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题杨大章仿赵干江行初雪图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题杨大章仿赵干江行初雪图原文长卷收为直幅呈,不拘其迹得其情。 是为善学柳家法,岂许独推赵氏精。 渔者冰鲜荡舟取,客人肌粟渡桥生。 分明拈出晓人偈,受苦多因为利名。 诗词问答问:题杨大章仿赵干江行初雪图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八 参考注释长卷指长的横幅书画卷。 清 吴伟业 《题鸳湖闺咏》:“秋风擣素描长卷,春日鸣筝製短章。”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一个人的受难>序》:“ 中国 古来的所谓‘长卷’,如《长江无尽图卷》,如《归去来辞图卷》,也就是这一类,不过联成一幅罢了。” 直幅直掛的长条形字画。其轴在上下两端。 不拘不论,不管 不拘什么任务,只要对人民有益的,我都愿意接受 为善犹行善。《书·泰誓中》:“我闻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国语·齐语》:“夫是,故民皆勉为善。”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为善一,为恶均,而祸福异其流,废兴殊其迹。”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劝使为善,诫使勿恶。” 家法(1) 家长统治本家或本族人的法度 圣贤家法。——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家长责打家人或孩子的用具 赵氏指赵国 赵氏求救于 齐。——《战国策·赵策》 冰鲜(1).洁白光亮。《艺文类聚》卷八五引 南朝 梁 沉约 《谢赐轸调绢等启》:“霜紈雪委,雾縠冰鲜。” (2).比喻品行高洁。《初学记》卷十七引 晋 谢万 《八贤颂》:“皎皎 屈原 ,玉莹冰鲜。舒采翡林,摛光虬川。” (3).冷藏的鱼鲜。 明 黄省曾 《鱼经·江海诸品》:“有鰳鱼,腹下之骨如锯勒,故名。出与石首同时,海人以冰养之,而鬻于诸郡谓冰鲜。”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火候成蒸鸭,冰鲜间鱠鰣。” 荡舟(1).以手推舟,行于陆地。《论语·宪问》:“ 南宫适 问於 孔子 曰:‘ 羿 善射, 奡 盪舟,俱不得其死然。’”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 奡 多力,能陆地行舟。” 邢昺 疏:“盪,训推也,能陆地推舟而行。”一说,以舟船冲锋陷阵。见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奡盪舟》。 (2).划船。 唐 刘禹锡 《采菱行》:“盪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1).簸荡船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蔡 女为 桓公 妻, 桓公 与之乘舟,夫人荡舟, 桓公 大惧。”《淮南子·人间训》:“ 蔡 女荡舟, 齐 师大侵 楚 。” (2).用水师冲锋陷阵。《论语·宪问》:“ 羿 善射, 奡 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 顾炎武 《日知录·奡荡舟》:“古人以左右衝杀为盪,陈其鋭卒,谓之跳盪,别帅谓之盪主。” (3).划船。 南朝 梁元帝 《采莲赋》:“妖童媛女,荡舟心许。” 唐 李咸用 《横塘行》:“红綃撇水荡舟人,画橈掺掺柔荑白。” 元 倪瓒 《九日过彦行用韵》:“荡舟烟景晚,举盃当素秋。” 客人(1) 前来拜访或作客的人 (2) 旅客,旅行的人 (3) 客商 肌粟因遇惊恐或寒冷而在皮肤上隆起小疙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董生》:“待之既久,足冰肌粟,故借被以自温耳。” 许杰 《邻居》四:“本来是不十分胆大的 金龙 现在听他们说着,虽然不同小孩儿一样的怕惧,但周身也曾经起了一次肌粟。” 渡桥临时架在河上供通行的桥 架设渡桥 分明(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晓人(1).谓以言语说服人。 (2).指明达事理的人。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二:“且 延年 者亦晓人,方欲感动其君,故谆谆及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乐府二》:“ 王 在 徽宗 朝,尝奏天神降其家。 徽宗 欲出幸,左右奏恐有不测,宜有以审其真伪。既中使至其家,无有也,因坐诬以死。世谓 辅道 乃晓人,不应尔。” 受苦遭受痛苦 咱们俩在旧社会都是受过苦的 因为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因为工作需要,他很乐意去了 利名名利。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满眼利名浑信运,一生狂荡恐难休。” 金 韩玉 《感皇恩》词:“尘世利名,於身何有?老去生涯殢樽酒。”《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及至后边风云际会,超出泥涂,终日在仕宦途中、冠裳里面驰逐富贵,奔驱利名。”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