政肃,吏辑民安,官舍清閒,可称卧理。” 淮海指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河以北及海州(现在的连云港市西南)一带的地区 谢病托病谢绝会客或自请辞职 常为谢病。——《史记·春申君列传》 应侯(范雎)因谢病。——《国策·秦策》 桑榆年指晚年,暮年。 清 方文 《述哀》诗:“所痛桑榆年,转见家荡析。无孙已闇伤,无妇又增恤。”参见“ 桑榆 ”。 |
随便看 |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