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再简林子夫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敖陶孙 |
释义 | 再简林子夫原文糟丘酒无时,释麺云涛翻。前身阮步兵,搜句急追奔。 诗清酒更冽,自扣玻璃盆。 缅怀君家翁,满怀蟠虞轩。 职当调九鼎,小却护北门。 胸中补衮线,岂但民瘼痊。 胡为坐海山,揖客通寒温。 边庭失细大,益我愁思繁。 今君富文采,色正语不喧。 念我死尘壒,妙语为返魂。 班班古罍洗,一笑三家村。 诗词问答问:再简林子夫的作者是谁?答:敖陶孙 参考注释糟丘积糟成丘。极言酿酒之多,沉湎之甚。《尸子》卷下:“六马登糟丘,方舟泛酒池。”《韩诗外传》卷四:“ 桀 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望十里,而牛饮者三千人。”《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尔乃携窈窕,从好仇,径肉林,登糟丘。” 唐 李白 《襄阳歌》:“此江若变作春酒,垒麯便筑糟丘臺。” 清 朱彝尊 《折桂令》曲之二:“归去来休,二顷秫田,一簣糟丘。” 无时(1).不定时,随时。《仪礼·既夕礼》:“哭昼夜无时。” 郑玄 注:“哀至则哭,非必朝夕。”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火云无时出,飞电常在目。”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贾鲁河改道》:“今屡濬屡塞,而 黄河 又衝决无时,侵逼益甚。”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二:“于时,我更起居‘无时’,不是游息的‘无时’,而是劳作的‘无时’。” (2).不知何时。 汉 刘向 《九叹·忧苦》:“山脩远其辽辽兮,涂漫漫其无时。” (3).没有一刻;无有一时。《汉书·王莽传上》:“晨夜屑屑,寒暑勤勤,无时休息,孳孳不已者,凡以为天下厚 刘氏 也。” 唐 岑参 《送郑堪归东京氾水别业》诗:“因悲宦游子,终岁无时閒。”《<艾青诗选>自序》:“在他的所有的作品中,无时不在闪耀着形象思维的光辉。” (4).不逢时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或有志而无时,或美才以兼累,追而慰之,并名为弔。” 云涛滚滚如波涛的云彩 前身(1) 佛教用语。指轮回前的生命 (2) 事物的上一个状态 步兵(1) 以徒步作战进行训练、武装和装备的兵种 (2) 徒步行军和打仗的士兵 搜句寻求佳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是以搜句忌於颠倒,裁章贵於顺序;斯固情趣之指归,文笔之同致也。” 唐 李中 《宿青溪米处士幽居》诗:“静虑同搜句,清神旋煮茶。” 宋 苏轼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诗:“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 追奔(1).亦作“ 追犇 ”。追击逃敌。《后汉书·陈俊传》:“追奔二十餘里,斩其渠帅而还。” 隋炀帝 《白马篇》:“转鬭平华地,追犇扫 鬼方 。”《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师无不一当百,追奔四十里。” (2).指追兵。 明 徐渭 《拟上督府书》:“委以饵贼,而击其追奔。” (3).犹追赶;追逐奔跑。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八:“卷卷落地叶,随风走前轩,鸣声若有意,颠倒相追奔。”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奇女杀贼》:“夫妇追奔数里,哀号乞女,骑弗许。” * 《访问千里马的国家》:“青年人更是热情奔放,每到一个地方,他们总是跳跃着,追奔着,向我们欢呼、挥手,久久不去。” 清酒(1) 古代指祭祀用的陈酒 (2) 清醇的酒;美酒 (3) 醒酒 食之可以清酒。——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玻璃指天然水晶石之类,有各种颜色。现在指一种人工制造的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体 缅怀遥念,追思 缅怀亡友 家翁一家之主;家长。 清 李渔 《奈何天·妒遣》:“若使原情都可恕,只将罢软罪家翁。” 指婆婆、公公。《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若是家翁在上,伯叔性难,昼夜不惮劬劳,旦夕常怀忧惧,衝寒受热,盖是寻常。”《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二年》:“上曰:‘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 满怀(1) 指整个前胸部分 撞了个满怀 (2) 适龄的母畜全部怀孕 职当犹正当,正处于。 唐 杜甫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职当忧戚伏衾枕,况乃迟暮加烦促。” 调九鼎喻执掌大政。 明 方孝孺 《东河驿值雪次茅长史白战体韵》:“春来一月尚严凝,天上何人调九鼎?” 小却亦作“ 小却 ”。1.稍稍后退。《后汉书·冯异传》:“ 异 与 禹 合兵救之, 赤眉 小却。”《梁书·康绚传》:“遣其子 悦 挑战,斩 魏 咸阳王 府司马 徐方兴 , 魏 军小却。”《旧唐书·太宗纪上》:“诸军战小却,为贼所乘。” 宋 陆游 《题郭太尉金州至喜堂》诗:“十年宿卫功第一,小却卧护长 淮 边。” (2).稍后,过些时候。 晋 王羲之 《与人书》:“实望投老得尽田里骨肉之欢……不知小却得遂本心不?”《宋书·武帝纪下》:“ 谢晦 数从征伐,若有同异,必此人也。小却,可以 会稽 、 江洲 处之。” (3).稍稍推辞。 宋 郭应祥 《虞美人·送张监税》词:“二年 瀏水 司征榷,小却平戎略。” 见“ 小却 ”。 北门(1).北向的门。《诗·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窶且贫,莫知我艰。”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阿师当向北门出入,南衙宰相往来,勿犯也。”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 延安 北门外, 王家坪 村边,站着许多威严的哨兵。” (2).喻指北部边防要地。《隋书·贺娄子干传》:“自公守北门,风尘不警。 突厥 所献,还以赐公。” 唐 翁绶 《雨雪曲》:“一自塞垣无 李 蔡 ,何人为解北门忧。” 明 何景明 《点兵行》:“边头城堑谁营屯,遂使犬羊窥北门。” (3). 唐 宋 学士院在禁中北门,因以为学士院的代称。 宋 苏轼 《上清储祥宫碑》:“臣以书命,待罪北门。记事之成,职也,然臣愚,不知宫之所以废兴,与凡材用之所从出,敢昧死请。” 宋 岳珂 《桯史·叶少蕴内制》:“ 石林 叶少藴 在北门,微闻当遂使为相,惧当视草,不能自免,出语沮之。” (4).指翰林学士。 明 陈皋谟 《环县城远眺》诗:“经略久寒 西夏 胆,安危深仗北门才。”参见“ 北门学士 ”。 (5).指 唐 代禁军的北衙。《新唐书·兵志》:“及 贞观 初, 太宗 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於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北门”之名由此。《资治通鉴·唐中宗神龙元年》:“今天诱其衷,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诛凶竖,復 李氏 社稷,愿殿下蹔至 玄武门 以副众望。” 胡三省 注:“南牙谓宰相,北门谓羽林诸将。” (6).《诗·邶风》篇名。序谓“《北门》,刺士不得志也”。后因用以喻士之不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李弘度 常叹不被遇……曰:‘《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斗酒满四筵,歌啸 宛溪 湄。君携 东山 妓,我咏《北门》诗。” 明 陈宗之 《汉道》诗:“寧无《北门》嘆,要自秉固穷。” (7).复姓。《左传》有 北门驷 ,《尸子》有 北门子 ,《庄子》有 北门成 。见《通志·氏族三》。 胸中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补衮(1).补救规谏帝王的过失。语本《诗·大雅·烝民》:“衮职有闕,维 仲山甫 补之。”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愿仁君及孤,虚心回意,以应《诗》人补衮之叹,而慎《周易》牵復之义。” 宋 司马光 《谢门下侍郎表》:“逮事 仁皇 ,备员諫省,容逆鳞之愚直,无补衮之嘉谋。” 明 无名氏 《四贤记·义功》:“一点丹衷期补衮,半生孝道成虚局。” (2). 唐 代对补阙的别称。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今漫疏於此,以示子姪之未能尽知者。太尉为掌武;司徒为五教;司空为空土……諫议为大坡、大諫;补闕(今司諫)为中諫,又曰补衮。” 岂但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仅” 岂但喜爱足球,他样样都喜爱 民瘼民众的疾苦。语本《诗·大雅·皇矣》:“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马瑞辰 通释:“《汉书》、《潜夫论》及《文选》注,并引作‘求民之瘼’。”《后汉书·循吏传序》:“广求民瘼,观纳风謡。” 唐 孙樵 《武皇遗剑录》:“民瘼其瘳,国用有加。” 宋 李纲 《与秦相公书》之十二:“入境之初,询问民瘼。耆老皆云,累年以来,既盗贼之所蹂践,又科需之所搔扰。” 明 方孝孺 《书学斋佔毕后》:“此非躬歷其事,而深究民瘼者,不能述斯言也。” 清 龚自珍 《水调歌头·竹屿病起赋一词送别》词:“帝念东南民瘼,一髮牵之头动,亲问六州鹺。” 胡为何为,为什么。《诗·邶风·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礼记·檀弓上》:“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汉书·黥布传》:“胡为废上计而出下计?” 颜师古 注:“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宋 苏轼 《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诗:“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你这些话又胡为而来?我一点儿也不能追踪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为;任意乱来。《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个宰相,他在下位之时,也着实有名有誉的,后来大权到手,任性胡为,做错了事,惹得万口唾駡,饮恨而终。”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二折:“由他閒戏,任你胡为。”《红楼梦》第一一一回:“ 寳釵 听着这话,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该给他行礼,但只老太太去世,咱们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为。’”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盖 中国 艺术家,一向喜欢介绍 欧洲 十九世纪末之怪画,一怪,即便于胡为,于是畸形怪相,遂弥漫于画苑。” 揖客(1).长揖不拜之客。《史记·汲郑列传》:“大将军 青 既益尊,姊为皇后,然 黯 与亢礼。人或説 黯 曰:‘自天子欲羣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 黯 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 黯 。”《南齐书·蔡约传》:“大将军有揖客,復见於今。”《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 曹彬 ﹞位兼将相,不以等威自异,造其门者,皆为揖客。” (2).向客拱手为礼。 汉 扬雄 《解嘲》:“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羣卿不揖客。”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青城老泽》:“少顷,设麦饭一鉢,菜羹一盘,当席间环以小椀,揖客共食。” 陈子范 《游蟂矶》诗:“山如揖客迎孤桨,身似劳人羡野鸥。” 寒温(1).冷暖。《晏子春秋·谏下十三》:“故 鲁 工不知寒温之节,轻重之量,以害正生,其罪一也。”《汉书·京房传》:“其説长於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 温为 候。”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太夫人﹞减旨甘之直,续盐酪之资,寒温必服,药饵必时。” 宋 司马光 《和始平公见寄》诗:“违离詎几时,风色变寒温。” (2).指问候冷暖起居。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忽有客通名诣 瞻 ,寒温毕,聊谈名理。”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三折:“施礼罢,叙寒温。”《红楼梦》第一○五回:“众亲友也有认得 赵堂官 的,见他仰着脸不大理人,只拉着 贾政 的手笑着説了几句寒温的话。” 管桦 《将军河》第一部第四一章:“﹝ 董士清 ﹞不自然地呲着牙,满口寒温:‘诸位冷不冷啊?辛苦啦!’” (3).中医指两种药性,寒性或温性。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序例·神农本经名例》:“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注引 宗奭 曰:“寒、热、温、凉,是药之性。” 鲁迅 《二心集·“好政府主义”》:“因为自三民主义以至无政府主义,无论它性质的寒温如何,所开的究竟还是药名。” 边庭(1) 边境地区的政府 (2) ∶边疆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唐· 杜甫《兵车行》 愁思(1).忧虑。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长吏隳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叹息垂泪。”《汉书·伍被传》:“於是百姓悲痛愁思,欲为乱者十室而六。” (2).忧愁的思绪。 唐 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诗:“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宋 陈策 《摸鱼儿·仲宣楼赋》词:“江城望极多愁思,前事恼人方寸。”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夜深人静,灯光黯黯的笼罩着人的愁思。” 文采(1) 错杂艳丽的色彩 (2)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尘壒飞扬的灰土。亦喻指尘世;尘俗。 宋 苏辙 《御风辞》:“天地肃然,尘壒皆尽。” 宋 赵抃 《题周敦颐濂溪书堂》诗:“清深远城市,洁浄去尘壒。” 明 李东阳 《和萧封君凤仪遗诗四十韵》:“ 东吴 有 萧子 ,结髮称奇男。昂霄出尘壒,气与虹蜺参。” 清 姚鼐 《方侍庐先生墓志铭》:“先生为文,高言洁韵,远出尘壒之外。” 王旡生 《中国历代小说史论》:“以鸿冥蝉蜕於尘壒之外,见浊世之不可一日居。” 妙语(1) 指意味深长或说得很俏皮的话 (2) 快速、简练而漂亮、诙谐的说法 用一些妙语使他们的评论生动 (3) 词美意深而富于情趣的言语 妙语惊人 返魂回生,复活。 唐 温庭筠 《马嵬驿》诗:“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石点头·玉箫女再世玉环缘》:“愿效微力,令尊宠返魂现形。” 清 丘逢甲 《新池石阙篇》:“灵药返魂魂不起,菊花一夜抱香死。” 班班(1).明显貌;显著貌。《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余畏禁,不敢班班显言,窃为《穷鸟赋》一篇。” 李贤 注:“班班,明貌。” 唐 刘禹锡 《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序:“读史书,自 黄帝 至 吴 魏 间,班班能言之。” 明 宋濂 《游涂荆二山记》:“ 梁 魏 交鬭时,就山筑堰以灌 寿春 ,其遗蹟犹班班可见。”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五章:“及 光武 好之(占验派),其流愈鬯, 东京 儒者 张衡 、 郎顗 最称名家, 襄楷 、 蔡邕 、 杨厚 等亦班班焉。” (2).络绎不绝貌;盛多貌。《后汉书·五行志一》:“车班班,入 河间 者,言上将崩,乘舆班班入 河间 迎 灵帝 也。” 唐 杜甫 《忆昔》诗之二:“ 齐 紈 鲁 縞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仇兆鳌 注:“言商贾不絶於道。” 宋 陈亮 《皇帝正谢表》:“济济朋来,班班颖脱,以须选择,不使弃遗。” 明 唐寅 《姑苏八咏》之五:“响屧长廊故几间,于今惟见草班班。” (3).犹彬彬。文质兼备貌。 汉 扬雄 《太玄·文》:“文质班班,万物粲然。”《晋书·索靖传》:“忽班班而成章,信奇妙之焕烂。” (4).斑点众多貌。班,通“ 斑 ”。 唐 白居易 《山中五绝句·石上苔》:“漠漠班班石上苔,幽芳静緑絶纤埃。”一本作“ 斑斑 ”。 宋 王安石 《招叶致远》诗:“ 白下 、 长干 一水间,竹匀新笋已班班。” 金 元好问 《杏花杂诗》之十一:“小雨班班晓未匀,烟光水色画难真。” 明 方孝孺 《游清泉山记》:“至其脊,有怪石二,半陷於土,蘚深碧色,鳞生其上,班班可玩。” 罍洗古代祭祀或进食前用以洁手的器皿。罍盛清水,用枓取水洁手,下承以洗。 唐 白行简 《三梦记》:“ 刘 掷瓦击之,中其罍洗,破迸散走,因忽不见。”《旧唐书·高丽传》:“俗喜弈、投壶、蹴鞠,食用籩豆、簠簋、罍洗,颇有 箕子 之遗风。”《宋史·礼志十一》:“帝再拜,诣罍洗,登歌乐作,降阶,乐止。” 明 宋濂 《水北山居记》:“有能特立而不为所移者,殆所谓盆盎中之古罍洗也。” 三家村泛指人烟稀少、偏僻的小村庄 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 苏轼《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洛洲》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