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止堂铭
朝代 宋代
作者 释守卓
释义

止堂铭原文

旨哉斯堂,全观全止。

是止亦止,应现何已。

法尔而然,不默则病。

必尔之归,渊默生定。

妙定圆极,心精发光。

不出户牖,灵鉴十方。

既超动静,无住者存。

居之而安,左右逢原。

诗词问答

问:止堂铭的作者是谁?答:释守卓
问:止堂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止堂铭是什么体裁?答:四言诗
问:释守卓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守卓名句大全

注释

1. 四言诗

2. 以上宋介谌《长灵守卓禅师语录·偈颂》

参考注释

应现

佛教语。谓佛、菩萨应众生机缘而现身。《坛经·付嘱品》:“未知从上佛祖应现以来,传授几代?”

何已

(1).为什么。《荀子·非相》:“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 杨倞 注:“‘已’与‘以’同。问何以谓之人而贵於禽兽也。”《汉书·冯唐传》:“ 唐 对曰:‘ 齐 尚不如 廉颇 、 李牧 之为将也。’上曰:‘何已?’”

(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已、无尽。《说郛》卷一一七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我居四十年,昨厚貺,相感何已!”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恩遇》:“小臣得承圣教,忭幸何已。”

渊默

(1) 深沉、不说话

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庄子·在宥》

(2) 沉默不言

齐(斋)明盛服,渊默而不言。——《淮南子·秦族训》

心精

(1).心情。 汉 王符 《潜夫论·梦列》:“心精好恶,於事验,谓之性。”

(2).心神专一。 唐 韦应物 《学仙吟》之二:“读多七过可乞言,为子心精得神仙。”

(3).心思;神思。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 陆釴 曰:‘凡人作诗,一题到手,必有一种供给应付之语……若作家,必如谢絶泛交,尽行麾去,然后心精独运,自出新裁。’”

发光

(1) 发出亮光

前灯发光

(2) 放射光芒

闪闪发光

户牖

门窗,借指家

老子户牖之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灵鉴

(1).英明的识见。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英英 文若 ,灵鉴洞照,应变知微,探賾赏要。”《旧唐书·李德裕传》:“然臣窃念拔自先圣,偏荷宠光,若不爱君以忠,则是上负灵鉴。” 郭沫若 《虎符》第四幕:“呵,我的先王,你的灵鉴不昧,请你谴责我!”

(2).犹灵应。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战主国》:“邻此復有 慈氏菩萨 像,形量虽小,威神嶷然,灵鉴潜通,奇迹间起。”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阿踰陀国》:“以为 世亲菩萨 及 师子觉 流转恶趣,遂无灵鉴。”

十方

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

动静

(1) 指动作或说话发出的声音

(2) 消息;情况

牢城营里都没有动静。——《水浒传》

无住

佛教语。实相之异名。谓法无自性,无所住着,随缘而起。佛教称“无住”为万有之本。 唐 张说 《杂诗》之四:“悟灭心非尽,求虚见后生。应将无住法,修到不成名。” 唐 谢勮 《游烂柯山》诗:“惟将无住理,转与信人説。月影清江中,可观不可得。”

之而

须毛。《周礼·考工记·梓人》:“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戴震 补注:“颊侧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鬚鬣属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下》:“而,颊毛也;之,犹与也。作其鳞之而,谓起其鳞与颊毛也……然则之为语词,非实义所在矣。”与 戴 说不同。后人诗文中多用以形容须毛状的东西或指雕刻的鸟、兽、龙等的须毛耆鬣。 宋 龚颐正 《芥隐笔记·荆公押而字》:“ 荆公 乃又作‘而’字二诗:‘采鲸抗波涛,风作鳞之而。’盖用《周礼·考工记》。” 清 王士禛 《龙门阁》诗:“出爪作之而,神奇始何代。” 清 恽敬 《吴城万寿宫碑铭》:“之而为禽,鄂不为华,凿坚彫疏,旌旄委蛇。”

左右逢原

《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原谓学问工夫到家后,则触处皆得益。后以“左右逢原”泛指做事得心应手。《朱子语类》卷一三九:“前辈作文者,古人有名文字皆模拟作一篇,故后有作时,左右逢原。” 严复 《救亡决论》:“其究极也,必道通为一,左右逢原,故高明。”亦作“ 左右逢源 ”。 续范亭 《来南泥湾途中》诗:“有似池鱼入大海,左右逢源空气香。”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20 14: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