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杂言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杂言原文顺风一刻行十里,逆风一里行十刻。 大舟载重转旋艰,小舟载轻转旋亟。 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啬夫谍谍,释之鄙其。 乘流扬帆岂不好,忌盛持重君子道。 诗词问答问:杂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九 参考注释顺风指行进的方向跟风向一致,比喻顺应时势 顺风潮流 一刻(1) 指短暂的时间;片刻 一刻千金 (2) 某钟点之后15分的时刻 十点一刻 逆风(1) (2) 面冲着风;迎风 逆风而上 (3) 指跟车船行进方向相反的风 顶着逆风前进 里行官名。 唐 置, 宋 因之。有监察御史里行、殿中里行等,皆非正官,也不规定员额。 唐 刘肃 《大唐新语·举贤》:“初, 周 以布衣直门下省, 太宗 就命监察里行,俄拜监察御史。‘里行’之名,自 周 始也。”《新唐书·百官志三》:“ 开元 七年……又置御史里行使、殿中里行使、监察里行使,以未为正官,无员数。” 宋 欧阳修 《再论台官不可限资考札子》:“令举官自京官已上,不问差遣次第,惟材是举。使资浅者为里行,资深者入三院。”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持宪储闱·里行》。 载重交通工具负担重量 载重汽车 转旋(1).须臾之间。《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日蚀东井,转旋且索,与既无异。” 颜师古 注:“转旋且索,言须臾之间则欲尽也。” (2).变化。 明 刘基 《双燕离》诗:“世事有转旋,陵谷一朝迁。” (3).扭转,挽回。 明 张居正 《答南中提学御史耿楚侗书》:“惟虚平此心,不敢向人间作好恶耳,至於转旋之机,未免有迹非心是之判。” 清 薛福成 《书桐城程忠烈公遗事》:“卒之大局转旋,生民蒙福,公之成功甚伟。” (4).犹斡旋。 黄远庸 《大小零星杂记》:“ 徐君 温厚阔达,爱才甚篤,且此次尽力共和,转旋内部,其功甚大,其事甚密。” 旋转;围绕而动。 汉 杜笃 《书槴赋》:“虽转旋而屈橈,时倾斜而反侧。” 唐 卢纶 《腊日观咸宁五部曲娑勒擒豹歌》:“潜形踠伏草不动,双鵰转旋羣鸦鸣。”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五:“头摇如转旋,唇动若抽牵。” 清 赵翼 《套驹》诗:“才穿便觉气降伏,弭帖随人为转旋。” 镃基农具名。大锄 不如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待时谓等待时机。《孟子·公孙丑上》:“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驍勇百万,畜力待时,役不再举,今日之谓也。” 明 刘基 《顺斋箴为夏仲珍作》:“天地顺动,百度弗渝,待时而行,处顺以守。” 秦似 《比大和比小》:“所以这些枪,就静静躺在货架上,只好待时而沽。” 啬夫(1).农夫。嗇,通“ 穡 ”。《韩非子·说林下》:“此嗇夫,公之故人,公奚不休舍?” 梁启雄 解:“嗇夫,本是收穀的田夫。”《说文·啬部》:“田夫谓之嗇夫。” (2).指从事一般劳役者。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名为目营四海,实乃与里巷嗇夫同其傖陋。” (3).农神。《古文苑·贾谊<旱云赋>》:“嗟乎!惜旱大剧,何辜于天;无恩泽忍兮,嗇夫何寡德矣。” 章樵 注:“嗇夫,田畯之神也。祈年则乐,田畯忍,旱不救。” (4).古代官吏名。掌管币礼的官员。《书·胤征》:“瞽奏鼓,嗇夫驰。” 孔 传:“嗇夫,主币之官。” (5).古代官吏名。司空的属官。《仪礼·觐礼》:“嗇夫承命,告于天子。” 郑玄 注:“嗇夫,盖司空之属也。” (6).古代官吏名。检束群吏百姓的官员。《管子·君臣上》:“吏嗇夫任事,人嗇夫任教。” 尹知章 注:“吏嗇夫谓检束群吏之官,若督邮之比也。人嗇夫亦谓检束百姓之官。” (7).古代官吏名。乡官。 秦 制,乡置啬夫,职掌听讼、收取赋税, 汉 晋 及 南朝 宋 因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嗇夫、游徼……嗇夫职听讼,收赋税。”《晋书·职官志》:“乡置嗇夫一人。”《宋书·百官志下》:“乡有乡佐、三老、有秩、嗇夫、游徼各一人……嗇夫主争讼。” (8).古代官吏名。 汉 时小吏的一种。《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虎圈嗇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 张守节 正义:“掌虎圈。《百官表》有乡嗇夫,此其类也。”《汉书·宣帝纪》:“既壮,为取暴室嗇夫 许广汉 女。” 颜师古 注:“嗇夫者,暴室属官。”《后汉书·城阳恭王祉传》:“立 考侯 、 康侯 庙,比园陵,置嗇夫。” 李贤 注:“嗇夫本乡官,主知赋役多少,平其差品。园陵置之,知祭祀、徵求诸事。” (9).俭省节用的人。 明 张居正 《寿襄王殿下序》:“我嗇夫也,吾告子以嗇而已。” 谍谍多言貌。谍,通“ 喋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 絳侯 、 东阳侯 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斅此嗇夫谍谍利口捷给哉!” 司马贞 索隐:“《汉书》作‘喋喋’,口多言。”《旧唐书·徐彦伯传》:“非先王之至德不敢行,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翦其谍谍之绪,扑其炎炎之势。”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李易安朱淑真》:“又不肯饮恨自悼,輒谍谍然形诸简牘。” 乘流(1).顺着水流。 汉 枚乘 《七发》:“汩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南史·梁武帝纪上》:“四更中无雨而水暴长,众军乘流齐进。”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二:“能纵棹、惯乘流: 长江 白浪不曾忧。” (2).指顺应社会潮流。 汉 贾谊 《鵩鸟赋》:“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 唐 崔曙 《送薛据州之宋州》诗:“无媒嗟失路,有道亦乘流。” (3).谓凭借江河。流,水流,河流。《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今 吴蜀 二贼,非徒白地小虏、聚邑之寇,乃据险乘流,跨有士众,僭号称帝,欲与中国争衡。” (4).犹乘舟。 唐 李白 《姑熟溪》诗:“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 唐 薛能 《送人自苏州之长沙县官》诗:“驱马復乘流,何时发 虎丘 ?” (5).谓继承传统。《文选·扬雄<长杨赋>》:“逮至 圣文 ,随风乘流,方垂意於至寧。” 李善 注:“随风乘流,言顺从 高祖 之风流也。” 扬帆扯起船帆开船 岂不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持重行事慎重;谨慎稳重,不轻浮 老成持重 君子(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