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数名诗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权德舆 |
释义 | 数名诗原文一区扬雄宅,恬然无所欲。二顷季子田,岁晏常自足。 三端固为累,事物反徽束。 四体苟不勤,安得丰菽粟。 五侯诚暐晔,荣甚或为辱。 七翮未骞翔,虞罗乃相触。 七人称作者,杳杳有遐躅。 八桂挺奇姿,森森照初旭。 九歌伤泽畔,怨思徒刺促。 十翼有格言,幽贞谢浮俗。 诗词问答问:数名诗的作者是谁?答:权德舆 全唐诗:卷327-20 参考注释一区(1).一个区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外如 赤县神州 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足下将谓吾与 墨 不殊,今不辞同有鬼,但不偏守一区,明所当然,使人鬼同谋,幽明并济,亦所以求衷,所以为异耳。”《朱子语类》卷五三:“人君国都如井田样,画为九区,面朝背市,左祖右社,中间一区则君之宫室。” (2).表数量。指一块田地。 汉 刘向 《说苑·反质》:“ 卫 有五大夫,俱负缶而入井灌韭,终日一区。” 元 刘因 《新晴》诗:“埋盆欲学鱼千里,试地先栽芋一区。” 清 钮琇 《觚賸·杜曲精舍》:“买田一区、屋数楹于 杜曲 。” (3).表数量。指一所宅院。《后汉书·刘盆子传》:“赐宅人一区,田二顷。” 宋 陈师道 《徐氏闲轩》诗:“君寧平世经三釜,我亦东原有一区。”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恰行过一区道院,几处斋堂。” (4).一类;一团。 晋 张华 《鹪鹩赋》:“阴阳陶蒸,万品一区。” 宋 胡宏 《胡子知言·疑义》:“今以天理人欲,混为一区,恐未允当。” 恬然(1) 安然;泰然 处之恬然 (2) 满不在乎的样子 无所(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 汉 枚乘 《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 唐 韩愈 《祭张给事文》:“上不负汝,为此不祥,将死无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礼·考工记·轮人》:“无所取之,取诸圜也。” 郑玄 注:“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后汉书·杜乔传》:“先是 李固 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 乔 正色无所回橈。”《通典·食货九》:“ 后魏 初至 太和 钱货无所用也。” 明 陈文烛 《<少室山房笔丛>序》:“大哉 孔子 !博学无所成名。” 瞿秋白 《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漂亮是美,‘艺术的价值’也是美--抽象的美,无所附丽的美。” 季子〈方〉∶约两三月的一段时间 他家里有病人,花了不少钱,这季子难买牛了 岁晏(1).一年将尽的时候。 唐 白居易 《观刈麦》诗:“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餘粮。” 明 刘基 《秋日惨淡》:“岁晏玄冰兮,知将奈何?”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点鬢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2).指人的暮年。语本《楚辞·九歌·山鬼》:“留灵脩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唐 王维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诗:“吾生将白首,岁晏思沧洲。” 唐 李白 《赠崔郎中宗之》诗:“岁晏归去来,富贵安可求!” 自足(1) 自我满足 (2) 自己觉得满意 三端(1).指文士之笔锋,武士之剑锋,辩士之舌锋。《韩诗外传》卷七:“是以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 南朝 梁简文帝 《舌赋》:“夫三端所贵,三寸著名。” 唐 骆宾王 《上齐州张司马启》:“挫三端於情锋,朝九流於学海。” 唐 杨收 《笔》诗:“一朝操政柄,定使冠三端。” (2).犹三始。指正月初一。《隋书·音乐志中》:“食至御前,奏《食举乐》辞:‘三端正启,万方观礼,具物充庭,二仪合体。’”参见“ 三始 ”。 事物指客观的一切物体和现象 每一种事物都有一个名称 徽束束缚。 唐 皇甫曾 《遇风雨作》诗:“转知人代事,缨组乃徽束;向若家居时,安枕春梦熟。” 四体(1) 指人的四肢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2) 书法中指真、草、隶、篆四种字体 不勤(1).不勤劳,不劳苦。《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穀不分,孰为夫子。”《管子·大匡》:“有土之君不勤于兵,不忌于辱,不辅其过,则社稷安。”《左传·襄公四年》:“以德绥戎,师徒不勤。” (2).不尽,不穷竭。《老子》:“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任继愈 注:“《淮南子·主术训》:‘力勤财匱’,勤,即‘尽’。” 菽粟泛指粮食 布帛菽粟 五侯(1).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参见“ 五侯九伯 ”。 (2).指同时封侯的五人。 汉成帝 封其舅 王谭平 阿侯 、 王商 成都侯 、 王立 红阳侯 、 王根 曲阳侯 、 王逢时 高平侯 。见《汉书·元后传》。《文选·鲍照<数诗>》:“五侯相饯送,高会集 新丰 。” 李善 注:“《汉书》曰: 成帝 悉封舅 王谭 、 王立 、 王根 、 王逢时 、 王商 为列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 (3).指同时封侯的五人。 东汉 大将军 梁冀 擅权,其子 梁胤 、叔父 梁让 及亲属 梁淑 、 梁忠 、 梁戟 皆封侯。《后汉书·陈蕃传》:“前 梁氏 五侯,毒徧海内。” 李贤 注:“五侯谓 胤 、 让 、 淑 、 忠 、 戟 五人。” (4).指同时封侯的五人。 汉桓帝 封宦者 单超 新丰侯 、 徐璜 武原侯 、 左悺 上蔡侯 、 具瑗 东武阳侯 、 唐衡 汝阳侯 。《后汉书·宦者传·单超》:“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 (5).泛指权贵豪门。 唐 韩翃 《寒食》诗:“日暮 汉 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明 刘绩 《早春寄白虚室》诗:“残雪未消双凤闕,春风先入五侯家。” 清 龚自珍 《摸鱼儿》词:“五侯门第非儂宅,賸可五湖同去。” 暐晔亦作“ 暐燁 ”。1.光彩夺目貌。《文选·左思<吴都赋>》:“崇 临海 之崔嵬,饰 赤乌 之暐曄。” 吕向 注:“暐曄,光盛皃。”《魏书·术艺传·张渊》:“金、火时出以成纬,七宿匡卫而为经。暐曄昱其并曜,粲若三春之荣。”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雕鐫暐曄,穷妙饰於重栏。” 唐 张鷟 《游仙窟》:“须臾之间,五嫂则至。罗綺繽纷,丹青暐曄。” (2).形容文辞瑰丽。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属笔之家,亦各有病……繁华暐曄,则并七曜以高丽;沉微沦妙,则儕玄渊之无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观其艳説,则笼罩《雅》《颂》。故知暐燁之奇意,出乎纵横之诡俗也。” 宋 司马光 《贾生论》:“世人不察其所由之术,苟见其材之茂,学之博,其言暐曄可观,而不得施於世,因从而叹之。” (3).显赫貌;显耀貌。 唐 权德舆 《数名诗》:“五侯诚暐曄,荣甚或为辱。” 宋 司马光 《廉颇论》:“ 相如 儻能……济黔首於涂炭,救赤子於虎狼,其功烈岂不暐曄光远哉!” 宋 王禹偁 《怀贤诗·李兵部涛》:“ 有唐 张曲江 ,盛名何暐曄。” 甚或甚至 岂但你我不清楚,甚或连他自己也莫名其妙 骞翔(1).飞翔。騫,通“ 鶱 ”。 唐 刘禹锡 《代谢手诏表》:“鸞凤騫翔而变态,烟云舒卷以呈姿。” (2).比喻仕进或宦途得意。 唐 黄滔 《代郑郎中上令狐相启》:“相公怜其拙滞,忽此騫翔,曡降恩辉,荐留手笔。” 宋 秦观 《曾子固哀词》:“祖騫翔而绩著兮,考踡跼而文鸣。” 虞罗原指掌山泽之虞人所张设的网罗。泛指渔猎者设置的网罗。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三:“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宋 司马光 《重经车辋谷》诗:“我生微尚在丘壑,强若麋鹿婴虞罗。” 明 文徵明 《八月六日事》诗:“冥鸿已在虞罗外,残鮪方游鼎釜间。” 清 郑燮 《道情》之十:“黄沙白草无人跡,古戍寒云乱鸟还;虞罗惯打孤飞雁。” 七人指古代天子的七位诤臣。 宋 范仲淹 《苏州谢就除礼部员外郎表》:“念三圣之艰难,而成丕业;求七人之蹇諤,以补大猷。”参见“ 七臣 ”。 称作叫做。 孙犁 《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地震在史书上称作灾异,说是上天示儆。” 杳杳(1).昏暗貌。《楚辞·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宋 欧阳修 《和徐生假山》:“阴穴覷杳杳,高屏立巉巉。”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阳兮载歊,白日兮昭昭,而杳杳兮即长夜,患吾心兮若焦。” (2).幽远貌。《楚辞·九章·哀郢》:“ 尧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洪兴祖 补注:“杳杳,远貌。” 唐 柳宗元 《早梅》诗:“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若后之变者,则万年浩荡,杳杳无涯,不可以耳目之私测之矣。” (3).犹渺茫。 唐 许浑 《韶州驿楼宴罢》诗:“簷外千帆背夕阳,归心杳杳鬢苍苍。” 元 李裕 《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美人何杳杳,良夜独漫漫。”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我现在正在整理《小约翰》的译稿,至快须下月初头才完,倘一间断,就难免因此放下,再开手就杳杳无期了。” (4).犹隐约,依稀。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予以上清之乐……其曲楚楚动人,杳杳在耳。” 宋 苏轼 《伏波将军庙碑》:“自 徐闻 渡海适 朱崖 ,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天雨花》第一回:“珮声杳杳人何处,日色衔山我也行。” 八桂(1).八株桂树。《山海经·海内南经》:“桂林八树,在 番隅 东。” 郭璞 注:“八树而成林,言其大也。 番隅 ,今 番隅县 。”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 (2). 广西 的代称。 南朝 梁 沉约 《齐司空柳世隆行状》:“临 姑苏 而想 八桂 ,登 衡山 而望 九疑 。” 唐 韩愈 《送桂州严大夫》诗:“苍苍森 八桂 ,兹地在 湘 南。” 明 杨基 《忆弟》诗:“ 青州 信息稀, 八桂 音书絶。” 森森(1) 形容繁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唐· 杜甫《蜀相》 (2) 形容阴沉可怕 看了这水泡子四边黑压压的老树,不禁有一种鬼域森森之感。——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 (3) 形容寒冷 冷森森 初旭日出时的阳光。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綵旗转初旭,玉座当祥烟。” 宋 梅尧臣 《金山芷芝二僧携茗见访》诗:“双锡忽来过,衣霜带初旭。” 九歌(1).古代乐曲。相传为 禹 时乐歌。《左传·文公七年》:“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谓之《九歌》。”《楚辞·离骚》:“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乐。” 王逸 注:“《九歌》,九德之歌, 禹 乐也。”一说天帝乐名。《山海经·大荒西经》:“ 开 (即 启 )上三嬪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 郭璞 注:“皆天帝乐名也, 开 登天而窃以下用也。” (2).泛指各种乐章。《汉书·礼乐志》:“千童罗舞成八溢,合好効欢虞 泰一 。九歌毕奏斐然殊,鸣琴竽瑟会轩朱。” 唐 张说 《唐封泰山乐章·豫和三》:“九歌叙,万舞翔。” 怨思(1).谓抱怨迁居,怀念故土。《诗·王风·扬之水序》:“﹝ 周平王 ﹞不抚其民,而远屯戍於母家, 周 人怨思焉。” 汉 班固 《两都赋》序:“西土耆老,咸怀怨思。” (2).怨恨悲伤。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和阴阳,调四时,安众庶,育羣生,使百姓辑睦,无怨思之色,四夷顺德,无叛逆之忧。”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万里烦供给,孤城最怨思。”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古诗皆咏之,然后以声依咏以成曲……其志怨思,则以怨思之声咏之。” 刺促(1).忙碌急迫,劳碌不休。《晋书·潘岳传》:“时尚书僕射 山涛 、领吏部 王济 裴楷 等并为帝所亲遇, 岳 内非之,乃题阁道为謡曰:‘阁道东,有大牛。 王济 鞅, 裴楷 鞧, 和嶠 刺促不得休。’” 唐 李贺 《浩歌》:“看见秋眉换新緑,二十男儿那刺促。” 清 魏禧 《<溉堂续集>序》:“长年刺促,乞食於江湖;伤逝悲来,较甚往昔。”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昙花记》:“愧少如椽之笔,且为刺促之文,良由时近黄昏,不过免于曳白耳。” (2).惶恐不安。 唐 权德舆 《数名诗》:“《九歌》伤泽畔,怨思徒刺促。” 明 李东阳 《得文敬双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迭韵奉答》诗:“闻官饱食太仓粟,使我刺促难为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君有异念耶?何忽觉刚气砭人,刺促不寧也。”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七:“逢到刮风的日子,如果风向与去信或来信刚刚相反,就有一方面要耐着刺促不宁的心情等待。” 十翼《易》的《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十篇,相传为 孔子 所作,总称“十翼”。翼,辅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於是《易》张十翼,《书》标七观。” 唐 孔颖达 《周易正义序》:“若夫龙出於 河 ,则八卦宣其象;麟伤於 泽 ,则十翼彰其用。” 章炳麟 《四惑论》:“《传》(《易传》)曰:‘蛊者事也。’ 伏曼容 曰:‘蛊,惑乱也。万事从惑而起,故以蛊为事。二经、十翼,可贵者此四字耳。’” 格言含有教育意义可为准则的字句 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鲁隐观鱼,《春秋》讥之;此 周孔之格言,二经之明义。——《三国志·崔琰传》 幽贞(1).语出《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后多以“幽贞”指隐士。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幼壮困孤介,末暮谢幽贞。” 唐 韩愈 《复志赋》:“假大龟以视兆兮,求幽贞之所庐。” 清 刘大櫆 《方府君墓志铭》:“近代以来,贵禄仕而贱幽贞。” (2).指高洁坚贞的节操。 清 张之洞 《读史绝句》:“ 伯玉 幽贞孤竹咏, 延清 鯁直老松诗。” 浮俗(1).浮薄的习俗。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二谛义》:“正以浮俗,故无义可辨,若有义可辨,何名浮俗。” 唐 杜甫 《赠虞十五司马》诗:“交态知浮俗,儒流不异门。”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刘长卿》:“ 长卿 清才冠世,颇凌浮俗。” (2).浅薄,粗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证》:“《太白集》中《少年行》,只有数句类 太白 ,其他皆浅近浮俗,决非 太白 所作。” 叶圣陶 《倪焕之》十:“当然,灯会那种粗犷浮俗的‘白相人’风是应当改革的。”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