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次少伊韵反招隐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周行己 |
释义 | 次少伊韵反招隐原文我已逾衰齿,公犹小五年。 少时能作赋,平日不言钱。 风采桓公雅,诗情白乐天。 朝纲方有赖,未可话归田。 诗词问答问:次少伊韵反招隐的作者是谁?答:周行己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参考注释衰齿年老。 唐 韦应物 《始闻夏蝉》诗:“响悲遇衰齿,节谢属离羣。” 明 文徵明 《除夕》诗:“衰齿可堪时数换,穷愁应与岁俱除。” 清 曹寅 《滁州清流关道中》诗:“衰齿谢五欲,名理忘筌蹄。” 少时年幼时;少年时期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史记·陈涉世家》 平日(1) 平时;平常的日子(区别于特殊的日子 ,如:节日、假日) 吾平日不信有鬼。——清· 林觉民《与妻书》 跟平日一样起得早 (2) 一周中除星期日以外的日子 不言(1).不说。《书·说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 晋 孙绰 《天台山赋》:“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九:“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 (2).不依靠语言。谓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管子·心术上》:“故必知不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南史·王俭传》:“所以得厝私怀,实由禀明公不言之化。” (3).不料。 唐 宋之问 《桂阳三日述怀》诗:“愚谓嬉游长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 风采美好的仪表举止;神采 风采动人 诗情(1).作诗的情绪、兴致。 唐 刘禹锡 《秋词》之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宋 陆游 《瀼西》诗:“亦知忧吏责,未忍废诗情。” 清 王夫之 《东阁梅》诗:“香国 扬州 锦阵豪,诗情偏向峭寒高。” (2).诗一般的美妙意境。 郭小川 《春歌》之一:“不是我舍不得花费笔墨,只因为春天的诗情太浓太多。” 乐天乐于顺应天命,引申为乐于自己的处境而无忧虑 乐天知命,故不忧。——《易·系辞上》 朝纲封建朝廷所制订的法度纲纪 颁布朝纲 有赖基于或取决于 成功有赖于努力 未可不可 归田(1) 指辞官归里,退隐 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中无人,不如归田。”——《晋书·李密传》 解甲归田 (2) 归还田地;旧指归还耕种的公田 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汉书·食货志上》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